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及指导对策

2013-01-31 07:10包学文李爱红
职教通讯 2013年11期
关键词:就业率用人单位毕业生

包学文,李爱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就业机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这个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可以反映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和政策支持力情况,还能够影响高等教育的改革。而我国目前就业市场却存在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用人单位过度强势、高校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仍十分严峻。

一、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2005年以来历年的大学生就业率进行分析,期望通过就业率变化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趋势。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初次就业率(9月1日)达到76%,年底就业率达到85%。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初次就业率达到77%,年底就业率达到86%。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初次就业率达到68%,年底就业率达到87.5%。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初次就业率达到68%,年底就业率达到85.6%。2009年,毕业生人数为611万,初次就业率达到68%,年底就业率达到86.6%。2010年,毕业生人数630万,初次就业率达到72%,年底就业率达到87%。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62.67万,就业学生数达到640.9万,平均就业率达到96.71%。[1]由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毕业生规模随着年限的增长,也在不断地扩大。年底就业率明显的高于初次就业率,但是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地增加,使得待就业的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让就业形势也变得十分严峻。

根据麦可思课题组针对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本科教育中的综合类院校半年后平均就业率最高,达到了88.7%,其次为理工类院校,就业率达到了88.5%。[2]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财经类院校的就业率最高,在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了86.9%的高额度,理工类院校排名第二,就业率达到86%,而政法类院校成为了就业率最低的院校,仅仅有74%。

从薪金和工作上来看,本科院校较其他类院校占有着一定的优势。本科类院校的毕业生院校的学生更倾向于找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因此达到了67%,而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对口率仅为59%。从就业城市对于大学毕业生吸收率来看,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吸纳了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数量,其中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占5.5%,中、西部发达地区占28%,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仅仅占有1.7%。这说明了目前我国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科学和完善,就业期望比较高,对于发达地区的就业倾斜远远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1.政府政策方面。(1)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就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国务院于2002年9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就标志着政府的工作重点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转移到了促进就业上来;(2)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从法律上确立了扩大就业的政策体系,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明确了建立市场机制促进就业的方向与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职责;[3](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完善,每年都在出台专门的文件和政策,为应届生和招聘单位提供了双选机制,让彼此有着更广阔的彼此选择空间。但是细节方面,我国做的还不够好。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制度尚不够完善,市场化的程度不够高,导致在两方进行互选时,因为不能够对于对方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让两者在进行沟通时浪费了极大地沟通成本,出现了就业率不高的因素。我国对于人事、户籍制度的制定相对滞后,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健全,让人力资源的流动受到了制约,使得毕业生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自主择业。因此,为了能够让毕业生能够更充分的就业,就需要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

2.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分布方面。从我国的大环境来讲,我国的经济形势面临着多方的考验,经济和产业结构还比较的不合理。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各方还都处在不断调整的时期,再加上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毕业规模同岗位需求极不符合。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从供求关系上来看,就是出现了大学院校中所讲的“冷门”与“热门”专业。这种冷热情况并不是及时反应的,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所以必将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恶性循环的不断发生。无论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成都,就业市场的膨胀度,社会的岗位需求量都是一定的,这样就必定会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也必将会导致问题的严重化。所以,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行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另外,我国的G D P增长主要是靠投资进行拉动,而我国的主要投资项目就是投资规模比较大、资本比较密集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并没有针对大学生设定很多的岗位。因为投资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大部分都集中于房地产等行业,这些行业对于专业技能和知识要求比较高,所以也使得机械和建筑方面的毕业生有着一个较好的就业前景。但是这只是对于一部分的毕业生来讲,大部分的毕业生其就业前景还是不容乐观的。

3.社会资本方面。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包括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社会联系、机会能力获得情况、对于机会的运用得到与否、社会关系以及信息网络等因素。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在毕业寻求工作中,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具有同等的人力资本的情况下,拥有者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节约大量的成本,也能够提高其就业的质量。[4]但是因为我国目前的职业介绍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十分缺少的缘故,使得大学毕业生本身不能够成为就业最有力的决定因素,最终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越来越依靠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情况。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利用情况存在着量小、利用率不高、范围窄的问题,应该让大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然后积极调动这些社会资本,为进一步扩大就业做好准备。

4.用人单位方面。总体来讲,当前我国的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方面处于强势的地位,这样极度的不平衡就会导致很多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在求职中总会看到用人单位要求员工要有工作经验,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在在校期间是没有这种机会的,如果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如此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没有工作经验就没办法就业的现象,这是我国用人单位制度极度不完善的一种体现。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长,使得用人单位的用人主动权也在随之扩大,很多的用人单位过于追求毕业生的高学历,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宁要研究生。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比如养老金、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企业用工还存在着很大、很严重的歧视问题,比如说性别歧视、身高歧视、户籍歧视等,尤其是性别歧视,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很多企业在招生简章中都明显标注“男性优先”,“只限男生”等牌子,甚至有一些招用女性的企业单位强行要求女性签订“在三年之内不能够结婚、生育”等无理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对于人才储备意识严重缺乏,很多的单位都拒绝招收应届毕业生,只招收具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使得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又一重阻力。

5.高校方面。在毕业生就业环节中,高等院校属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有一部分的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模式仍然是偏重于理论知识,就业指导教育发展比较滞后。高校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情况,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培养,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符合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充分就业的现象。

此外,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毕业生人数和在校人数增长过快,而市场劳动力需求量是一定的,这就出现了极度的供需不平衡,让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加剧。当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还同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层次结构、教学水平同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有关。我国目前大学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对于大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也不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训整,出现了专业严重趋同,让供给结构严重失衡。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一)政府方面

1.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完善就业制度,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完善就业体制改革。鼓励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并对接受毕业生实习的单位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经济上给予补贴。对于在特定行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工资待遇、生活条件、户籍管理等问题上给予优惠政策。当然还要提高市场的导向性,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所谓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是要加强人事、教育等公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打造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平台,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等服务。[5]当然,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设立非营利性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各大院校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尽可能促进大学生就业。

3.加大对于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学生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主要精力仍然是放在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所以政府和社会要针对这些情况对于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的扶持,可以从提供硬件支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等方面出发,也可以通过创业成功者的典型事例的宣传,并辅以政府相关部门的创业优惠政策予以引导。

4.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很多大学生对于进入到基层就业有着一种抵触情绪,政府机构应该对于这种情况予以深入调查,并且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来鼓励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基层工作,激励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就拿四川省来讲,为了能够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基层工作,陆续实施了“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和“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等计划。

5.加快城镇建设,增加就业容量。加快城镇建设,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环节城乡分化、贫富分化和两极分化等矛盾。而且城镇化建设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比乡村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对不同城市规模的就业弹性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中小城镇的就业弹性高于大城市。[6]因此从这里来看,加快城镇建设,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容量,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容纳更多的人数。

(二)社会支持方面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有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还包括用人单位、中介机构、高校培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就要从各方面入手,提高社会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支持力度。

1.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用人单位要广纳各类人才,尽可能的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够找到各自的归属,能够尽可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而且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可以进行相关的岗位培训,让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一定深度的认识。

2.中介机构要有意识的提高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不仅要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中的作用,还要做好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等网络的基础建设工作。

3.高校要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进行相应的教师资源配置。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具有针对性,要紧密的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混合性人才为目的。

[1]梁冬梅.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9(6).

[2]葛建纲,涂明峰.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力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6).

[3]洪艳.我国“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并存的原因探究——以经济和社会角度为研究点[J].知识经济,2009(10).

[4]冯晨静,李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J].经营管理者,2010(13).

[5]蔡博,翟文奇.刍议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1).

[6]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

猜你喜欢
就业率用人单位毕业生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