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的“熟读”与“精思”

2013-02-01 09:56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精思语文课程文言文

■ 陈 敏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文言文承载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学习文言文可以知古鉴今,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文言文教学一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自课改以来,对文言文的要求一直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而在2011年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加上了“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文言文的文化思想内涵,加强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但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1.主动教得多,自主学得少。和现代文相比,文言文简约而优雅,古朴而内敛,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为了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在课上大讲特讲,面面俱到,生怕漏讲一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文内容。

2.机械背诵多,理解朗读少。学习文言文,我们提倡多读多背,可是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很苦,尤其背诵的时候表情更是苦不堪言,捂耳闭目,摇头晃脑,更有甚者背了一节课也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是缺失了理解感悟的环节。背诵课文应尽量运用意义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理解是在熟读之后逐步加深的,无端的没有文学印象的识记是没有意义的。

3.浅尝辄止多,感悟体会少。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表现出古人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美好的情操、深厚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能准确理解字、词、句就够了,而对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往往是一笔带过,结果学生只学到了皮毛。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并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落到实处,我校进行了文言文“少教多学”的课题研究。下文中,我根据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摸索,从“熟读”和“精思”两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熟读

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要务。于漪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达到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怎样才能做到“熟读”呢?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自读

每教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自读全文,首先要读准字音。每位学生都有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典》,遇到多音字或异读字,即要求他们从课文注释或字典中查找准确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可汗”应读为 kè hán,不读 kě hán,这是专有名词保留古音的读法,叫古音异读。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中的“被”应读为pī,不读bèi。这就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异读。另外,要求把句子读顺,不念破句。朗读的难点是遇到一些长句或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成了一个双音词的情况,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中的“可以”在古文中不是一个双音节词,而应分开理解为“可:可以”“以:凭借”。所以必须注意句中章节,如果误读,就会给后面的释词译句带来困难。至于少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放过去,刚开始只求感性认识。

2.仿读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范读课文 (或课文录音),听时要留意停顿,注意语气语调。正确地进行朗读停顿,首先需要在平时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在进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标出各句的停顿。第三,要结合句意理解来划分节奏,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而应读成“其一/犬坐于前”。仿读,除了读准节奏外,还应注意语气语调。如“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一句中的第一个“其”要读出反问的语气,第二个“其”要读出推测的语气,整句话要把作者的抑郁感慨之情读出来。学生只有学会读,才能培养出语感,帮助理解课文。

3.译读

在自读、仿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边译边读,随读随译,尽最大可能理解文章每一句的意思。学生译读时,教师巡回解惑,针对普遍性问题在全班点拨分析,并引导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进行归类整理,以利于理解性的记忆。

4.选读

引导学生选择集中 (或主要)表现文章中心的句段,玩味研读,进而说出作者的观点和自己阅读时的感受,使学生认识文章深意。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5.诵读

诵读即朗读至背诵,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境,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只有出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言文文本的内涵,领悟古今相通的情感,激发深入的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文言文的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诵读是“熟读”的最高阶段。它标志着学生的朗读已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生”至“熟”,由“熟”至“诵”,由“浅”至“深”了。同时,诵读又是从“熟读”转“精思”的过渡环节。

二、精思

“熟读”与“精思”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有读即有思,有思方可促读。而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缺少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也被教师简单乏味的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也限于课内选文。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在“熟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精思”的转化。

1.思语言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近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从品味语言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教授《爱莲说》时,我由品析文章的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形象美。首先让学生读出文中描绘莲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后请学生针对上述句子议一议,可以看出、读出、悟出多少种“美”来。通过讨论点拨:看出画面美、形态美;读出语音美、情感美;悟出品格美、气质美、正直美……最后,我水到渠成地归纳: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花外在姿态的赞美,其实是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景美,而且还把人的思想引向更为广阔深远的境界。

2.思人物之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得到荡涤和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尤其是历史散文中,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如《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品味。只有通过对两人语言、行为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从而使情感得到陶冶,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在这种分析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因而也就生动了、有趣了。过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灌输的现象,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强行教给学生,还有人变教学为搬教参,缺少自己的见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美的人物长廊,教师必须做引领者,而不是搬运工。

3.思情感之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和理想的执著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发挥联想,联系实际对照自身,涵泳体会,就会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深刻领悟作品中的美。我执教《送东阳马生序》时,在讲到宋濂求学艰难、却能勤奋读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思考我们今天优越的学习和自身的学习态度。经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浓浓的关爱和殷殷的期盼,明白了劝学者的良苦用心,坚定了刻苦学习、报答父母的决心。

阅读古文经典,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在浮躁的生活中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甚至找到人生的方向——读《桃花源记》,敬佩陶渊明与世无争的超脱;读《岳阳楼记》,感动于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出师表》,景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让我们在“熟读”和“精思”中,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并与之对话,从而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传承民族的精髓。

猜你喜欢
精思语文课程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精思厚积乃成其大——论濑户宏教授的中国近现代戏剧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精思巧构创新意 水到渠成探新高——“Fe3+、Fe2+间的转化与检验”教学设计及意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