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华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510091)
我国在《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国家相关发展规划纲要中都规定在职业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历证书(双证)制度,建立正规院校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的“双证融通”体系。目前,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已开设高职类专科100 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在校生达200 多万人,每年毕业生达30 多万人。为了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就业的需求,中央电大于2008年启动了“高职类专业双证改造计划”,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联合开展“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职业导向式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项目,现已完成了27 个高职类专科专业的专业规则和课程教学内容双证改造工作,在开放教育各专业中导入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初步构建了“5 +1”双证课程院校鉴定模式,构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开放教育发展需要、专业教育与证书教育互补的学科专业和证书融通体系。
双证融通是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互认和沟通。电大开放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科)开设于2011年,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在制定专业规则和实施方案时就考虑到双证融通的需求,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加大专业的技能动手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它把电大开放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和模块式结构相沟通,推行“5 +1”鉴定模式,具体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双证融通”职业标准与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规则对接表
职业技能实训(一)和(二)是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开发的。它主要利用技能实训平台,借助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模拟训练,让学习者通过直观形象的模拟练习以提高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实训(一)和(二)分别涵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四级)和(三级)的技能考核要求,以实训单元测试题、实训综合练习的形式进行综合实训,考察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双证融通”课程框架图
开放教育是学历教育,以学科划分,受教育部专业目录规范,拥有学科教育标准。如电大开放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较好沟通能力,能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工作的人员。具体说来,就是培养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高级操作型人才(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012年春季专业规则》)。
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工种)遵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的职业标准。该职业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了明确规定。主要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标准中对职业定义为: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特征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双证融通”的实质是两种标准的融通,即学科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但由于体制性障碍和观念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排除,目前的《职业分类大典》尚不能容纳全部职业,特别是知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技术和管理职业,《职业分类大典》并没有收录,也没有相应的职业标准。这就为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电大培养的是既有足够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而目前的职业标准使一些专业感到无所适从。
同时,开放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职业、工种方面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专业可能包含一个或几个工种。另外,开放教育强调就业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但如果仅定位于此,那它就无异于岗前培训。因此,将专业培养目标等同于职业鉴定的等级显然是不妥的。如果用职业技能证书取代专业学习,那就更使技能鉴定凌驾于开放教育之上。
“双证融通”中的“融”,是要将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合到专业规则之中,实现课证融通,而不是在专业规则之外另设鉴定项目课程;“通”是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劳动管理部门顺畅沟通。实践中虽突破了不融不通的明显弊病,但在融通的层面上,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使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层次难以深入。形式上虽是把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课程内容融合在学历教育教学计划的课程之中,但“应知、应会”等考证内容陈旧,覆盖面狭窄,与现行开放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不能很好地衔接,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要求,缺乏有机联系,属于一种浅层次的融通。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两部门沟通的有效性、及时性和顺畅上都需另设一个中间协调机构来加强。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应具有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拥有专兼职管理工作人员。而现实情况是,技能鉴定工作的中央电大、地方电大两级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地方电大的鉴定管理机构通常挂靠在实训中心或教务处,作为推行鉴定任务的临时机构,没有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没有专职人员和独立的办公场所,基本上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仅仅是为了临时解决本校学生的资格证问题而运作。各院系(分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更是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任课教师甚至是专业责任教师都不清楚“双证融通”应如何具体操作,更不要说对各个具体环节的质量监控与协调。
教师是专业规则的具体执行者,其能否落到实处,教学目标能否达到,教师的结构及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关键。电大实施“双证融通”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至少应是“双师型”的,能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上的现实要求。
目前,电大教师队伍仍然是以教学型、科研型为主,缺乏胜任“双证融通”的“双师型”教师。主要表现为实践经验少,因缺少到企业挂职锻炼而直接参与管理、策划和项目开发等工作经验,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能力低。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从课本到课本,缺少专业实践进修机会,社会实践面窄,动手能力差,教学中无法理论联系实践,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在人力保障上阻碍了“双证融通”的顺利实施。
首先,按照“一体两翼”融通模式,推进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所谓“一体”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两翼”指开放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融合。通过“一体两翼”融通模式,发挥职业技能标准在电大专业设置、专业规则制定、教材和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要在教学中能体现双证目标与要求,要将双证目标列入专业规则并明确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级别。
其次,应组建非政府组织(NGO),要通过非政府组织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建立起一种经常性、常规性、体制性的沟通组织形式。例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成立“院校双证融通工作协作委员会”,吸纳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就是实现管理沟通的一种新尝试。
首先,应按照职业功能模块中的“应知、应会”要求,将职业功能模块与课程设置相对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训中相关知识点所占分值相对应,进行模块化设置。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确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其次,按照“大平台、小模块”、“大综合、小方向”,组织开发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推广应用已开发的一体化专业课程。在建设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在专业目标、专业规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体现出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的融通。要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将实践工作对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迅速融入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去,使专业教学内容涵盖行业或职业所要求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双证融通”院校鉴定的关键,由于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专业规则中实践课所占比重也较高,这对师资能力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大要以“双师型”师资为培养突破口,通过制度设计,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向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方向发展。要让年轻教师通过专业工种对口的培训、技能比武、竞赛等形式取得双证书,要对于“双师型”教师在晋升和工资上给予政策优惠。还可从企业中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来从事实训教学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设备共享、人力共享。
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平台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根据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特性而组织开发的组合管理软件。目前,全国参加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学生已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加强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平台的推广使用成为提高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有效方式。通过院校平台的使用,为院校鉴定工作提供了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的技术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央电大鉴定部门主要实施监控和管理工作;地方电大鉴定部门实施考务和审核工作,按照院校平台设置的流程对本地区的院校鉴定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步将各电大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学生纳入院校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地市鉴定部门按要求进行管理;院校主要实施内容为各项申报与考务实施。
[1] 黄国汀.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原因和对策[J].中国培训,2006,(12).
[2] 朱卫东,丁莉东.高职院校测绘技能鉴定质量监控的创新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 郭青春,谢盛勇,李松.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谈中央电大高职类专业的双证改造计划[J].天津电大学报,2010,(4).
[4] 陈兴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5] 张敏华.“双证融通”三个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07-09-27.
[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期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见(人社厅函[2012]181 号)[J].中国劳动,2012,(5).
[7] 全力推进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取得新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职业,2012,(8).
[8] 田秀萍.关于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
[9] 周大农,戚亚光.高职教育“双证”融通的探索与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3).
[10] 王瑞成,成秀萍.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职业资格教育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