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古筝记谱法中工尺谱初探
李 杨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本文仅对筝古老的记谱法唐筝乐谱和工尺谱中的工尺谱进行探究。从工尺谱的产生与运用、工尺谱在《弦索备考》中的运用以及探究工尺谱的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我们了解早期古筝所使用的记谱法、特别是对工尺谱的探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古筝;记谱法;工尺谱筝作为中国较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变迁,发展,革新,现已发展成目前我们看到的二十一弦古筝。针对二十一弦古筝,现在通用的古筝记谱法有简谱与五线谱两种,从目前运用情况看简谱更为普遍。而从古筝发展的早期来看,所使用的记谱法亦有唐筝乐谱《仁智要录》和工尺谱等记谱法。本文仅对古筝记谱法中工尺谱进行初探。
筝因其历史悠久而被人们赋予古筝的美名,而工尺谱作为记录和传承古筝文化的媒介为其发展和传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工尺谱起源。工尺谱起源说法不一,有学者说工尺谱是一种来源于异国的记谱法。清人凌廷堪在《晋秦始笛律匡谬》中说:“字谱始于隋龟兹人苏袛婆琵琶。”何昌林先生在《音乐论丛》(六)中发表名曰:《燕乐二十八调之谜》一文中认为中国的俗字谱是拜占庭字母谱与符号谱的综合。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工尺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记谱法。如杨荫浏老先生认为工尺谱起源于唐教坊筚篥上用的工尺字谱,敦煌的“燕乐半字谱”就是工尺谱的早期形式。黄翔鹏先生在1992年第四期《黄钟—武汉音乐学报》发表名曰:《工尺谱探源》一文中把工尺谱字的组合体系与曾侯乙编钟的乐音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曾候乙钟律是工尺谱的起源,马海生先生在1994年《中国音乐》第二期中发表名曰:《工尺谱来源》一文中再次论证了《楚辞》:“四上竞气,极声变只。”中的“四上”是最早出现的工尺谱字。学术界对工尺谱的起源说法都不尽相同,我们也应当客观的看待此问题。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工尺谱这一古老的记谱法是在我国浩瀚的音乐历史长河中起源,并在音乐的传承中发展。
2.工尺谱在各筝艺流派中的早期运用。现今中国古筝各个流派主要有河南筝艺流派、山东筝艺流派、浙江筝艺流派、潮州筝艺流派和客家筝艺流派。这些流派在早期使用传统乐谱方面,潮州筝艺流派多使用“二四谱”,而山东筝、河南筝、浙江筝派在早期都毫无例外使用的是“工尺谱”。可各流派皆因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特色使工尺谱的部分记谱细节有着些微的不同。工尺谱是用竖式直行书写,每一大板(一个乐句)写一个直行,并在首句标明板数的一种记谱法书写形式。其中每一大板的左侧为谱字,右侧为板眼和左手演奏技法。
(1)客家筝谱“工尺谐音字谱”。客家筝派的鼻祖何育斋先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客家丝弦乐曲中进行搜罗考订,博采众芳编订了《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和《词曲拾遗》三本手抄本乐谱集,并首创了声字并用的“工尺谐音字谱”。
“工尺谐音字谱”与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要求读谱者懂得韵叶平仄。在《词曲拾遗》等传抄本中出现“骨子”和“花指”的字样,其意是用来说明基本谱和变奏的关系。“骨子”也就是基本谱,是乐曲的母体,乃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据,是不得走样的。而“花指”是根据“骨子”的加花减字而得出来的。如图三、图四。在“工尺谐音字谱”中常出现一些非工尺字谱的声音字,如:“唤”“环”“番”“柳”“溜”“何”“号”“腥”“姓”、“醒”等。这些都是以“客语”古音,来自中原音韵为根据的工尺的变音读法。如:“唤”“环”“番”便是工尺字中的“凡”的转音;“柳”“溜”是“六”的转音;“腥”“姓”“醒”是“上”的转音;“何”“号”是“合”的转音。这些变音读法,都是受乐曲旋律的约束,以体现客家音乐的风格特点,也就是能比较确切真实地把古代民间音乐毫不走样的继承和保持下来。
(2)潮州工尺谱。大家都知道,潮州有二四谱,可是在潮州这片包容性和接纳性皆很强的土地上并非只有二四谱一种记谱法的存在。在潮州民间音乐中既存在潮州独有的二四谱,同时还存在中国通用的工尺谱。工尺谱在潮州二四谱产生之后传入潮州,与潮州本土音乐、本土语言、本土记谱法相互融合并受其同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州工尺谱。工尺谱本是全国通用乐谱,用普通话来唱念。而潮州工尺谱因受到本土方言的影响,因而在潮州的流传过程中读音也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潮州工尺谱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标记调名,就是在曲牌旁标上如同二四谱一般的“轻六”“重六”“活五”的字样。
《弦索备考》又称《弦索十三套》,是由清代蒙族文人荣斋记录整理的一部弦索乐演奏谱,并以工尺形式记录。其中“弦索”是指琵琶、三弦、筝和胡琴四种弦乐器,因其内容是以弦乐器为主的一种合奏形式的十三个大型套曲,故命名为《弦索十三套》。
1.《弦索备考》作品介绍。《弦索备考》全书共分为6卷,共十册,分别是:卷一(第一册):指法,汇谱;卷二(第二册,第三册):琵琶谱11曲;卷三(第四册,第五册):三弦谱11曲;卷四(第六册,第七册):胡琴谱11曲;卷五(第八册,第九册):筝谱13曲;卷六(第十册):工尺谱(原始谱)六曲。其中古筝谱是完整的十三套曲谱,而这十三套筝谱却是我们研究清代筝谱的重要线索,其中包括:《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清》《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合欢令》《将军令》十三套筝曲。
2.《弦索备考》中筝的部分指法符号。为尽可能说明《弦索备考》中筝的指法运用与目前简谱记录筝的指法有着一定的继承性,特列出《弦索备考》中筝的部分指法符号,并与通用简谱筝的指法对照。
如上表可见,在荣斋时期古筝技法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就拿摇指这一经典指法来说,都说其是现代创新指法,可偏偏在清朝嘉庆年间荣斋就已经将这一指法记录在了《弦索备考》之中。如此说来,是我们古人有长远的眼光,还是时隔数百年之久这一经典指法又“重现江湖”呢?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工尺谱在中国发展已近几千年而没有消亡,自然是有他独特的魅力。如今,工尺谱已经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可是,其作为中国传统的记谱方式不应如此受人忽视。
1.工尺谱承载着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前师傅教徒弟学筝并非将一份完整的曲谱给徒弟让其依照谱面规整的弹奏,而只是教其基本谱的演奏,至于其中的加花减字都是由徒弟依据个人情感的体现自由发挥。“基本谱只是把一首乐曲的基本曲调和基本节奏、板拍架构定下来。”如此教学便能给演奏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再创造空间,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同一首乐曲在民间有不同的演奏版本之疑了。而工尺谱记载筝之乐曲也多为基本谱,或是较为详细的基本谱。但是,《弦索备考》中记录的十三首筝曲却是详实的、有文字记载的、明确标有具体指法的乐谱,这是因为荣斋作为文人记录了当时早已流传甚广十三首大型弦索套曲,包括十三首筝曲。这其实与民间广为流传俗乐与弦索乐是有区别的,它如同今日我们广泛使用的简谱与五线谱一般详实、精准的定量记谱法。
2.工尺谱承载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筝艺文化。随着西方的简谱、五线谱传入中国并迅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而作为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的工尺谱却无法走出国门、接受世人的赞叹。追其主要根源,便是文字谱的文字识别限制了其向外发展。而这些文字谱的传承经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依旧存留在国人面前,这就为我们探究、传承古筝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应该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注释:
1.转引自:陈天国《潮州古谱研究》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