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波,赵铭宇,王克勤△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88;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88)
意志是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但遗憾的是当前中医心理学中论述较少。王克勤教授新作《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对中医心理学的意志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根据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内经》及后世医家、思想家、哲学家的有关论述,梳理了中医心理学意志概念的范畴,界定了志和意的区别,总结出中医心理学“意-志-行”的意志过程。
意志是现代心理学常用的概念,《心理学词典》将其解释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认为“意志表现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之中”,“认识是意志的前提”,“意志还表现在人们所进行的坚持目的和克服困难的行动之中”,“意志往往靠情感来推动,情感是意志不可缺少的条件”。根据《心理学词典》的解释,意志的概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①意志是在意识行动中体现的,但它本身并不是行动;②意志以认识为前提;③意志具有自觉的目的性;④意志具有坚持性;⑤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动力;⑥意志与情感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已有“意志”一词,如《商君书·定分》:“夫微妙意志之言,上知之所难也。”《抱朴子·自敍》:“既性闇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辞源》对其解释为:“思想,志向。”思想即意识,志向即目的,因此古代的“意志”已具有现代心理学“意志”的味道。但在先秦诸子的著作及《内经》中,“意志”一词不多见,多以“志”或“志意”来表达“意志”的含义。但“志”、“意”的应用并不规范,有时表达的并不一定是“意志”的含义。如《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从心理过程的取向性来看,其中“意”与“志”所表达的明显是由外界事物向内在意识转化的认知范畴的概念。因此,应根据现代“意志”概念的特征来识别古代“意志”的称谓。
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其中之“志”即有现代“意志”的含义。《墨子·经说上》:“志行,为也。”认为有“志”之“行”才可称为“为”,即志行结合才是有目的有作为的行动,这相当于现代的意志行动,故此“志”也相当于现代的“意志”。孟子曰:“尚志,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上》)。”又曰:“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提倡的“尚志论”强调意志的坚持性特征,而“志气说”讲的是意志对意气(情感)的调控作用,所以孟子所言之“志”也相当于现代之“意志”。宋·程颢、程颐曰:“志者,心之所之也(《二程遗书·卷二》)。”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五》中也有此言。朱熹高足陈淳注之:“之,犹向也。”并曰:“一直去求讨要,要必得这个物事,便是志(《四书性字义·卷上》)。”之后王夫之曰:“心之所期为者,志也(《诗广传·卷一》)。”“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张子正蒙注·中正》)”。他们都是从意志的指向性、目的性和坚持性特征去论“志”,故所言之“志”也相当于现代的“意志”。王夫之又云:“故道者,所以正吾志者也。志于道而以道正其志,则志有所持也(《张子正蒙注》)。”若将“道”理解为客观规律,志对道的依从可理解为意志对社会和自然的依从性,故此“志”也相当于现代的“意志”。
由此可见,古人多将意志用“志”来简称之。但个别也有用“意”称谓者。如董仲舒:“心之所之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将志和意组合起来称谓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荀子。《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在理性认识的道德修养基础上产生的“志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坚定不移的,因此具有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特征,故可认为相当于现代的意志。又曰:“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理则治通。”将志意与血气、知虑并提,其中“知虑”相当于现代之认知(知),“血气”相当于现代之情感(情),“志意”相当于现代之意志(意),因此荀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心理过程“知、情、意”的“三分法”。《内经》中共有9篇10处提到“志意”一词,其中明显表达“意志”含义者,为《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这是从对其他心理过程和对外界适应性的调控作用方面论“志意”,强调“志意”能收摄“魂魄”,说明志意是比魂魄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素问·汤液醪醴论》:“何谓神不使……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这是从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面论“志意”,这些都相当于现代之“意志”。清·戴震曰:“凡有所行,端皆起于志意(《孟子字义疏证上·理》)。”这与鬼谷子所说“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鬼谷子·散势法鸷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鬼谷子·忤合》)”,都是从行为和意志的关系论“志意”,因此这一“志意”指的就是现代的“意志”。
现代心理学中的“意志”是作为一个概念来应用的。但中国古代的“意”、“志”,除了在广义上表达“意志”外,在狭义上二者的含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当代中医学者为了临床辨证的需要,也有人对“志”与“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中国古代“意”的内主要有二:一是《灵枢·本神》所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是指记忆功能而言,属于认知范畴;二是《增韵·志韵》所言“意,心所向也”,是指一种意念、意向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属于初步的思维,因尚未完整而具有不确定性。故《类经·脏象类》说:“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证治准绳》所言“意是动而不定”,也是这一含义。因此王夫之把“意”定义为“欲有所为”,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意志过程的初级阶段,即动机斗争阶段。“意”有时也泛指意识思维,如“谨察间甚,以意调之”(《素问·标本病传论》)。此外,“意”还引申出意义、意思、情意、意味等含义,这些都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
“志”的含义也很多。《灵枢·本神》所言“意之所存谓之志”,是专指记忆的存储而言,即将心所追忆的事物保留下来的过程。“意”和“志”都具有“记忆”的含义,但前者重在回忆,相当于识记信息的提取;而后者则重在存记,相当于识记信息的保持。《荀子·解蔽》所言:“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即为此义。《墨子·经上》曰:“勇,志之所以敢也。”此“志”有志向、意志之义。“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类经·脏象类》),是指在“意”的基础上加以确认,因此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确定性,有更明确的目标而专志不移。即《证治准绳》所言:“志是静而不移。”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意志过程的目的执行阶段,即经动机斗争而确立奋斗目标去执行的过程。正如《墨子·经说上》所言:“志行,为也。”“志”有时又指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即唐容川所说“志者,专意而不移也”,这一含义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注意”。此外,“志”还代表了情绪、情感活动。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以使志生”、“使志无怒”、“使志安宁”、“使志若伏若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等。总之,“志”的诸多内涵都没有脱离精神活动的范畴。
中国古代“意”与“志”的含义虽然多歧,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归纳,主要是认知和意志的不同范畴。就意志范畴而言,“意”与“志”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宋代二程认为:“志者,心之所之也(《二程遗书·卷二》)。”即指目的、方向而言。《粹言》又说:“志自所存主言之,发则意也。”指出“志”与“意”的区别在于“存”与“发”,“志”是存而未发,“意”则是人们已表达出来的意见或主张。朱熹进一步明确指出:“志者,心之所之”,“意者,心之所发(《朱子语类·卷五》)。”认为二者虽然都是从“心”而发出的心理活动,但“志”是内心对事物的指向,是“心”寂然不动的状态,而“意”则是去实现“志”,即“方发出使唤做意”(《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如此便构成了一个“志-意-行”的过程,这就是宋代理学家的“志行说”。
王夫之对“志”、“意”的异同又有新的看法。“心之所期为者,志也”(《诗广传·卷一》),“欲有所为者,亦可云意”(《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罕》)。虽然认为“志”、“意”二者都是心有主向的表现,但“意者,心所偶发”,而“志者……一定而不可易者”(《张子正蒙注·大心》)。“意者,乍随物感而起也;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张子正蒙注·有德》)。指出“意”是随感而发,时起时变,带有任意的非自觉性质,具有短期性和偶然性的特点,是一种“私地潜行”的动机;而“志”则是事先预定的带有明确目标的自觉心理活动,具有持久性、稳定性的特点,是“公然主张”的目的。
《内经》中“志”与“意”的异同,虽然在《灵枢·本神》中有所记载但属于认知过程。对于意志过程的“志”与“意”的认识,后世医家则有所阐发。如张介宾曰:“一念之主,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志,为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类经·脏象类》)。《医宗金鉴》也说:“意是心机动未形”,“意之所专谓之志”。指出“意”是尚未决定的意向,而“志”则是在“意”的基础上确定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动机。王肯堂《证治准绳》更明确指出:“志是静而不移,意是动而不定。”医家的这些论述是将“意”置于“志”之前,与朱熹的“志-意-行”不同,构成的是“意-志-行”的意志过程。
闫兆君在《精神行为病中医论治—诠释志意辨证》一书中,根据《灵枢·本脏》关于志意功能的记载,认为志意的作用表现在“精神、动作、行为驾驭、驭收、发用以及对内外环境的感知、反馈、调适”等方面,并据此总结出志意辨证的路径与架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志”与“意”的界定依据。现谨录于此,以供参考。
2.3.1 “志”的界定 ①动作行为的目的性、指向性;②动作行为能力;③动作行为勇敢顽强;④动作行为控制力;⑤动作行为自觉能动性。
2.3.2 “意”的界定 ①精神行为指向性、选择性;②精神行为,注意、记忆、臆度推测的广度,强度的维持、分配转移;③精神行为的意行相谐性;④精神行为的意欲相谐性,意的隐蔽性。
中医心理学的意志学说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内经》在内的先秦诸子百家著作,都是中医心理学意志学说形成的渊源,而后世医家、哲学家、思想家的有关论述,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学说的内容。但古今中外关于“意志”的称谓有别,使这一概念的界定不清,因此影响着中医心理学意志学说的建立。吾师根据现代心理学有关“意志”概念的特征,认为《内经》及中国古代先贤所论之“志意”,基本都属于意志范畴,而先秦诸子又多将“志意”简称为“志”,因此“志”又具有“意志”的含义。但“志”与“意”的含义,在意志过程中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自宋以后逐渐明晰起来,认为这是意志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但又有孰先孰后的分歧。虽然宋代力主“志”先“意”后的“志-意-行”说,但明以后学者大都认为“意”在“志”先,尤其是医家的有关论述,认为“意”是尚未决定的意向,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意志过程的初级阶段,即动机斗争阶段;而“志”则是在“意”的基础上确定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动机,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意志过程的目的执行阶段,即经动机斗争而确立奋斗目标去执行的过程。这种界定,确立了中医心理学意志学说“意-志-行”的思想体系,因此通过“意志”概念的剖析,对中医心理学意志学说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陈孝禅.普通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 严浸和.医学心理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 郭航远.医学论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80.
[6] 王克勤.中医神主学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7] 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心理学词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8] 宋·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9]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10] 明·张介宾.类经[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11] 清·吴谦.医宗金鉴[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13] 闫兆君.精神行为病中医论治——诠释志意辨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