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3+2”中高职衔接实施现状及对策

2013-01-31 07:10倪昶昶
职教通讯 2013年11期
关键词:试点高职管理

倪昶昶

2012年江苏省首批批准试点的“3+2”中高职衔接项目为31个,占所有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近70%,是试点的主体,本文就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商院)与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立信中专)合作项目为例,对项目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就存在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一、项目实施情况

本项目由无锡商院牵头,立信中专参与,试点的专业为会计和旅游服务与管理。其中会计专业计划为80人,旅游专业计划为40人,招收无锡地区2012届初中毕业生。

从实际招生情况来看,两个专业120个计划在第一志愿全部完成,最低控制分数线为355.5分,由于部分学生未实际报到,后进行降分补录,会计专业实际报到80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际报到39人,两专业合计录取119人,完成计划98.3%,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仅为320分左右。

从一学期教学管理来看,项目教学实施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1)学生稳定,满意度高。一学期以来,119名学生无人流失。经调查统计,学生对专业、学校的满意度超过95%;(2)学习主动性较强,教学效果良好。授课教师普遍反映3+2班级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课堂反应快,学习的主动性强,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整体及格率超过90%,远远超过校内其他类型的学生。

从两校的合作情况来看,双方均高度重视。开学以来,校际高层就此项工作专题召开情况分析会,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后期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重点建立教学系部之间的长效联系机制。对应的系部根据会议的精神,迅速落实了实施的要点,校际的专题教研活动,一学期已召开三次,研讨教学情况,微调教学计划,制定考核细则。同时,双方一起召开了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高职院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归属感。为加强对教学情况的监测,由高职院出卷,对1门主干专业课进行了学期测试。总体来说,双方较好地实现了中高职学校间的对接,实现了方案设计的初衷。

二、存在问题

(一)政策瓶颈有待突破

其主要表现在:(1)同一类型项目,各市、各院校在项目的招生、实施过程中的要求不同,是否会造成政策的不公?(2)“3+2“项目的日常管理到底是归属省教育厅还是所在市教育局?(3)对于2013年不再实施的项目,如果学生万一出现休学、停学等情况,该怎么办?(4)既然高职现在也可以注册招生,是否允许在中职校中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中途转入3+2项目学习?……以上等等,还有许多政策层面上的困惑需要破解,这些已经遇到或可以预见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政策层面进行解决,必将阻碍此项改革的推进。

(二)方案设计有待完善

其主要表现在:(1)3+2项目与现有的五年制大专、中专+对口升学等方式到底有何区别,优势在哪?(2)学生中职3年后,转段的具体要求及操作如何实施?(3)根据现有的方案,中职3年的学习设计为2.5+0.5,即2.5年的理论学习+0.5的毕业实习,考虑到学生还要进入高职继续学习,这0.5的毕业实习到底如何安排,是否能与高职的毕业实习合并?(4)3+2的学生相对高考录取的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同一高职毕业要求,高职阶段学习时间反而少一年,如何保证培养的质量?……以上等等,还有很多在实际操作的疑惑,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有待在操作中检验。

(三)生源素质仍待提升

其主要表现在:(1)正录报到率偏低,会计、旅游正录的实际报到率分别为57.5%、47.5%;(2)均分不高,虽经补录、降分等手段,最终完成招生计划,但录取平均分数线仅达340分左右,低于五年制大专最低录取分数线;(2)生源两级分化严重。录取学生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100分,且分布不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项目的宣传不到位,很多部分考生误把“3+2”项目当成五年制大专填报,或与有些学校的中专+成人大专的“3+2”模式混淆,以致录取后纷纷要求调整志愿,不愿报到,家长与学生不了解、不放心。

(四)校际衔接仍待加强

其主要表现在:(1)设计衔接不到位。由于项目方案主要由牵头高职院校设计,参与中职校缺乏对整个方案的意图理解的过程,可能导致实施不到位;(2)招生衔接不到位。现在3+2项目的招生主要依靠中职学校,作为最终的接收方,高职校基本未参与,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很少;(3)教学衔接不到位。具体实施过程中,中职校的一线教师了解较少,教学的内容、计划、用书等仍是主要按中职的要求进行授课;(4)管理的衔接不到位。主要是管理的要求不统一和管理的有关资料不规范,学校之间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学生的学籍、教学过程资料等各有各的格式,这些都会对今后的教学、管理带来麻烦。

三、几点对策

(一)期盼政策持续,进一步大胆探索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也是改变我国现有教育格局,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的需要。这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需要政策的稳步、持续推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调研2012年试点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相关的试点。对于出现的政策上的一些盲点,主要是方案的确定,审批的透明,招生的控制,过程的管理等环节,要尽快出台有关规定,规范相关操作,对于其中的好的做法,要进行推广。同时,对于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要保持一定的宽容度。

(二)加强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方案

中高职衔接还是一项新新事物,还有许多在理论、实践层面上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它又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建议不同模式的多个试点院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集中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试点院校的负责同志和老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边研究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实施方案,归纳出中高职衔接的各自模式,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做好支撑,为试点其他院校的具体实施做好指导。

(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影响

中高职衔接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特别为一大部分学生铺就了多元成才的道路,也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职业学校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将这项政策大力宣传好,让广大老百姓了解。(1)通过各种主流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2)教育界的同志,特别是相关职业学校的老师要尽快充分理解政策涵义,广泛宣传;(3)针对目标群体,对初中学生及家长,进行重点宣传;(4)发动已入校的学生,现身说法,典型宣传。

(四)强化过程衔接,进一步细化实施

中高职衔接最终是否能够成功,关键还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的管理。[3]建议合作的两所院校要加强衔接,规范管理,提高实效。(1)加强教学衔接,主要是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对接。通过定期召开校际协调会、联合教研活动、公开教学活动等形式加强联系,下一步还要进行共同开发衔接课程,编写衔接教材、深化教学师资交流深化联系;(2)加强管理衔接,主要是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的对接。通过统一管理要求、管理资料,设置由两校共同选派的专兼职班主任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定期联合开展德育活动,尽快使双方管理融合,保证转段平稳。

[1]孟凡华.鲁昕:关键是“衔接”关于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2]倪昶昶.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思考与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3]华仔.中高职分段培养亟需解决的十个问题[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33680301010whq.html.

猜你喜欢
试点高职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