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学平
钱塘江治理关乎生态安全
文/赵学平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治理关乎浙江生态安全和工业文明,是“美丽浙江”建设绕不开的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怎样协调好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当前,钱塘江治理需破解的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上游被动式治理与下游高标准要求存在事实偏差。一是上游在责任压力下“被动式”治理。钱塘江上游(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地区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和重视惯性地超越生态保护,治理钱塘江更多是来自上级政府责任考核的压力。当地自发性动力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够,流域保护与治理处于被动局面,投入巨大,效果不佳。二是下游在生态安全上高标准要求。钱塘江下游的几个城市供水结构单一,杭州用水量的80%以上取自钱塘江,居民生活对钱江水质极度敏感,同时沿江工业企业布局较多,饮用水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三是上下游不同诉求形成矛盾。一边认为保护与治理钱江是服务全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的“公共产品”,与作出的牺牲相比,补偿明显不够;另一边认为在支付了高昂的补偿代价后水质仍无法保障,上游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第二,生态补偿机制不能达到预想功效。近几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为生态转移支付、水资源交易、生态项目建设等提供了依据,但从实践看,功效并不理想。一方面,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都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另一方面,生态价值理念对公众而言仍较陌生。
第三,缺少统一协同推进治理的政策措施。目前对钱江流域的治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或指导意见,很多措施“零敲碎打”,整体效果不好。在政策协调机制方面,生态补偿仅是从公平角度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作用有限,尚离不开水质监测评价、水资源价格调节、环境权益保护等配套制度支持。
第四,没有覆盖全流域的统一、规范、高效的管控机制。一是没有高效的综合管理机构。虽然浙江省有钱塘江河道专管机构,但其综合协调能力有限,执法手段欠缺,统一管理乏力。二是缺乏权威的法规制度。现有《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过于原则性,操作性不强,整合性不够。
保护与治理好钱塘江的根本是找到将生态效益转化为可持续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规划建设钱塘江流域生态旅游区,就是把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业发展相结合,合理挖掘沿江景观、文化、经济等资源,构建共建、共管、共享的流域综合治理架构,建设生态经济发达、景观环境优美、适宜人类休闲的生态走廊。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开展钱塘江流域生态旅游区规划研究。2011年,杭州市启动了“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区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和雏形。下一步建议省级有关部门牵头,杭州、金华、衢州三市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
第二,设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成立钱塘江流域生态旅游区管理机构,统筹实施生态旅游区规划。待时机成熟,可将生态旅游区管理机构与现有河道水资源管理部门整合设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对生态保护和水系管理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
第三,建设沿钱塘江干流两岸的生态廊道。生态修复和保护是建设钱塘江流域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要科学划定钱塘江干流控制线,可以钱塘江岸堤为基线,向外延展100米规划生态绿线,绿线内以植树造林为主,形成沿江林带;向外延展1000米为建筑黄线,黄线内不再审批建设新项目,黄线内企业逐步外移,并在黄线内建成沿河生态农田保护区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向外延展5000米为环保红线,红线内不再审批新的开发区、工业企业和畜牧养殖项目。沿线重点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居民生活用水未经处理一律不能直接排入河流。
第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沿江生态林场、农业生态园和特色生态湿地,发展生态观光产业;适度挖掘钱江流域历史文化景观,发展人文旅游。规划建设沿钱塘江岸堤标准自行车道,增加定点体育设施,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加强钱塘江河道疏浚整治和岸堤加固,建设货运码头,恢复货运航道功能,发展内河航运业。通过5-10年建设,逐步让钱塘江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观光旅游带”。
第五,谋划覆盖全流域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区。待条件成熟,将规划范围扩展至黄山市,由浙江、安徽两省共建钱塘江流域生态旅游区,并争取国家政策试点或上升为国家级示范区,享受国家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等方面的支持。
浙江省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