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经验

2013-01-30 03:04倪邦文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倪邦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1]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释放出巨大的理论能量。1978年以来,中国最大的实践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矢志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广泛而有效地传播,就必须始终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在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产生了一系列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教育青年,从围绕拨乱反正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围绕改革开放展开阶段传播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到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阶段传播邓小平理论,再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传播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而引导广大青年始终凝聚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旗帜下,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3],“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4]。当前,我们党正在引导广大青年加强中国梦理论的学习,并落实到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来,引导青年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青年深刻认识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的深刻内涵和有机联系,推动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动。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广大青年对这一巨大成就高度认可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而言,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一条带有根本性的经验。它要求我们今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的传播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的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体青年。

二、意识形态从被动防御到重在建设的转变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和一定秩序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执政党放弃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甚至失去了对有害意识形态的识别和抵御能力,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参与国,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愈加明显;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的问题更加突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更加广泛;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的政治要求更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党科学研判、积极应对,有力地回击了各种负面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然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味地被动防御并不是根治痼疾的药方。“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的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而巩固和发展这一“主心骨”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真正建设起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因为: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任何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都总是努力形成和不断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理想信念、推行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青年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大,对不同领域思想的渴求度强,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速度快、热情高,从而使新的社会思潮、新的社会文化更容易在青年中扎根繁殖并迅速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更应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引领思潮。

从“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到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再到警惕西方国家对中国搞和平演变;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再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表述上的变化,生动、突出地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从被动防御外部思想到主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性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即将意识形态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社会理想、精神状态、伦理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集中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确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就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其内容、层次以及研究和传播的方式,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绝非简单粗暴地取代和压制其他社会思潮,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来自国内外的社会思潮愈加多样化,这是客观存在,也是必然趋势。就国内而言,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对某种社会热点或社会矛盾的反映,表达了一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愿望。民意如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映并且受压抑或压制,便有可能形成民怨或民愤,从而导致矛盾积累,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应当避免简单地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禁止和打击,而应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条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来抓,将其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始终高扬主旋律,帮助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三、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方式、手段和载体的多样化、立体化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立足实际、遵循规律,以科学的方法加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方式、手段和载体呈现出鲜明的多样化、立体化特征和趋势。

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这种多样化和立体化更多地体现为: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和主动接受。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方式。这种单向传播方式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有力的组织传播。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国家机器便开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全面发挥正向作用,从而极大地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效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普及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继续发挥组织传播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积极作用,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来提升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然而,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也带有一定的负向性,即容易产生违背认识规律、重灌输轻渗透、混淆学术与政治、理论被教条化等问题。而自下而上的民间传播方式无疑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方式选择开始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上至下与自下至上相结合的特点,我们不妨称之为一种“上下互通”传播方式。这种“上下互通”传播方式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民间传播上,各种民间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种场合宣讲和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情况空前繁荣,红色网站、马列主义兴趣小组、马列主义研究会等民间学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传播手段的角度看,这种多样化和立体化更多地体现为:从反馈速度慢的低效传播转变为超时空的即时性传播;从单调的指令式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交流;从集中统一的单一权威模式转变为分散多样的民主互动模式。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带有创新性的传播技巧,较多地采用灌输式、指令式、运动式传播手段。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方式、手段和载体也愈加多样起来。既有自上而下动员的组织传播,也有自下而上推动的民间传播;既有带有灌输特点的理论学习传播,又有带有体验性质的社会实践传播;既有学术化的理论阐释,又有通俗化的政策解读;既有鲜活的典型示范,又有动人的人物塑造……这些传播手段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广泛、有效地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这种多样化和立体化更多体现为:传统传播载体的转型与新兴传播载体的兴起。就传统的传播载体(如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大众传媒等)而言,它们一方面注重自身的改造与提升,比如,学校教育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入手,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注重与新兴传播载体相互融合运用,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与网络技术相衔接,创造出包括手机报、广电网、网络电视等一系列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载体。而就新兴媒体而言,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普及,已融入青年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新媒体以及由新媒体发展出来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载体凭借其强大的开放性、透明性、海量性、交互性的功能优势,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播形态,拓展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效率。

这一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在信息社会已然到来的今天,青年对于传播形式与渠道的选择愈加挑剔和多样,加之各种社会思潮借助新兴传播渠道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必须始终跟上传播方式、手段与载体变化的步伐,应时而动,随机应变,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

四、适应青年的分层分化,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范围

改革开放之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单位化体制的背景下,由于政府掌握和支配着所有的社会资源,人们获取资源的对象只能是政府,社会资源的存在与流动方式是高度集中的,这就决定了生长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青年还未出现分层与分化。那时,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基本上也就不会涉及传播范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加速,单位体制趋于弱化,各种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迅速涌现,青年的分层分化态势开始出现并日趋突出。这种分化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不同地区的青年、不同职业群体的青年、不同阶层中的青年。又如,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青年群体、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青年群体、具有不同政治态度的青年以及具有各种人生理想与态度的青年,等等。当然,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分层分化表现为体制内青年与体制外青年的划分。这种青年分化无疑给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传播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创新传播载体,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特别是体制外青年中传播的覆盖面。比如,通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增强体制外青年对政治理论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团建工作,扩大党团组织在体制外单位中的覆盖面;借助网络、手机等青年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向体制外青年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两新组织党团员人际互动,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体制外青年中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分众传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青年群体中传播的实效性。体制内青年与体制外青年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由于体制内单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便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所以体制内青年能够接受更多有组织、系统化的理论传播。而体制外青年则不同,他们大多以职业青年为主,就业方式、生活阅历以及个人发展路径及其愿景都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接受和认同都拥有一定的选择空间。针对上述差异,各级党团组织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针对体制内青年,各级团组织在组织、引导和服务青年的流程大多是“建立组织→设立项目→吸引青年参加”。而针对体制外青年,团组织则应更加注重对青年需求的细化和分类引导,将工作流程重新设计为“把握需求→设计服务项目→建立灵活的组织形式→建立团的组织”。换言之,就是坚持在体制内多做有形的工作,在体制外发挥无形的作用,对他们多采用亲情服务、教育引导、沟通协商、典型示范等方式,进而赢得他们对党团组织及其所传播理论的认同。此外,按照具体需求的差异来细分体制外青年群体,对有政治需求的要立足于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增强其政治认同,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有具体利益需求的可通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其价值认同,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因素;而对弱势群体则要特别注意多做服务和稳定的工作,通过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增强其社会认同,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因素。

这一宝贵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密,青年分层分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青年群体,必须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一手抓传播的覆盖面,一手抓传播的实效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充分彰显青年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

“马克思主义传播、教育理论与实践,曾过于强调传播、教育过程中传播者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把受众、受教育者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没有足够重视其主体地位”[6],以至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更多地倾向于灌输式的单向传播。这种思维惯性影响深远,使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教育产生了诸多误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极大丰富,主导价值的权威作用逐渐丧失,青年人思想活动的特征愈加呈现出一种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趋向。这种新趋向给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带来难度和挑战的同时,也使得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彰显和增强,即由以往单纯接受政治教化更多地转向积极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针对这一趋向,各级党团组织应将过去一贯看作客体的青年视为主体,充分彰显青年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这种主体性地位具体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将认识和掌握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和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前提和依据,主动考察青年在生理、心理变化和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怎样才能能动地选择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主动研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青年才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及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规律,主动研究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青年认知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差异性和规律等。

另一方面,始终坚持解决青年思想问题与解决青年现实问题相结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青年的学习、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消除马克思主义与青年之间的距离感。这是因为,思想问题源于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不仅仅要依靠思想教育来确立,更要靠解决实际问题来支撑,要在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思想理论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团组织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同时,从关心青年生活的点滴做起,从青年反映的问题改起,在关怀青年的过程中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把党和政府对青年的关怀落到实处,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前进、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一宝贵经验告诉我们,随着青年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渴望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将青年仅仅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被动接受者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将发挥青年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坚持下去,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使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真正主人翁。

[1][2]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3][4]刘奇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载《人民日报》,2013年7月8日。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84页。

[6]石国亮:《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几个前提性问题》,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