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杨华 陶黎敏 祝明珠 陈火根 蓝宗毅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患者丁某,男性,48岁,以“肛周肿痛6 d”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6 d 出现肛周肿痛,伴见畏冷发热,肿物无破溃流脓,曾就诊当地医院,予以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无效,肛周肿痛进行性加重,遂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T 36.0℃,P104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散发恶臭,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从7 点至阴囊处皮肤肿胀,皮色红、皮温高、质稍硬、压痛;11 点距离肛门1 cm 处约有5.0 cm×4.0 cm 范围皮色变黑坏死;阴囊肿胀如拳头大小,下方分别见两处约1.0 cm×1.0 cm 范围皮色变黑坏死;坏死区域可触及捻发感;肛门指诊在6 cm 以下未触及凹陷及粗糙面,指套退出无脓血。实验室检查如下。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5.36×109/L,中性粒细胞13.0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4.94%。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63 U/L,谷草转氨酶67 U/L,碱性磷酸酶159 U/L,尿素氮10.37 mmol/L,肌酐132 μmol/L。诊断为肛周脓肿合并坏死性筋膜炎。予急诊手术,术中在11 点坏死皮肤处做一横型切口,排出脓血性恶臭液体约5 mL,从切口探入后发现管腔,分别往阴囊及6 点后深间隙走行,予清除内部暗灰色坏死筋膜组织及皮下脂肪组织后旷置;剪除阴囊处坏死皮肤,并清除腐烂坏死组织,修剪7~11 点切口并扩创使引流通畅。术中送分泌物培养及药敏检查提示为大肠埃希菌(++++)。术后根据药敏结果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双氧水冲洗及优锁纱条引流等治疗,并予中药七味消毒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生地黄、甘草、生黄芪,辨证加用天花粉、黄连、黄柏、桃仁)以清热解毒、托毒排脓、活血化瘀为法治疗,待坏死组织脱落后再予生肌玉红膏外敷以祛腐生肌等综合治疗。治疗中探知7~11点通往6 点的创口缩小,但管腔深度不变,伴见1 点肛缘肿物突起、压痛,考虑为后马蹄型肛瘘可能,予二次手术,切开1 点处肿物后,探知管腔往6 点后浅间隙走行,予清创后旷置;术后予中药坐浴、换药、清热解毒及凉血生肌等治疗。经过上述治疗,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肾功正常;各个创口逐渐愈合后予以办理出院,随访1年,未再复发。
肛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也称Fournie 综合征和Fournier 坏疽,是一种发生于肛周会阴部腹股沟和生殖器软组织的坏死性感染,以发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组织广泛坏死伴恶寒发热为特征,病死率在25%~45%,目前多以手术清创、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为主要手段[1]。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多由于局部损伤或周围组织感染引起,对坏死性筋膜炎一旦确诊,则要及早彻底手术清创引流,以阻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减少组织进一步坏死,阻止毒素的吸收。紧急实施手术清创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手术应着重于彻底清除感染部位坏死组织,切除坏死的筋膜,促进脓液的排出。若皮损较多,可采用多个引流口。结合本病例,除了将肛周脓肿清创引流外,仔细剔除会阴部皮肤、阴囊及阴茎的坏死组织也非常重要。但考虑除7~11 点切口较大,且阴囊处做了多个切口,若同时处理肛门对侧,则对患者肛周组织损伤大,不利愈合,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行处理肛周脓肿及坏死性筋膜炎,待其病情稳定后必要时再行二次手术处理肛瘘。术后则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换药时使用双氧水或0.25%碘伏冲洗外,还多次进行坏死组织的清除,待坏死组织均脱落后再予生肌玉红膏外敷创口凉血生肌。因坏死性筋膜炎可使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及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予患者适当全身营养支持,以改善微循环,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以加快创面愈合。此类患者除了以上治疗外,配合内服清热解毒、托毒排脓、活血化瘀汤药,外用燥湿收敛、化腐生肌的药散坐浴,对阻止脓毒的扩散,促进脓毒的排除,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1]韩宝,张燕生.中国肛肠病诊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