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顿《C大调奏鸣曲》(Hob.Xvi:50)第一乐章看分解旋律的运用

2013-01-27 06:41杨春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3期

杨春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从海顿《C大调奏鸣曲》(Hob.Xvi:50)第一乐章看分解旋律的运用

杨春波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海顿《C大调奏鸣曲》创作于1794年左右,属于海顿晚期创作的奏鸣曲之一。其中,第一乐章运用了“分解旋律” ( Hocket)这种欧洲中世纪独特的作曲技法。乐曲开始就运用了和弦式分解旋律的手法,以单音断奏的形式出现。中间出现的分解旋律主要以音阶及和弦琶音的形式出现,音乐材料具有很强的连接性。部分还运用了分解旋律与变奏手法的结合,音乐材料上具有再现的特征,突出了曲式在整首乐曲中的整体布局。分解旋律虽然是一种装饰性的技艺,但它的出现与发展和其它创作手法一样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分解旋律;休止符;声部交替;海顿

一、 分解旋律

分解旋律(Hocket) 是欧洲中世纪(13-14世纪)音乐中一种独特的作曲技法,大多出现在宗教作品中。分解旋律以自身为主要创作手法构成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表现出体裁意义的作品较少见。也就是说,分解旋律基本不以独立体裁的形式出现,而常做为装饰性的技术出现在作品中。分解旋律的旋律线之间由于频繁的穿插休止符,造成旋律线的交替出现,各声部之间形成即唱即停,形同“打嗝”的效果。因此,分解旋律的拉丁文hoquetus,在中文著作中又被形象的翻译为“交织”“切分歌”“ 打嗝式曲”等。“交织”指多条旋律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不是一条旋律线的多声部交替。从技术层面上来看,hoquetus也有“打断”“分割”的意思,但直接转译为“分节歌”和“打嗝曲式” 比较容易让人误解为生硬的旋律拆分。相比较之下,分解旋律能够更准确的描述旋律线在声部之间有机的交替穿梭的现象。

分解旋律的具体做法是: 通过休止符的穿插,将一条旋律分割成一个音符或几个音符组成的若干单元,在两个声部或更多声部之间进行分配,当一个声部歌唱时,另一个声部休止,旋律线条在声部之间快速交替、来回穿梭,从而形成一种声部间互相时断时续的效果。见谱例1

谱例1.(转引自)

a.二声部分解旋律

b.例2a的缩谱

从谱例1a中可以看出,声部由八分音符在不同的音高,不同的休止符上交替出现。充分运用音高与节奏的穿插,形成感官上的音响趣味。然而,这却只是一条旋律的多声部分解,由此得出例1b中的旋律,将其五线谱中的符干去掉,再将符头用线连接起来,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起伏的单旋律线。运用休止符穿插的形式将此旋律分割成一个音符或是几个音符组成的若干单元,简单的分解旋律就此形成。“分解旋律经常会使音乐变得活跃而欢乐, 甚至有一种诙谐嬉戏的气氛。因此, 它在宗教作品中的运用引起了教会的不满。”它的运用及发展受到了教会的限制。“1300年前后, 这种体裁便衰落了, 但作为作曲技巧,分解旋律依然在许多作品中继续存在。”虽很少用于体裁的形式,但作为效果性的技艺,我们任然可以看到在很多作品中出现。那么,在钢琴曲中出现的分解旋律技巧,几乎完美的表现了左右手的交替使用,仿佛是在左右手上进行的“节奏游戏”,不仅注重单手的节奏准确,更加注重双手的配合以及音响的处理。

二、海顿与《C大调奏鸣曲》(Hob.Xvi:50)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奠基人,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被誉为“交响乐之父”。海顿的音乐作品按照时间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789-1795年为晚期。《C大调奏鸣曲》(Hob.Xvi:50)创作于1794年左右,属于海顿的晚期奏鸣曲之一。这一时期的海顿已经摆脱了宫廷的束缚,并两次到伦敦访问,吸取了一些新的创作思想,在音乐作品中体现了精湛的作曲技巧,严谨的结构布局,同时,也为音乐注入了轻快、活泼的元素。

三、海顿《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分解旋律

1.乐曲开头出现的分解旋律

谱例2.(转引自)

乐曲开头就以和弦式分解旋律的形式出现,低音部以主音不断持续出现进行穿插并带有演奏法的改变。开始两个音与休止符的交替,将音符之间分割开来,形似“打嗝”,给人于停顿的感觉,之后上方声部的休止符由下方声部的音符进行穿插,旋律在声部之间交替出现,演奏法由跳音演奏到连跳再到分割单元的连奏,乐曲在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的等节奏交替分解下,最终第七小节以和弦琶音的形式结束于主和弦上。接着又进行了两小节的分解旋律运用,声部之间的音符节奏松紧交替,与前面的八分音符形成对比,由于节奏的紧缩造成了音乐的紧张感,但风格上任保持着诙谐、可爱、活泼、欢快的气氛,奠定了奏鸣曲的风格基本为欢快、可爱、轻松、愉快的体裁风格。

2.用于连接的分解旋律

谱例3.(转引自)

从谱例3a,b,c,中可以看出,三个地方都运用了分解旋律的写法,以音阶及和弦的分解为主,a中两个声部连接得非常紧密,主要靠左右手的交替产生分解,实则是音阶及和弦琶音的连接。b中前两小节下方声部稳定音与上方双音声部由十六分休止穿插交替出现,接着同样的音符单元在不同音区的交替陈述,形成两个声部的相互呼应。c与a不同的是,十六分休止符平凡的穿插在两个声部之间,形成谱面上视觉的分割感,实则是分解旋律中音阶与和弦琶音的连续进行。三个音乐片段的音乐材料相对单一,手法简单,可视为曲式结构中的从属部分,也基本符合连接句式的特点,起到连接主要部分的作用。

3.用于变奏的分解旋律

谱例4.(转引自)

谱例4是在谱例2的基础上变奏而来的,保持了原来的乐思,同样表现出诙谐、可爱的风格特征。变奏的作曲手法是在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创作手法。这里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讲,意味着音乐材料的重复和再现,为整首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服务。

四、小结

分解旋律这种作曲技法产生于中世纪,是一种效果性的技法。从人文的角度来讲,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虽然很少有作品完全运用分解旋律的手法来完成创作,但作为作曲技法中的一种,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从曲式布局的角度来看,分解旋律的创作手法服务于曲式结构布局;从音乐的角度来讲,一切的作曲技法、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都是为音乐服务的。如同海顿《C大调奏鸣曲》(Hob.Xvi:50)第一乐章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分解旋律的创作手法,其中有两小节的分解,也有一个乐句的分解,甚至一个乐段主要运用分解旋律的手法创作。

[1]迈克尔.肯尼迪(主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Z].茅于润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第452页

[2]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M].刘经树译.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第127页

[3]刘志明.中世纪音乐史[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2001. 第251、284页

[4]黄承箱.中世纪分解旋律的理论与实践及其人文精神[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

[5] “Hocket”,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Online,(牛津在线音乐指南)[EB/OL].http:/ /www.oxford musiconline.com.

[6] 余志刚. 《玛受大卫分解旋律》中的非音乐概念[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 3) : 62 - 67.

[7]路旦俊译.海顿钢琴奏鸣曲集Ⅱ[M].湖南文化出版社,2002.第96-103页

[8]同上[7]

[9]同上[7]

杨春波,1985.4 云南艺术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音乐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