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治淮新机遇 续写治淮新篇章

2013-01-27 08:22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谷来勋
治淮 2013年8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防洪

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谷来勋

抢抓治淮新机遇 续写治淮新篇章

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谷来勋

2013年3月2 日,国务院以国函〔2013〕35号文批复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综合规划》),《综合规划》的批复对于指导河南省进一步治淮工作,切实保障河南省淮河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对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综合规划》总结成绩客观,分析问题全面透彻

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的52.87%;流域内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全省的59%和60%,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工作,做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毛泽东主席1951年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拉开了全面治理淮河的序幕。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淮方针,始终把淮河治理、沿淮人民的生产生活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考虑,举全省之力,组织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特别是1991年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之后,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把河南治淮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已建成水库1528座、总库容119亿立方米,修筑堤防1.23万公里,建设滞洪区4处,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4处,水闸2107座(流量大于1立方米每秒),初步形成流域防洪排涝减灾工程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9连增作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河南省治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随着全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村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加之淮河流域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得河南省淮河流域治理和保护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淮河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尚需解决。

一是山丘区拦蓄调控能力尚显不足。河南省淮河流域山丘区面积3.39万平方公里,虽已建成总库容达119亿立方米的大中小型水库1528座,但控制的流域面积仅占山丘区面积的1/3。且这些水库中大部分小型水库仍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不能有效拦控洪水。淮河干流、上游及重要支流尚无控制工程。

二是流域内中小河道未系统治理。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河道有261条,大部分为淮干一、二级支流和洪汝河、沙颍河的一级支流以及豫东平原排涝河道。虽经多年治理,但受投资限制,已治理河流大部分都是局部“零打碎敲”的整治,整体防洪效益难以发挥。

三是低洼易涝地区因洪致涝问题比较突出。河南省淮河流域还有8636平方公里低洼易涝区排涝标准不足5年一遇,低洼易涝区现有排涝闸站大多建于20世纪70~80年代,老化失修严重,难以正常启用。一些中小河道缺乏必要的控制闸站,一旦遭遇洪水,“敞口倒灌”现象时有发生,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问题尚待解决。河南省淮河流域洪涝干旱互相交错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汛期降雨量偏大,而在枯水季节一些中小河道几乎干涸,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据监测资料显示,淮河流域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河流长度占流域评价总河长近一半,扭转水环境恶化的局面将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重要任务。

五是防洪非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仍需提升。目前,河南省淮河流域尽管已建成了由省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至流域内11个省辖市的防汛指挥及会商骨干系统,建成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但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信息采集、成果分析、计算处理的速度、精度、方式等还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实施科学调度、风险调度和洪水资源化调控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

二、《综合规划》发展目标科学合理,任务措施具体可行

《综合规划》提出到2020年,淮河流域将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进一步控制山丘区洪水,完善中游蓄泄体系,巩固和扩大下游泄洪能力,行蓄洪区能够安全、及时、有效运用;重点平原洼地的除涝能力明显提高;重要支流得到进一步治理;重要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基本形成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水资源调配能力和节水水平大为提高,城乡供水条件进一步改善,防汛抗旱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有较大改善。到2030年,建成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良好水生态整体协调的水利体系。建成完善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各类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除涝能力进一步加强。建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全面实现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实现河湖水功能区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达标,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水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恢复取得显著成效。

《综合规划》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9项流域控制指标,即流域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主要污染物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重要河流控制断面最小生态流量、重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重要湖泊最低生态水位、重要湖泊水质,充分体现《综合规划》高度重视水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

《综合规划》紧紧围绕健全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构建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系等四大体系,提出今后一段时期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农村水利、航运、水力发电、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任务,提出了要实施的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工程、淮河下游扩大和巩固工程、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大型水库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和管理能力建设工程等主要任务,为进一步治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三、《综合规划》开创治淮新机遇,续写治淮新篇章

《综合规划》对于河南省进一步治淮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将按照《综合规划》确定的“蓄泄兼筹”治淮总体方针,按照近期和远期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通过新一轮淮河治理,使河南省淮河上游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流域内重要支流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低洼易涝区排涝标准提高到5年一遇,粮食核心区内耕地水利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河南省将重点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防洪除涝方面。近期建成出山店、前坪、张湾等3座大型水库和三元岭、白果冲等13座中型水库,远期建设白雀园、下汤等2座大型水库和杨山、天竹、小龙山等11座中型水库。实施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将8636平方公里低洼易涝区排涝标准提高到5年一遇,完善排涝工程体系。完成淮干一般堤防达标建设和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完成北汝河、贾鲁河、史灌河、洪汝河、涡河、小颍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和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老王坡、泥河洼、杨庄、蛟停湖等滞洪区安全设施,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确保漯河、周口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二是在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方面。以《综合规划》确定的用水总量控制为目标,通过强化节水、技术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确定发展指标。新建大潭嘴、余子店、平地、两河口等以灌溉、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江济淮工程,逐步提高受水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完善配套现有地下水机电井工程,并新增部分机电井,合理开发豫东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在开源的同时注重节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注重工业节水,落实节水措施,逐步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低压管道、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落实排污总量控制要求,完善河南省淮河流域80个水功能区划监督管理制度和水污染联防机制。大力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清污分流、截污导流、底泥清淤、河道曝气等工程措施,逐步对沙颍河、涡河、包浍河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地表水水质。实施最严格的下水水质保护措施,逐步建立地下水监测监督体系和管理体系,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划定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建立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水源地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强化管理,满足水源地水质水量要求。

四是水土保持与山洪灾害防治方面。针对河南省桐柏山区、伏牛山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生态修复辅助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清洁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面积451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3平方公里。信阳、周口、漯河等黄泛平原区采取水土保持植物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等措施,治理风蚀区面积0.3平方公里。实施桐柏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山洪沟治理工程,拓展和完善山洪、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功能,建立和完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五是农村水利方面。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5年前再解决208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大力实施南湾、石山口、泼河、梅山、薄山、鲇鱼山、板桥灌区等2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良好的灌排条件。着力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全面实施临颍、禹州、永城、尉氏等县(市)的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文明体系。在淮河干流和氵师河、竹竿河、潢河、大洪河、汝河修建8座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9.74万千瓦。

六是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一是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分类定性基础上落实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管理责任、管理经费,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保障水利工程良好运行。二是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足额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整合现有用于水利建设的各类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为《综合规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创新区域水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

水利兴则国家定,水利兴则民生惠,淮河的安澜事关河南省大局。下一步,河南省将紧紧抓住《综合规划》提供的治淮新机遇,加快推进各项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开创治淮新局面,为河南省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防洪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