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功能探析

2013-01-31 10:52吴兴富
职教通讯 2013年2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院校职业

吴兴富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从进入大学就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直接引发他们对于职业与未来的思考,促使其主动关注外界的就业环境、有关单位的用人标准,用外界的职业需求指导自己,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借助各种科学的测量和分析手段,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会日益清晰,对人生的定位也将更为明确。可见,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因此,本文试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功能进行探析。

一、思政教育载体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思政教育增添新视角

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要充分开发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高职学生应高度重视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学校也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观、价值观。

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时效性,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超前意识、发展眼光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大一阶段,学校应着重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涯;大二阶段,要强化学生成才意识,使其确立职业目标;大三阶段,要锤炼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指导面试技巧,引导诚信就业。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融入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实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正向能量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基于学生个性特点、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之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个性化教育。通过全面、深入、理性的科学分析,能够使学生真实评价和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这种符合学生个体兴趣与特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身全面认知、充分发挥优势、改进不足、发扬优点的过程,能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自身当下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目标和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大学生登上职业成功的彼岸。一个人的行动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学校可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提醒学生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和缺点,从而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美好蓝图。为此,学校应在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要求学生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引导学生朝着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奋斗。

二、心理素质优化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开展智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性格测验、职业倾向性测验等,借助这些心理测量能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开展生涯心理训练,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自我经营能力、利用时间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竞争合作交往能力等,使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高职院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2]对刚入校的新生,着重引导其了解生涯规划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进入二年级后,着重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培养,帮助其寻找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进入三年级后,着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机遇和制约因素等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与权衡的基础上,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高职学生入学后通过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能找出自身差距,明确在校期间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和努力方向。职业目标确定后,学生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有了自己的职业意向,也促使学生将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学好专业对于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因此,高职学生要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自觉地为职业规划付出努力,一方面,不断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学习动机,学会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规划,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各种学习心理问题。

三、就业指导服务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

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应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指导,重视职业在学生人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定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应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让学生准确地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够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学校要教育学生养成不断自省的习惯,使其能顺利地为自己找到合理恰当的职业方向。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面向学生就业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面向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整体提高。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中职教育,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应该将提高学生生产一线工作能力、提升专业技能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高职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将相应的科学知识转换为生产力的基础知识,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时所需具备的相关职业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基础,为真正落实“就业为导向”、“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提供坚实的基础。当然,高职院校还要完善就业信息网络沟通平台,在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公共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生社团也要大力宣传职业规划和就业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

四、职业发展定向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为学生合理进行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目标,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及人生发展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高低、职业素养的养成,更能影响到其求职择业甚至人生中的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指导其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充分锻炼自己的通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探索职业,树立职业发展目标。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最为核心的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重点引导学生规划好毕业后的职业最近发展区,适时地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找到自身职业锚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通过研究提出了典型职业锚理论,其职业锚的典型类型为服务型、创业型、生活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挑战型、管理型、技术/职能型等八种职业锚。[3]职业锚实际就是指人们在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即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以上八种职业锚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只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职业实践,才能将理论转化成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当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找到自己的主要职业锚,其人生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职业的适应性、职业角色发展才能更加明确,个人的职业技能也才会得到更多更好的开发,而职业生涯规划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和实现。

五、双创教育拓展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拓展和深化创业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能积极地拓展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业教育的开展应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功经验,将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和发展创业教育”。[4]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创业,将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创业应该属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职业定位,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要依赖于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将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生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创业教育机制,依据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成功创业的教育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摒弃过去重学生分数而轻学生能力、忽视社会实践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传统观念,而应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己任,着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提倡富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创新,重视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或职业变化的需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求职者,也应该是职业岗位的创设者,这也是提高就业率的一种途径。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人说“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这也说明了人在一生中将面临多次的择业与创业的选择。当前,高职毕业生普遍具有择业意识而缺乏创业意识,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以及如何发现新的职业生长点。

六、创新人才培养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代社会人才观对传统的人才目标提出了挑战,复合型、创新型、挑战型、交际型、服务型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的主要特征,而拥有丰富的知识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因此,将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起来,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素质教育的目标将更加明确,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效果也将会更加理想。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催生学分制取向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应探索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倡实施学分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全国大约有1/3的高校实行了学分制管理,但是,这些高校并没有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这种状况,将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现。

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性、选择性和自主性,能够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力手段和支持。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对于所修课程不及格者,可以补考或重修,直到及格取得学分为止。这一制度为因事、因病而休学、停学学生的持续学习和保留学籍提供了有利条件。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期限可延至4-5年,将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和进行择业。此外,学分制改革能促使高职院校开设更多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职业需要。

[1]王加胜.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178-179.

[2]沈雁华,张滨,王永.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5-126.

[3]黄斌,吴兴富.职业生涯规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2-135.

[4]赵丽.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启迪[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56-58.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