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意识

2013-01-31 08:42施沁怡
职教通讯 2013年24期
关键词:体裁语篇语境

施沁怡

随着人们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日益深入,语言学的各核心学科(如音位学、形态学、语义学等)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研究模式。同时,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许多边缘学科也相继出现。近年来,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理论和外语教学相结合形成的语篇教学法,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备受关注。语篇分析指导下的外语教学,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被众多的专家和学者所接受,并在高校外语专业的阅读、写作、翻译、文体学、语法等课程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尝试把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高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索高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新途径。

一、语篇分析与语篇意识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1]认为,语篇是任何形式、任意篇幅的完整的语段。基于此定义,语篇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语篇必须是表达意思的语言段落;2)它可以是口语,也可以是书面语,甚至任何形式;3)语篇没有篇幅的限制;4)语篇必须完整,内在统一。H.C.Widdowson[2]认为,语篇是结合起来的句子的运用。具体地说,语篇首先应该是衔接连贯的句群。其次,语篇通过句群的运用来实现一定的目的。黄国文[3]认为,任何形式的语篇,除了句子衔接连贯外,还要“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胡壮麟[4]则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基于此,对于语篇的分析,从宏观上看,主要研究语篇的整体结构和指向性等,包括叙事分析、语境分析、体裁分析和篇章结构分析等;从微观上看,主要研究句子各成分、句子、句组和语篇的关系,包括表层结构上的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逻辑联系语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基础上的语篇意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Block[5]通过研究发现,语篇意识强烈的研究对象在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远远优于语篇意识薄弱的研究对象。Cheng Xiaoguang和Steffensen,Margaret S.[6]通过实验发现,经过语篇意识培训的实验组的学生在作文成绩上要优于未经过语篇意识训练的对照组的学生。由此可见,语篇意识的培养对于二语学习,尤其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级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宗教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7]

李观仪[8]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五、六册,着重强调阅读技能的培养,兼顾语言基本功的进一步训练和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完此课程后具有较高的阅读、赏析和写作能力。教材课文体彩多样,除了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外,还有记叙文、论说文等。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将对当代英语的不同侧面、西方社会和文化、地理现象、能源危机、天才教育等方面加深认识。课文富有知识趣味性和修辞文体美,学生能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习得优美的语言。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对课文的讲解还只停留在对单词、语法的层面上,从而造成学生推理、分析、归纳能力差,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很不好的思维定式,习惯一读文章就从句子入手,逐句的分析,但当他们遇到篇幅较长、结构复杂、逻辑性强的文章,往往事倍功半。有些学生为读文章而读文章,不注意背景知识的积累,在阅读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很强的文章时,往往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不少学生对跨文化差异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太注重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会产生偏差,甚至障碍。还有些同学缺乏体裁分析相关知识,不知道各种体裁的行文特点,这样也很难正确快速有效的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同时,不少学生的阅读技巧掌握得不够,抓不住段落的主要意义,也不能够理解文章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题。以上各种现象充分表明,高级英语课的阅读教学必须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培养语篇意识,开辟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三、高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意识

由于传统的阅读教学以语法翻译法理论为指导,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仅仅停留在对词汇、语法的理解层面上,无法很好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体裁、主旨、写作手法等。强调语篇意识的高级英语阅读教学,就是把课文作为整体,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上入手,使学生与文章作者进行积极能动的交互活动,从而更好的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一)文化语境

Brown and Tule[9]把语境定义为“语言使用的环境”,即对语篇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胡壮麟[4]把语境细分为语言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的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语境的介绍。以新编英语教程第五册第十三单元的《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一文为例,此文为美国20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自传。杰克·伦敦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从童年开始,他就饱尝生活的艰辛:早上3点起床卖报,8岁在牧场当牧童,10岁在码头当小工,15岁时他已是附近有名的“牡蛎海盗王子”,之后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此文前对其文化语境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和特殊的成长经历,学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从小就立志进入资本主义上流社会,以及这一切幻灭后的思想蜕变。

(二)文章体裁的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总是以某种体裁或多种体裁呈现的。对文章进行体裁分析,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立足于篇章整体,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文本特点。常见的体裁有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论述文4种。记叙文是常见的文体之一,用来叙述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也就是讲故事。说明文用来说明和解释一件事情,其实也是论文的一种。说明文大多篇章布局层次清晰,其结构通常分为3部分:开头、中间、结尾。议论文是对某个有争议话题的申辩或就某个观点去说服别人。文章通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学生如能对以上这4种体裁有较好的认识,了解各种体裁的写作目的、基本特征和结构,便能根据文章体裁确定篇章结构,归纳段落,总结中心思想,这样,阅读往往事半功倍。《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一文是杰克·伦敦的自传,其体裁是记叙文。记叙文离不开人物、时间和地点这三要素。基于此,学生不难发现《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事件和情节的发展。同时,文中作者运用大量的明喻和暗喻,活泼生动的描绘了他的生活经历,这正反映了记叙文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点。

(三)逻辑联结在文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Halliday[1]把语篇衔接分为指称、省略和替代、逻辑联结和词汇衔接。强调语篇意识的高级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课文中的逻辑联结,因为它是表示语篇中各组成部分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连词,同时它在篇章中所表现的逻辑语义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①时间和次序(first,second,at the same time,meanwhile,as soon as等);②空间位置(before,next to,in front of,beside,behind等);③例证(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④语义的递进(then,what’s more,further more,also等);⑤对比转折(but,however,although,though,nevertheless等);⑥过渡和总结(by the way,all in all,in a word,to sum up等);⑦结果和推论(therefore,as a result,consequently,in that case等)。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逻辑联结的作用,学会捕捉其所传递的语义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比如在《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有许多时间副词如 “early”,“at ten years ofage”,“when I was sixteen”,“from then on”,“and just then”,“at the age ofeighteen”等。所有这些时间节点标志着作者由儿童成长为成人、从幼稚转变为成熟的过程中的一个个里程碑。他们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时间的标记,更重要的,他们标志着作者人生中各个重大转折点,一次次思想的成熟和进步。如学生能很好认识这些时间副词的作用,那么他们就能对文章的发展、脉络层次有更深的理解。

(四)文章的综合赏析

对于文章的赏析,由于其体裁和题材的不同,赏析分析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是从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有些着重强调文章的主要思想,有的则对作者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研究。对文章的综合赏析,是对阅读教学更深层次的要求,它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的写作方式和修辞技巧,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灵魂,是更高级的阅读技能。如在《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记叙(narration)和描述(description)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着重体会记叙和描述的共同点及细微区别,基于此来理解为何作者采取先记叙后描述的写作手法。在修辞技巧上,通过文中大量的明喻和暗喻的用法,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综上所述,强调语篇意识的高级英语阅读教学,能彻底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注意力也不仅停留在词汇和语法之间。相反,它能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整体、全面和深层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能让学生主动了解分析文章的语境和体裁,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赏析文章更深层次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情感。

[1]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

[2]Widdowson,Henry G.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Applied Linguistics,1998:136-151.

[3]黄国文.语篇分析摘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Block,Ellen.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non-proficient college readers[J].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Year Book,1986(35):344-352.

[6]Cheng Xiaoguang,Steffensen,Margaret S.Metadis course:A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student writing [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1996(2):149-153.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9]Brown,G,T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猜你喜欢
体裁语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