崔 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自2005年以来,地学类专业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高校“头疼的事”。客观上,国家逐年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导致竞争加大,各油田、地矿等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有限甚至缩减,使其就业面狭窄,导致出现“就业难”的现象。主观上,本科学生对毕业去向盲目、期望模糊,易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或“随大流”、“听家长安排”的被动心理。
目前处在大三年级的2010级本科学生处于面临毕业去向的选择时期,由于地质专业就业面窄,逐年的就业难趋势导致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恐惧”心理日益加重。尤其在当前,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对这种担忧更显突出。为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期望及对自身发展规划的现状,笔者在2013年5月分别以“毕业去向选择”和“就业类型期望”为主题对2010级(即2014届毕业生)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具体选择的因素和现阶段学生的想法,以便未来能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毕业去向,为我校就业工作提供数据分析建议及意见。
根据往年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及近几年出现的新就业方向等情况,设计“毕业去向选择”调查问卷,提供了11个毕业去向供选择,每位被调查学生最多可选择3个毕业去向,并以先后顺序作为期望大小。调查对象共183人,其中男生112人,女生71人。
如表1所示,目前学生对本科就业第一期望大多是考取硕士研究生,约占80%;其次,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约占10%,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毕业以后可以继续学习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学历。而毕业后第一期望想参加工作的不足10%,而作为石油类地质专业,愿意到石油基层一线工作的只有7人(约占4%)。
表1 毕业去向第一期望
如表2、3所示,第二期望和第三期望可暂且认为是当第一期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之后所要选择的就业去向。可以看出,选择坚持考研的人数比例依然较高,可以认为此选项学生在经历第一次考研失败的可能前提下,会选择复读再次参加考试。选择“就业”的学生中,期望在一线城市就业的人数和油田基层就业的人数持平,都占较高的比率。但从性别比率上来看,男生选择一线基层就业的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大多选择在大城市工作或毕业后直接申请出国留学。
表2 毕业去向第二期望
表3 毕业去向第三期望
根据往年地质专业毕业生就业类型及其他因素,笔者设计“就业类型期望”调查问卷,提供5类就业类型供进行选择,具体包括:A类本校考研专业(4选项)及学位类型(2选项)、B类外校考研学校(5选项)、C类就业选择地区(5选项)、D类留学国家(5选项)。学生每类可选择一个类型,未填视为未考虑此类。调查对象学生共180人,其中男生110人,女生70人。
自2012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开始,地学硕士专业进行了重新调整,大致分为工学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理学专业(地质学)两个方向。A类选项共有162人填选,可以看出大部分地质专业学生把工学类专业作为考研的首选专业,而选择理学类专业则相对较少(表4)。表中还可看出在报考类型方面,选择“学术型”研究生的人数居多。B类选项中共有34人选择报考外校研究生,其中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表5)。
表4 A类就业类型期望比例
表5 B类就业类型期望
C类就业去向类型共180人填选,从图1中比例可以看出,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选择在一二线大城市就业,1/5的人希望离家近,只有一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只要工作稳定哪里都可以。此外还有14%的学生表示如果考研不成功还未考虑就业的去向。在24名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选项里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选择申请美国留学(图2)。
图1 C类就业类型期望比例
图2 D类就业类型期望比例
“毕业去向调查”(以下称调查1)是为了解目前大三学生对未来毕业后的总体规划,是否已经在考研、就业、出国或其他方面作出了选择,分析选择方向上的差异性;“就业类型调查”(以下称调查2)是针对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多种类型的选择情况,分析学生对此类选择的期望值。对“方向选择差异性”及“类型选择期望值”两方面进行调研,进一步进行了解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在进行本次调查之前,学生还未完整的参加关于就业方面的培训课程或针对考研、出国方面的系统讲解,只是自入校以来,简单地通过询问他人或与人聊天等方式,由辅导员或导师、学长等,对其进行不系统的解答与指导。在绝大多数学生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未来就业去向的规划体系,甚至部分选择是家长的期望或硬性要求,并非出于自身喜好,所以现阶段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去向选择还存有很大的未知感和盲目性。从结果来看,对公认的所谓较好的就业去向或就业类型,选择往往比较集中,这都体现了学生“下意识选择”的盲目和存在从众心理。从近几年地质专业本科毕业结果来看,学生的就业期望程度与实际结果往往相差很大。经分析,推测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2003届以前,本科毕业生还处于“卖方市场”的时代,即行业需求量大于毕业生人数。尤以我校地质专业来说,是石油方面的主干专业,一直是“高就业且就业好”的代表之一,在业内也是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所以学生入学后,往往以主干行业自居,因而把未来发展期望程度也推到了较高水平。但自2004届后,社会逐步转为“买方市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石油地矿等行业也开始逐渐饱和,加之包括户籍在内的城乡地域性因素等,必然导致就业期望过渡集中。例如调查1和调查2显示,大多数学生会优先选择一二线大城市就业,而不愿意到偏远地区、油田基层工作。然而都市岗位对本科毕业生需求总量变化不大甚至在大幅减少,结构性矛盾和需求总量矛盾并存。在这种情形下,较高的期望就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之间产生矛盾,从而使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产生差异。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加深,高素质人才增多,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增加,这必然会加大市场对不同专业毕业生之间的需求差异。但是许多高校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反应速度相对缓慢,例如专业调整、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就加剧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实现程度[1]。例如许多学生也表示很想本科毕业后就找一份安稳工作,但是可选择的工作不多且条件都很一般,工资待遇甚至勉强达到基本生活,这样很多人就不愿意草草就业。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的企业体制改革,传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减少,导致归国留学生、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在下降,很多本科毕业生对理想的工作竞争实力就更小了。所以许多学生选择考取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等继续深造的方式,减缓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从调查1的第一、二期望结果中可以看出,就业选择上愿意到一线基层工作的比例很小,而愿意到西部的就更少;在调查2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到大城市或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也有人觉得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则选择出国留学,以此躲避就业。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面的限制,地质专业能从事自主创业和考取公务员人数很少。这些数据在深层次上反映出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心态,他们通常把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实现方式定义为“都市白领”,缺少到基层、西部和广大农村的意向,也不愿意离家太远。
目前独生子女在大学本科毕业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些学生自身就缺少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家长也不愿意孩子到偏远地区工作,都希望留在身边。同时,随着大学教育成本的提高,家庭也希望学生能够获得较高回报[2],从而使得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之间落差越来越大。
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是未来成功就业的保障。主体意识是指在就业前对自身的定位和审视,即对自身特点和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是指对自己未来职业走向的研究和规划[3]。目前由于缺乏这两种意识,许多学生缺少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也不会结合个人毕业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毕业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的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许多考研的学生本身也是“下意识”的想法,对考取什么专业、什么类型的研究生没有足够认识,盲目性强,导致没有合理规划复习方法,进而导致考研失败,同时也耽误求职找工作的机会。
因此,要引导学生就业就一定要明确奋斗方向。做事有针对性,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这既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又符合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作为高校,要提前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培养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教学方面,可以多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可有效增强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既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发展更新的能力,又体现培养本科生专业人才的特点。
许多高校没有系统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诚信观、创业观的指导,而大多是毕业前开办几场讲座突击指导,许多毕业生还没有对就业去向进行规划,就要匆忙作出选择。学校也要关心家庭对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的问题。“好工作”会同时吸引广大大学生抢岗,如果大家都把目光锁定在这样的“好工作”上,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最后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完善本科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与企业、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合作,寻求新的就业空间,促进就业信息畅通等。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例如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应提早从课程教育出发,及时了解社会大发展趋势,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传授给学生,让大家提早对社会就业前景有认知,并提前对自身设计规划[4]。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科学、系统地规划职业人生,减少选择的盲目性和从重心理。一方面要开展分类指导,面对考研或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专业介绍和复习方法规划等指导,确实让学生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参加考试或留学,而非单纯只为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白白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对实际参加就业的学生,要做到提前介入,加强本科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使之在就业前完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各种就业路径。
[1]潘莉莉.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与职业获得的比较研究—以安徽省部分本科院校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5.
[2]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40-44.
[3]韩冰,徐燕.浅议理想信念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J].华章,2010,(27):61.
[4]刘天瑞.引导就业观念转变,创新大学生就业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 2013,(4):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