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皖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宗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演进和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存在方式和传播形式正在被改变,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共处,宗教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并存,世界范围内的宗教生态更为复杂多样。宗教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如何看待世界斑斓图景中的宗教,有没有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在校大学生中,既有非宗教信仰者,也有宗教信仰者。对于非宗教信仰者而言,理性宗教观包括:宗教知识,即对宗教的本质、要素、功能及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规律等的正确认识,对世界及中国有影响力的几大宗教的历史、现状、教义等基础知识的了解。宗教态度,即对宗教持肯定、否定或是中立态度及强烈程度。宗教判断,即能够区分正教与邪教、合法宗教组织与非法宗教组织、合法宗教行为与非法宗教行为,分辨宗教的正常传播以及被作为某种意识形态工具的传播等。对于宗教信仰者而言,理性宗教观表现为宗教信仰应是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屈从于外在力量的逼迫或诱惑;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历史、现状、价值观念有一定的了解并有明晰的宗教认同,在和其他宗教信仰者以及非宗教信仰者交往时能保持尊重的态度。总之,对于两类大学生而言,如果缺乏坚实的理性基础,他们的宗教观往往是有欠缺的。
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理性宗教观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显。
首先,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进程,要求新一代大学生具备包含宗教知识在内的更完备的知识体系。目前,我国大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据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28万人,单位公派1.21万人,自费留学31.48万人;2011年,来华留学人员首次突破29万人,比2009年增加2.7万人,学生总人数和取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人数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来华留学人数近两年年均增速达10.8%①参见教育部:《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2/130328.html。可以预见,未来这类数据还会增大。由于全世界80%以上的人口都有宗教信仰,“只要中国人进行国际交流或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对象或合作伙伴基本上都是宗教信仰者;不管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在中国境外,交流或合作语境基本上是宗教语境,因为与宗教信仰者交流或合作不可能回避宗教信仰与宗教习俗等,一旦忽视或伤害交流对象或合作伙伴的宗教信仰或宗教习俗等,轻则影响交流与合作,重则引发国际纠纷。因此,宗教及宗教文化知识,是全球化时代人才、特别是国际型人才修养的必要部分。”[1]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宗教基础知识,才能自如应对全球化趋势,不至于陷入被动局面。
其次,由宗教扮演重要角色的世界变局,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更敏锐的宗教洞察力和判断力。当前世界大舞台尤其是政治舞台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新生突发事件等,不少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宗教因素。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国际问题国内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的时代,畅游网络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对世界局势、时事政治等视而不见呢?比如,中东局势、利比亚问题等信息几乎是即时传送的,都在大学生的视野中,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在这些问题中,时时闪现出宗教的身影,宗教到底是独立地发挥作用,还是被某些政治势力作为工具在使用?可以说,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宗教知识储备,就很难客观认识和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和大国关系。
再次,从大学生本身来看,具备理性的宗教观能减少对宗教的盲信盲从。从各地高校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宗教信仰者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对宗教的心理和态度,往往呈现出微妙、复杂的态势。很多信仰者并不是基于对某种宗教的全面认识,相反,他们的宗教认知处于模糊状态,很难出于理性思考而信仰,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即使是非宗教信仰者,也有一些人很容易陷入对宗教的片面认识当中,对宗教全盘否定,把宗教等同于迷信,不能正确看待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理性的宗教观,很难使大学生信教者与非信教者之间达到相互宽容与理解。
最后,比较现实的情况是,部分大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能在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中工作,或者走上与宗教有关的工作岗位,需要传达、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宗教政策,管理宗教事务,如果不具备理性的宗教观,将会影响到其工作的顺利完成,甚至会在宗教问题上处理不当,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培育大学生的理性宗教观,就要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在这方面,高等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面对复杂的宗教信仰问题以及我国当前的面临一些宗教紧张局势,许多高校已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宗教教育,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对大学生与宗教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学生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关系,至少可以区分出宗教淡漠、宗教朦胧、宗教好奇、宗教参与、宗教虔信、宗教执信等不同的层次。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此进行正确的把握和区分,则可能会产生认识偏差,甚至走向极端:高度警觉或者放任自流。高度警觉者会不自觉地有这样一种担心,即担心大学生只要接触宗教就会信仰宗教,因此对学生过宗教节日、进入宗教场所、阅读宗教书籍、参加宗教聚会等均大加制止。诚然,有的大学生的这些行为属于宗教虔信或执信,但很多大学生是出于好奇心、新鲜感、社会交往等因素去接触宗教的,只属于宗教朦胧、宗教好奇的层次,不需要过于担心。放任自流者则认为,我国大学生信仰宗教者在整个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更多大学生对宗教并不热衷,所以不需要特别加以引导。实际上,宗教领域常常存在鱼龙混杂的状况,其中有正常的宗教活动,也有良莠不分的新兴宗教甚至邪教的活动,有的宗教被某种政治势力所掌握,出于某种目的而打着宗教的旗号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等,无论是对于宗教虔信者,还是对于宗教接触者,均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否则大学生易误入歧途。在大学生与宗教的关系上不愿正视、不敢承认、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其次,对宗教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宗教教育并非新鲜事物,西方有悠久的宗教教育传统,我国民国时期也有宗教教育,但是这些宗教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民众信仰宗教、强化信仰。有些教育工作者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认识偏差,认为进行宗教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信仰宗教。实际上,宗教教育涵义甚广,它也包括宗教文化的教育等。面向大学生开设宗教学概论、宗教概览、宗教文化等课程或讲座,实际上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了解宗教文化并不等同于信仰宗教,只要教师遵循严格的教学纪律,在课堂上坚持价值中立,只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学术探讨,对各种宗教都能跟学生开诚布公地交流,那么,就会帮助学生确立对待宗教的多角度了解、分析、判断的正确态度。另一种认识偏差是把宗教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宗教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是必然的。经过努力,我国目前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把对宗教的理解保持在一个科学的、理性的层次上,也就是一个较高的认识水平上。因此,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显然是重要的。但是,除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外,其他重要的思想家,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尼采、弗洛伊德等对宗教的理解也应给予介绍,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直接拒斥其他宗教观,并不能解决学生的宗教困惑。
最后,对宗教教育的支持系统不足。宗教教育借助课堂等向学生讲解宗教知识、宗教文化,但仅限于此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高校还需借助校内的各种资源,形成对宗教教育的支持系统。据调查,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有“敌对势力的诱导……巨大压力的推动……如学费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竞争激烈带来的就业压力,价值多元化带来的精神压力……家族信教的惯性……从众心理的驱使……社会包容性的增强……社会风气的影响”[2]。学生心理压力大,需要疏导;遇到经济困难,需要资助,当这些缺位时,他们可能会求助于宗教。长期以来,宗教课在我国高校中的开设一直都处于彷徨的状态,更不用说系统开设宗教课了。由于缺乏前瞻性,一般是“遇到问题才解决”,而解决的办法往往以“堵”、“禁”为主,或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措施简单,更缺乏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对大学生的各种宗教问题没有相应的系统来解决,反而大而化之地采取强制措施,这是不正确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贫困资助等多项辅助系统通力合作。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高校宗教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将“宗教”安排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或“观念上层建筑”部分中来讲授,让学生了解宗教在社会系统中存在着正功能、负功能。再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也可以设置宗教法规的教学内容,纠正学生以为信教就可以成为特殊公民、可以不履行公民义务、可以不遵守中国法律的误解。法律保护公民信仰的权利,但个人与宗教组织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会与社会其他要素发生关联,和其他社会组织、要素一样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理性为主要特征的,通过对“宗教”内容的讲解,最终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
第二,开设宗教文化通识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在高校中既需要普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需要有更完善的宗教教育。首先,可以设置最基础的“宗教学概论”、“宗教概览”课程,国内除了神学院及少数高校的宗教专业外,很多普通高校是在近几年才开设这类课程的,有的高校甚至至今还没有开设。此类课程是了解宗教的入门课、基础课,应优先设置。其次,可开设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宗教文化课程,通过介绍、比较各种宗教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引导学生吸收各种文化资源,感受宗教的终极关怀,探求人生的最高意义,获取某些精神层面的启示,形成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此外,不了解中国宗教的历史和现状,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所以,还可以设置一些中国宗教文化的课程。这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学概论、宗教文化课程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堂宗教教育体系。
第三,通过校园文化中的讲座、论坛、小型沙龙等形式补充课堂宗教教育。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有课时量的限制,可能在某些问题上没有办法深入,也可能有一些最新的宗教问题不能及时呈现。讲座、论坛等由于时间上灵活、内容选择上灵活,可以大显身手。比如,当前我国的邪教“全能神”利用世界末日的宣传蒙骗大众,让他们将财产奉献给教主,甚至砍杀学生,造成了新的极端事件。这类问题就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从理论到实际,向学生讲明邪教的危害,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远离邪教。再如,我国民族众多,有各种民族宗教,如云南白族的“本主”信仰、东北的“萨满教”等,课堂教学无法容纳这么多内容,多数大学生对此很陌生,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等方式来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宗教的多样性。如果说课堂宗教教育是面上的教育,那么讲座、论坛等则更多地从点上加深了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第四,通过心理辅导、学生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某种补偿,摆脱伪信仰。很多高校的调查显示,只有极少的学生在寻求纯粹信仰的满足,大多数学生则并非如此,对他们而言,宗教只是一种衍生品,是心理空缺的一种补偿。他们所需要的安全感、在困难时刻渴求帮助的依赖心理、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等,可以通过其他社会群体、社会活动来获得满足。比如,有的学生由于孤独寂寞而接触宗教,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学生社团机构等应该在此时发挥作用;有的学生因为遇到经济困难无法解决而求助宗教,学校的困难学生资助系统应该了解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有的学生被强制信教,或卷入神秘宗教团体中安全受到威胁,学校应该在法律层面给予帮助等。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分析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原因,洞察大学生是否有真的宗教认同,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我、解决困难,当然,也要理解有的大学生为寻找人生终极意义的宗教信仰追求。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的信仰状况变得非常复杂,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要打破宗教的神秘性,让学生直接从高校提供的某种形式的宗教教育中获益。当然,由于高等院校有多种类型,对大学生进行理性宗教观的培育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宗教教育。
[1]包国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课程——关于中国高校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若干思考》,载《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1期。
[2]刘汉民麻 杰等:《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状调查报告》,载《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