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廷虎,肖付平,王 耀
(西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兰州730070)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投入了极大关注,而且也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8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在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及对文化科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基础上,明确指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1]并在之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保障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进入21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对职业教育的规划中,也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并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在农村地区,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对象,对农业和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和培训[3]。因此,与其他学历教育及培训相比,无论是在教育对象方面,还是在教育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农村职业教育都具有其独特性。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人口,乃至整个社会过分依赖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相反,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需要教育投入多元化,而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忽视了职业发展对能力的需求,必然会导致“升学转移”的困顿和无奈[4]。那么,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呢?本研究拟通过对就业能力理论的梳理和分析,立足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对就业能力的需求特征,结合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探索适合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和配置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以期为推进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人们采取了就业—失业二分的观点(dichotomic employability),认为有一些人“天生是穷人”(deserving poor),而另外有一些“不该是穷人的穷人”(undeserving poor)。基于这种认识,“天生是穷人”就丧失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权利[5]。但是,二战之后,由于劳动力的匮乏,人们不得不把视线转向下层社会,在美国、英国和德国随之出现了社会医疗就业能力观(socio-medical employability)[6]。至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了人力政策就业能力观(manpower policy employability)。这种观点强调对就业能力的理解应关注个人的潜能,人们更加重视求职者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其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但是,之后的动态就业能力观(Flow employability)认为,对于就业能力的认识,不能总是囿于对个体特征的考察,个体所处的就业环境也应该予以考虑。进入上世纪80年代,受科学技术变革的影响,求职者对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方面变化的适应性成为就业能力的主要标准,故而产生了劳动力市场绩效就业能力观(Labour market performance employability)。上世纪80年代晚期,北美和欧洲的一些人力资源发展文献中出现了主动性就业能力(Initiative employability)的观点,开始引入了“工薪阶层”的概念,并指出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变化的背景下,所谓的“工薪阶层”应该重视终身学习。至上个世纪90年代,交互式就业能力观(Interactive employability)则试图平衡动态就业能力所考虑的结构性因素,强调个体的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其他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之间的相互作用[7]。
1.就业能力的心理-社会建构观
Ashford 和Taylor(1990)认为,求职者对工作变换的适应性是一个积极的过程(Crant,2000)[8],比如说,求职者越是积极地去适应工作变换,他就越能够获得成功。基于这一观点,Fugate 和Kinicki 等人(2004)提出了就业能力的心理―社会建构观。他们认为,个体的就业能力就是能够帮助个体有效适应当今经济体制下与工作相联系的各种变革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建构群集[9]。主要包括职业身份、个人适应力、社会人力资本三个维度(如图1)。
图1 心理―社会建构观的结构图
职业身份是人们对自己在特殊工作领域中的角色认识。它指向于理解一个人的过去与现在,并引导一个人的未来发展(Plenkett,2001)[10]。一般而言,职业身份通过用个体心理结构代替固化的职业结构来解决矛盾。另外,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基本上是由促使个人积极参与适应和努力的个体差异来决定的。它能够促成个体的组织表现和职业成就。社会资本为就业能力贡献了一个公开的社会和人际要素,并且经由网络传递给“持有者”以信息和影响(Adler & Kwon,2002)[11]。
2.就业能力的比较理论
就业能力的比较理论主要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即和谐理论(Consensus Theory)和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12]。根据和谐理论,就业能力体现了资本的普及化。因为知识资本不再由组织和组织管理者所控制,所以权利的控制开始出现转移,知识型员工所拥有的经济权利迅速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不仅是工作性质的转变,也是资本性质的转变。Drucker(1993)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知识型员工既拥有了“生产资料”,又拥有了“生产工具”(Brown,et al.2003)[同10]。据此,工作已不再只是付出,而是变成了一种新的消费!
与之不同的是,冲突理论为就业能力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根据这一理论,就业能力所体现的是在收入不均逐渐加剧的条件下,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中合法的不公平机会的追求。在对买方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不得不尝试突破其自身对雇员的社会责任自由。他们需要在员工的聘用、使用和解聘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由于求职者无法通过付出劳动而获得报酬,并在维持生活的困境中获得自由,因此,求职者所能体验到的自由具有很大的不安全性。
3.就业能力的过程模型
就业能力的过程模型(The employability process model)为工作机会的获得和实现,提供了过程性解释[13]。根据这一理论,劳动力市场中所处的地位是理解就业机会的起点。个体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影响着个体的能力和职业期望等“促进个体流动的属性”,即影响个体的运动性资本;而运动性资本则会进而影响个体在内外部市场中的选择,或者是运动的灵活性。同时,运动的灵活性也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最终决定求职者职业流动和位置变换的则是由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运动性资本、运动的灵活性组成的动态链,而当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新的地位,也就意味着进入到一个新的循环中,重新开始动态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运动的意愿、关键事件、维持或促进个体运动性资本的行为活动以及维持和促进个体运动性资本的机会和意愿都会发生作用,影响个体职业流动的整个动态链条。
1.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流动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村人口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外出务工人数总量也迅速增加。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达14533 万人,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3.5%,其中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 万人,同比增长1.2%,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14]。这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明显增大,而农村人口的流动则必然有赖于其具备的就业能力。
2.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
本文利用AIS数据,构建船舶领域统计方法模型,并根据目标船周围最近船舶的相对位置分布情况,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领域边界;利用荆州AIS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比分析横驶船舶与直航船舶的船舶领域,得出横驶船舶领域与直航船舶领域形状特征的差异;对比不同尺度的上行和下行船舶的船舶领域,得到船舶尺度、航速对船舶领域大小的影响,为船舶在水上航行时的避碰和风险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流动相对应的,则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在农业生产增长的同时,多种经营模式如建筑业、运输业等也在农村迅速兴起。有研究认为,农村社会由“农耕社会”向“农工社会”的转型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现实性特征[15]。在这一背景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凸显出“非农化”特征,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新配置。
对就业能力理论及模型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就业能力的理论探索,存在两个显著特征:(1)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研究者对就业能力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即就业能力是时代特征的反映。(2)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结构。那么,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人们对就业能力需求的认识有什么特点呢?
为了了解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对求职者就业能力的需求特点。笔者对已工作人员(不包括企事业单位人事主管)、企事业单位人事主管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其中已工作人员150 人,企事业单位人事主管20 人。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编码整理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社会对求职者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f1)、专业技能(f2)、计算机操作能力(f3)、书写能力(f4)、口头表达能力(f5)、人际交往能力(f6)、沟通能力(f7)、合作能力(f8)、决策能力(f9)、生涯规划能力(f10)、组织能力(f11)、管理能力(f12)、信息识别能力(f13)、信息搜集能力(f14)、信息管理能力(f15)、整合利用信息能力(f16)、自我展示能力(f17)、自我保护能力(f18)、自我认知能力(f19)、诚实(f20)、敬业(f21)、守信(f22)、负责(f23)、认真(f24)、服从(f25)、肯干(f26)、情绪表达(f27)、情绪识别(f28)、情绪控制(f29)等29 个方面;而且,不同的调查对象对各不同方面的认识并不相同(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调查对象对就业能力基本素质认知的百分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对f1-f12,即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的认知,已工作人员和人事主管的百分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对f13(信息识别能力)的认识,人事主管的百分比较高,而已工作人员的百分比较低。在对f21-f29,即对敬业、守信、负责等的认知,人事主管的认知百分比明显高于已工作人员的认知百分比。这一结果表明:对就业能力的需求涉及到专业素质、人际交往、组织管理、信息利用、情绪管理等诸多方面,但是,人事主管和已工作人员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社会需求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供需变化及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认为,职业教育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劳动能力、提高就业水平[16]。因此,对于经济建设而言,职业教育发挥着更为直接的作用。与之相一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劳动人口的生产知识,提高就业水平,促进农业及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已逐步成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发挥着积极的引导性作用[17]。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文化水平,为其转移提供基础性条件;另一方面则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社会职业结构变革、人力资源迅速流动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提高农村劳动人口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资源转移和有效配置的重要功能。
1.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有研究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就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确定一定的课程目标,开发一定的课程内容和载体,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培养和造就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和[18]。根据这一界定,农村职业教育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培养,乃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就必须根据目前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相关法规政策设计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2.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可以表征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活动及课程评价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表现出来的效能。具体体现为普及功能与选拔功能、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适应功能与超越功能之间的矛盾关系及整合。然而,人力资源的计划性配置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进步与改革完善,并进而抑制了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功能的体现和发挥。
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人力资源的配置在经历了“双轨制”、“自主择业”等变革之后逐步实现了市场化。在这一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要真正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作用,就有必要基于就业能力的结构及社会发展需求,设计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内容,以保证其内外部功能的有效性。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人口在生产劳动知识、技能及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是通过课程实现的。那么,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怎样的课程设计才更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就业能力,更有助于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转移和优化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呢?
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期,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1)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配置方面的促进功能;(2)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个体就业能力的需求特征。
基于对就业能力理论和社会需求特征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提出如下设想:
(1)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以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特征。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促进其在农业及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流动,从本质上而言,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并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及劳动者个体的发展。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出发,体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特征: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2)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就业能力理论为基本前提,突出知识、技能的专业性特征。根据心理—社会建构观,就业能力是指能够帮助个体有效适应当今经济体制下与工作相联系的各种变革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建构群集。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应加强角色认知、社会适应力、人际管理和社会资本培养的相关内容。
(3)课程的实施应该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突出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特征。实际上,从改革开放至今,无论是从政府管理层面,还是在教育职能层面,已经为农村职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应该有效整合现有资源,让各类人才投身到农村职业教育中来,这将摆脱以往“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的困惑,促进教育多样化、知识技能多样化、经济形态多样化的发展目标。
(4)课程的评价应该引入就业效能标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既然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促进农村劳动人口的转移及其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对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引入这一标准,以考察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如果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并帮助其实现了有效就业,那么,农村职业教育就是有效的;相反,如果农村职业教育并没有实现对社会需求就业能力的培养,那么,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就是失败的,或者是低效的。
[1] 国务院、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E].1983年5月6日.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3] 汤生玲,曹晔.农村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潘永东.教育反贫还是教育返贫[N].金融时报,2010-10-25(008).
[5] 卢敏,朱晓妹.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进展[J].现代经济,2008,7(9):102-103.
[6] 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3):214-215.
[7] Grip,A,D.,Loo,J,V.,& Sanders,S,J.The industry employability index: Taking accou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2004,143(3),211-233.
[8] Crant,J.M.Proactive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435 –462.
[9] Fugate M.,Kinicki A J.,& 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10] Plunkett,M.Serendipity and agency in narratives of transition: Young adult women.In D.P.McAdams,R.Josselson,& A.Lieblich (Eds.),Turns in the road:[11]Narrative studies of lives in transition(pp.151 –175).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1.
[11] Adler,P.S.,& Kwon,S.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7 –40.
[12] Brown,P.,Hesketh,A.,& Williams,S.Employability in a knowledge-driven economy.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3,16(2),107 –126.
[13] Forrier A.,& Sels L.The concept employability: a complex.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03,3(2):103-124.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A].2010年3年19.
[15] 马建富.基于社会转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89-95.
[16] 刘改焕.农村职业教育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研究(于启新 指导)[C].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孙颖,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64-169.
[18] 周予.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张志增 指导)[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