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3-01-30 06:09丁自营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数轴创设情境

丁自营

(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山东 临沂 276700)

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丁自营

(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山东 临沂 276700)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着想,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重点从认知冲突、生活实践、问题分析、温故知新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找到一种能充分调到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会学、能学、爱学、善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问题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与数学教材内容、教师素质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将他人创设的情境移置到自己的数学课堂中。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当前新课程的要求与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对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与各位交流并请指正。

一、设计“认知冲突”情境,让学生想学数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了让数学有趣,让课堂有吸引力,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制造一些“悬念”,让学生步入“愤”和“悱”的境界,引发其认知冲突,激起他们继续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比如,在教学《分式方程》一课,针对许多学生不重视“验根”的现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与学生已有认知存在的矛盾的问题:“2=1”的证明过程。

设:a=b,两边同乘a,得a2=ab,然后两边分别减去b2,

得 a2-b2=ab-b2,即(a+b)(a-b)=b(a-b)

两边同除以(a-b),得a+b=b

∵a=b ∴2b=b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b,得2=1

许多学生看完后,惊讶不已,结果是“2=1”,但是2不可能等于1。问题出在哪?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有小组认为问题出在“两边同除以(a-b)”这一步上:因为“a=b”,a-b=0,这不符合等式的性质。这时教师强调0在解方程时就是一个让人头痛的调皮鬼。如果稍不留神,这会被它“暗算”,导致解方程出现失误。这时教师紧接着出示一个分式方程:

实际上,方程中的分母a-1屹0,即a屹1,然而却解出一个根a=1,因此它是原方程的增根。然而如果平时没有验根的习惯,这个分式方程的解法必然出现错误。

二、挖掘“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能学数学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根椐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设计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主动接触数学、实践数学、理解数学。

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一节时,可以设计如下情境,把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1到6这几个数字,组织学生分组掷正方体的实验。每掷一次前要思考如下问题:出现的数字小于0吗?大于0吗?会出现7吗?出现的数字是4吗等等。这样,许多学生感到,如此陌生的“随机事件”内容,经过数学课堂转化到自己实验中来,从而能使学生加深对随机事件涵义的理解,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并非那么困难,学生参与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将提高。

再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节时,先向同学展示一张大报纸,请学生猜一猜,可以对折多少次。许多学生回答能对折“几十次”,有的还说“几百次”。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实验。结果证明,一般对折到七次后,很难折叠了。许多学生心存疑惑。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折纸与乘方知识紧密结合,学生印象较为深刻。

三、创设“问题分析”情境,让学生善学数学

设计“问题分析”情境,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这个载体,调动自己的思维,主动思考与探索,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经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思维不能替代,数学“问题分析”也不能替代。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8人乘两辆小汽车(各限乘5人包括司机,时速60千米/时,)去火车站,其中一辆出现故障,这时离火车站还有15千米,离火车开动还有42分钟。如果只能乘另一辆小汽车,这8个人都能准时乘火车吗?”面对这样的开放性数学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要时给以指导,让学生思考、交流,只要答案符合实际,就应支持。

再如,教学《勾股定理》一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分析,圆柱高10m,底面半径4m,A点的一只蚂蚁想吃到B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应该是多少?(如图1)

图1

此题教师即没有给予提示,将圆柱展开等,也没有提示让学生利用勾股定理等知识。问题一出,学生兴趣极高,有的猜,有的在自己制作的圆柱体上直接画线,有的思考片刻便将自己制作的圆柱剪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随便走动,给不同的小组或学生以简单指导与提示。

四、设置“温故知新”情境,让学生会学数学

当前,课堂教学很少设计让学生“复习旧知”的教学情境,这其实是一个认识方面的误区。新旧知识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如果巧妙地设计“温故知新”的教学情境,紧紧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把零散的知识较自然地连成知识网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严密,从而促进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实数》一课时,针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无理数的存在”这两大难点,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

学生面对黑板上的正方形与数轴,有些小组同学想到了在数轴上画一个正方形,有的小组同学已经将正方形平移到数轴上,一个顶点与数轴原点重合,一边与数轴重合,这样一来,以原点为圆心,以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有个交点A,这个A点表示的就是如图2)

图2

总之,数学情境创设方式方法很多。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着想,要适合教学内容,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数学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灵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会学、能学、爱学、善学数学。

[1]陆艳.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2]黄建华.例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2011(80).

张华伟)

猜你喜欢
数轴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数轴的作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学好数轴
数轴上的小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