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该“启蒙”些什么?

2013-01-30 06:09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10期

陈 东

(如皋市高明镇中心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月光启蒙》该“启蒙”些什么?

陈 东

(如皋市高明镇中心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月光启蒙》是著名诗人孙友田的散文,因这篇作品浓厚甘醇的感情、准确生动的语言、经典美丽的结构而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入选教材后,这篇文章该教些什么?笔者拟从一节课例展开讨论,并求教于方家。

一、《月光启蒙》“启蒙”了什么

以下是《月光启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诵读歌谣、童谣,感受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2)通过词句的感悟,领会课题的真正内涵。活动方案活动一:品读歌谣,启悟诗情(1)自主学习:①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民歌童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诵读。②品读句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2)小组交流:①小组内采用不同方式练读歌谣。②说说读了句子后的感受。(3)全班展示。活动二:讲讲故事( )(1)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想母亲还会给我讲哪些故事。(2)在小组讨论说一说:母亲给我讲( )的故事,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3)汇报展示。活动三:猜说谜语( )(1)自由朗读课文10~13自然段,想象母子俩的动作和神态,读好人物的语言。(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尝试着演一演。(3)汇报展示。【检测反馈】 看到那一轮明月,“我”想起( ),想起( ),想起( )……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点拨语、过渡语、小结语总结出板书:

教者组织学生开展诵读、表演歌谣和谜语的活动,活动得到学生的喜欢;教师还组织学生丰富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民间故事;通过“母亲不识字,却用歌谣、故事、谜语……影响了我的一生”这一句激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了“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活动,发言踊跃,教师点评精当,应当说这是一堂好课,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教学“启蒙”的得失在哪里

这一份教学课例具备以下几个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目标设定小而实,注重朗读、涵泳来体会文章情感。

第二,能够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歌谣、童谣”来展开教学。通过组织朗读、表演歌谣、童谣使教学充满童趣。

第三,活动安排得当,3个活动分别安排一个重点:“品读歌谣,启悟诗情;讲讲故事,( );猜说谜语,( )”,尤其通过阅读期待留给学生一个(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教学流程清晰。“品读歌谣——讲讲故事——猜说谜语”按照课文叙述顺序进行,使得文本和活动保持高度一致,对于训练学生有条理地阅读和思考有帮助。

第五,教学关注学生语言的运用,在“检测反馈”中安排学生想象表达,可谓匠心独运。

但是,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笔者认为,该课例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第一,文体意识不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入教材的文本在文体上都有显著的特点。文体的价值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不同的典型文体,并学会写作。

第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前言中这样说:“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应当指向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帮助学生形成个性语言。

第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教学建议·具体建议”中的“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但是,这节课就是这个方面出了问题:没有深入钻研文本,没有个性化的表达,没有体会到文字凝结着的深厚情感,反而用教师的模式板书束缚了学生的自由表达。

第四,忽视了教学的年段特征。这篇经典散文是需要用阅读中的精读来展开教学的。关于精读的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具体建议”中的“关于阅读教学评价”中明确指出:“要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注意到这样重要的方面,教学只停留在理解课文语言内容层面。

三、《月光启蒙》该怎样“启蒙”

鉴于这样一个经典的散文文体,富含深邃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教学中要紧扣文体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的“神”在哪,这是首先必须抓住的;这篇文章的“形”有何特征,这是其次需要把握的;这篇文章的“情”如何,这是第三需要体会的;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怎样,有哪些地方可以开掘语言训练和运用点,这是第四需要关注和操作的。于是,可以这样展开教学——既是流程也是重点:

其一,补题目明线索。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始出示课题“月光启蒙”让学生扩充为句子:(谁……)(在……)月光(用……)启蒙(谁……)(什么……)。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把句子逐步补充为:母亲每天都在月光下用童谣、民谣、民间传说、谜语启蒙我爱上文学、热爱生活……于是,谁启蒙和用什么启蒙这两条线索轻松出现在学生眼前,课文脉络自然清晰。同时,文章重点“启蒙了什么”也跃然而出。至此,“线索”和“重点”这两个教学难题迎刃而解。

其二,抓启蒙明真情。

作者母亲如何启蒙孩子的?这种启蒙中渗透着母亲怎样的情愫?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母亲“启蒙”时的句子,共有3处:

(1)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3)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从以上3句话,我们可以品味到月夜母亲对我启蒙时的“真情”:

(1)母亲为什么要“换上一件白布褂子”?为什么一定是“搂着我”?这一“换”一“搂”透露出两点: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爱整洁),母亲是爱我的(整洁的白褂子是为了不把脏东西粘在孩子身上,搂着我不正是说明爱我吗)。

(2)母亲的嗓音是甜的,为我吟唱着;母亲的歌声是温柔的,拂过我的脸、流进我的心;母亲的歌儿是香的,浸满浓浓的爱。

(3)母亲在月光下是那样纯净,那样美好,那样圣洁——月光如水,母亲是玉石雕像,神圣、无瑕、崇高!

这3处描写包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是值得师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体味的。

其三,抓内容明启蒙。

母亲在月光下启蒙了我哪些内容?初看就是“文学”,细看就是“诗歌”。其实,这样理解是肤浅和片面的,我们透过月光下母亲吟唱和言说的内容可以发现更深更广的东西。

(1)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再苦也要干干净净活,如:“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2)要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现在苦,只要挺住,只要勤劳,就会有好日子:“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要怀有真挚的感情。人不要为世俗所裹挟,纯洁的情感值得终身守护:“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母亲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动人故事?这是要给孩子从小灌输一种理念:要怀有真挚的感情,纯洁的情感值得终身守护。

(4)文学要幽默风趣才让人喜欢。“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5)文学来自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这一个“真笨”,不是说孩子脑子笨,而是说孩子不会观察生活,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就“不笨”。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所谓月光启蒙其实是启蒙作者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写作。这样的启蒙才是真正让作者受益终生的启蒙,也才是作者至今难忘的。

其四,抓文体明特色。

散文的特色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尤其如此。

先说“神”。通读全文,似乎重点在最后一段,但是,这不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我们不妨关注开篇的语言:“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我们细细品味“童年、夏夜、永远、美妙”这4个关键词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说“永远是美妙的?”“美妙”在文中有所指么?

抓住这个第一句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这句话在全文是“精要所在”。

全文就是写的夏夜,就是写童年的夏夜,就是写的童年的夏夜的“美”和“妙”:“母亲之美”(母亲整洁之美——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母亲嗓音之美——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形象之美——像一尊玉石雕像),还有母亲启蒙的“童谣、民谣、故事、谜语”之妙(原文中有,不再赘引赘析)。尤其值得揣摩的是“永远是美妙的”之“永远”,这是终身难忘、永久回忆的“美妙之事”,其中浓浓情感令人怦然心动。此为文章之“神”,开门见山而出。

那么,全文中这种情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包含在那些“童谣、民谣、故事、谜语”中的“化育”之情,还可以在3次直接描述母亲的句子中体味到,而且文章中有两句尤其包含深情:

(1)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2)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一个“长”,写出浓浓的乡情、浓浓的心情——歌谣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泥土里长出,从歌者的心灵中长出。因为有情,连歌声都散发着芳香。通感的描写恰到好处地得到领悟:没有情的歌谣是苍白的、单调的、肤浅的。直到文末,作者点题,仍然是满怀感激之情。

可见,一个“美妙”之“情”字贯穿全文,此为“神不散”。再看“形散”:这篇文章展示了4幅画面: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这4幅画面,看起来没有相当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变动顺序也无妨大碍,但是,这4幅场景都凸显一个“情”字:唱歌谣——热爱生活之情;讲故事——追求美好感情之情;唱童谣——幽默风趣之情;猜谜语——母子亲近之情。这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五,学语言练表达。

除做好上述几个方面,教师不妨开展背诵积累优美语言的活动,比如,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四、第五自然段;改写第一、第十四自然段。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改编童谣或者用生活的事物来编写谜语的活动,在班上展示交流,促进思维和语言齐头并进。

总之,我们要依据新课标要求,紧扣文体特点,落实语言训练,促进语言运用,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让《月光启蒙》真正“启蒙”语文。

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