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2013-01-31 10:21
职教通讯 2013年31期
关键词:文明农民政治

胡 莉 莉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项综合性的文明成果,是指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仅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自身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方面,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带动农村经济,优化农民居住环境,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二是精神方面,将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农民心中,增强其环保意识,使其摒弃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方面是精神方面的动力,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在农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精神方面是物质方面的保障,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提高,才能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才会有质的提高和突破。俗话说“农是国之本”,农村承担着为全国人民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供给。但是,近年来,“药物鸡”、“带花黄瓜”、“毒大米”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农村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些现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农村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其现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农村发展,教育先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求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以笔者的家乡为例,农民的年龄大概在30岁至6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只有少数人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其法律意识薄弱。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民法律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知道自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属于违法。农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违规使用化肥、农药,由此不仅酿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而且,还污染了土地和水资源,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当受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伤害时不知道以法律为武器来保护自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地区迁移,这给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但也将工业污染带入农村,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然而,面对这些工业污染,大部分农民缺乏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许多农民不清楚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什么损害等问题。甚至连中央出台的保护农民权益的文件,他们也不是十分了解。”[2]因而,努力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守法意识和运用法律维权意识,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因为农民受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农民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产生的危害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决定了农民意识中保守、分散、缺乏集体精神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农民容易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滥砍滥伐等现象。这些行为带来的只是暂时性的利益,若不及时进行补救,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不仅影响农民自身的利益与生存,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教育,只有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大农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农村各方面的事务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上来。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3]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多数农民民主政治能力低,主人翁意识不强,参政议政能力差,他们只希望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对决策漠不关心,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领导及村干部要考虑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农民对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的缺失,是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农村要想长远发展下去,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使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提高农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树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增强他们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总的来说,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集体文化教育

集体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文化。热爱集体,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牢固的集体意识,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集体文化教育中,一方面,农民的个人利益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农民个人的正当利益,农民的个人利益是否正当可以以是否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来加以衡量。集体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农民的公共与团结意识,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如今,我们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农民的强大支持,只有增强农民凝聚力,使农民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道德与法制教育

道德与法制教育对农民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与法制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忽视对农民的道德教育,便丢掉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因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这里所说的道德教育主要指的是对农民进行环境道德教育,要求农民能够尊重自然规律,使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以维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法制教育更加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上任何成员都要懂法、守法,农民只有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才能遵守法律,才能在受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把道德与法制教育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生态文化教育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化教育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态文化教育表面上看来是调节农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调节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如果生产生活方式不当,就会严重妨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文化教育就是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农民认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尤其是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使农民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要求农民能够在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下,自觉限制自己的追求和欲望,调整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和消耗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从过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积极主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发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在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上下狠功夫。

(一)坚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的进程,更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贯彻与实施。因此,坚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农民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调动农民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农民的心里去,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农民内在的需求,促进他们学会自我教育。

2.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原则。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民必将面临诸多实际问题,他们的思想问题大都与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着力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调动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3.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党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团结—批评—团结、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等。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村在经济、生活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当代农民的心理特点、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上的变化,探索新思路、寻求新方法,不断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方法

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农民既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又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者和维护者。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农民摆脱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农村生产发展建设。

1.改变单一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环境中,举办科普讲座、兴建农村图书馆,大力普及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组织“文化下乡活动”。采取容易被农民接受的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重视现代媒体的传播作用,将国内外大事小情、党的方针政策、各级的指示要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电视节目、手机短信、网上宣传等现代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坚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改变农民的错误思想和落后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和道德价值观,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层次,从而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自治机制

基层党组织的自治机制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自治机制是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必要手段。

1.发挥负责人的带头作用。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制,明确负责人,负责人应首先受到教育,提高自身教育农民与服务农民的能力,并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对教育效果明显的工作人员和农民及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趋于完善。

2.从沟通机制、评估机制等方面健全自治机制。通过健全自治机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这些自治机制的有效运作来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确立其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主动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5]

[1]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好收.农民增收困难的自身能力分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6):4-6.

[3]胡锦涛.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2-15(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5]张立军,孙玲.我国农村功能扫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52-56.

猜你喜欢
文明农民政治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漫说文明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