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东
(河北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CT放疗科,河北 宣化 075100)
CT引导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英东
(河北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CT放疗科,河北 宣化 075100)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1节椎间盘)先进行CT扫描,然后实施骨盆重力牵引,然后再进行CT扫描,扫描参数与牵引前相同,将此数据与介入治疗时所获得的髓核造影影像比较。结果病变椎间隙较牵引前平均增宽0.152cm,突出物回缩不明显,12例(15节椎间盘)存在积气。介入治疗后,优18例(47.37%),良10例(26.32%),可4例(10.53%),差6例(15.79%),优良率为73.68%。结论作牵引之后,导致突出物不回缩的原因是纤维环松弛以及纤维环断裂丧失弹性,牵引效果差,较易复发,采取介入治疗之后效果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牵引治疗;髓核造影
CT扫描技术目前已经被医学临床应用,它能够准确定位病灶部位,提高诊断率,此外,CT扫描还具备导向功能[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采取牵引的保守治疗办法,在解除病痛方面效果明显,但牵引比较适合游离型的髓核突出治疗,仍然有一部分患者采取牵引治疗之后效果较差[2],本文从CT扫描的影像学角度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男18例,女20例。年龄24.5~71岁,平均49.3岁。一共51节椎间盘。病程4个月~21年。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腰背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放射,部分失去劳动能力。接受牵引保守治疗最短2d,最长4年。但是效果不甚明显,甚至恶化。
1.2 影像学观察
38例患者均使用同一台CT扫描仪,首先对病变椎间隙进行定位扫描,扫描层距2mm、层厚3mm,根据患者情况进行4~5层增强扫描。然后用牵引器对患者的骨盆、胸部进行牵引。本组患者的所承受的重量标准为40~60kg。牵引下再进行CT扫描,扫描参数与牵引前相同。根据扫描资料对牵引前后的突出物进行测量和对比。
1.3 髓核造影
在实施介入治疗之前,穿刺椎间盘进行髓核造影。观察椎间盘和髓核影像形状需要采取正侧位。并将此影像结果和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以椎间盘和髓核造影结果为依据,对穿刺部位作出调整,然后实施介入治疗。
1.4 介入治疗
穿刺患者椎间盘的后缘,首先在椎间盘内推注入现场配制的3mL胶原蛋白酶溶液400~600u,然后实施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手术之后,维持6h的健侧卧位。
1.5 介入治疗效果评价标准[3]
按照Macnab的改良标准,效果评判分为优、良、可、差四级。
优:痛感消失,活动功能恢复;良:偶尔有疼痛感,可以进行适量的劳动和活动;可:痛感有所改善,但是活动时仍然感觉到痛感;差:神经压迫症状明显,需要手术治疗。
2.1 牵引后CT扫描的结果
病变椎间隙较牵引前平均增宽0.152cm,突出物回缩不明显,12例(15节椎间盘)存在积气,占31.58%。
2.2 髓核造影结果
本组病患的髓核造影结果显示,24例有31节纤维环的后部基本全部破裂,造影剂渗入椎间盘内,患者无不适感;11例有17节髓核显著退变,纤维环明显松驰,3例3节髓核变形严重,纤维环的内层断裂,腰部和患侧下肢有明显痛感。
2.3 介入术后临床效果
实施介入治疗后,本组优18例(47.37%),良10例(26.32%),可4例(10.53%),差6例(15.79%),优良率为73.68%。对28例优良患者安排2年随访,术后3个月复发2例,占7.14%,6个月后复发5例,占17.86%,1年后复发8例,占28.57%,复发率为39.47%。
本组研究中,对3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胶原酶介入治疗之后,优18例(47.37%),良10例(26.32%),可4例(10.53%),差6例(15.79%),优良率为73.68%。对28例优良患者安排2年随访,术后3个月复发2例,占7.14%,6个月后复发5例,占17.86%,1年后复发8例,占28.57%,复发率为39.47%。复发者的突出物均>1cm。CT扫描发现有9例复发者的椎体后缘仍然存在突出软组织影,其余6例突出物明显缩小。进行再次介入治疗12例(80%)无效,其中出现椎间盘钙化、空化及骨质增生10例,占83.33%,和相关研究数据吻合。据悉,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突出物所处位置、突出物大小、手术者操作水平等[4]。
本组38例患者中,8例在CT的导向引导下实施穿刺注射,均显示症状消失,有效率为100%。实施介入治疗后突出物相对于CT扫描前后,显著缩小,密度也有所降低,同时也可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
总而言之,CT能够准确定位病灶位置、显示大小以及病症周围的结构,在CT的导向下实施穿刺介入治疗,不但能够提高穿刺的准确性,还能减少术中失误率,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5]。本组优良患者中,共有15例复发,其中出现椎间盘钙化、空化及骨质增生10例,占83.33%,和相关研究数据吻合。这提示,介入治疗对于同时存在椎间盘空化、钙化或者骨质增生患者作用不大,建议考虑另制定治疗方案。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09.
[2] 刘文贵,藤皋军,郭金和,等.经皮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1):842-845.
[3] 李宏志,迟晓飞,应凯,等.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腰腿痛改善的评价[J].颈腰痛杂志,2009,30(1):41-43.
[4] 向宗阳,王绍坤,张秋.多层螺旋CT引导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定位穿刺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62-1863.
[5] 宋超,陈雪松,王世平,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重力牵引下CT 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13(1):31-35.
R445;R681.5
B
1671-8194(2013)17-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