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红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疱疹以及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皮肤病是带状疱疹, 被俗称为“蛇盘疮”。 中老年较为多见, 多在春秋季节高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会出现微热, 患处自发性刀割样痛以及衣服稍摩擦就会剧痛难忍, 神经痛将会持续数月或是数年[1]。有些患者皮损严重, 出现水泡、糜烂, 渗出,甚至出现溃疡伴感染, 久治不愈。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增高,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乡卫生院从2010~2012年, 共收治120例老年带状疱疹, 在常规治疗外另自配中药外敷,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临床症状显著,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其中全部患者来本院前都未做任何治疗, 皮损面积3%~7%。随机分成两组, 即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60例, 男28例, 女32例, 年龄(63±12)岁,病程1.5~5 d, 部位: 胸部36例, 腰部14例, 颈部6例, 面部4例。对照治疗组60例, 男28例, 女32例, 年龄(63±11)岁,病程1.5~5 d, 部位: 胸32例, 腰部16例, 颈部8例, 面部4例。两组经t检验, 在年龄、性别、病程与部位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 局部配方使用冰片、硼砂、白矾、雄黄和樟脑, 研细末用醋充分搅拌成膏状。先用溶液清洗患处和周围皮肤, 然后将药乳膏均匀涂抹患处, 再用无菌纱布敷上。每6小时换药1次, 更换纱布1次/d。对照治疗组用溶液加维生素加病毒唑, 静脉滴注1次/d。在治疗中避免使用有刺激性药物以及止痛药。
1. 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消失。显效:水疱干涸、结痂≥80%, 疼痛减轻。有效:水泡干涸、结痂≥60%并<80%, 疼痛较为明显。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60例中, 治愈48例, 显效6例, 有效6例, 显效率90%;对照组60例中, 治愈26例, 显效10例, 有效24例,显效率60%。两组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带状疱疹后遗症一般就是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疱疹好转后, 在患病部位发生慢性、持续性神经疼痛的综合征, 是潜伏在体内的病毒侵蚀破坏神经所导致的。10%的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多半是60岁以上老年, 免疫力低下体弱者。尚不清楚发病的机制, 也许是因为病毒侵犯脊髓后根神经节, 局部发生缺血性改变和炎症反应所导致的[2]。西药治疗多是以抗病毒为主, 改善病患部位血液循环, 抗炎并促进受损末梢神经以及皮肤感受器功能的恢复。
在中医认为, 带状疱疹后遗症是由于患病处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导致气阴不足、热毒留恋、正虚邪胜、气滞血瘀。同时有人还认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因为气虚所致, 正气衰微、体内毒热虽去、气滞血瘀、但体质虚弱, 治疗上应通络止痛行气活血[3]。
本病治疗的标准是抗病毒、预防以及控制感染, 保护和营养创面, 促进早起愈合, 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本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表敷冰片、硼砂、白矾、雄黄和樟脑, 研细末用醋充分搅拌制成的膏药, 显效率达到90%。冰片可清热解毒、镇痛、防腐生肌。硼砂可清热消炎解毒。白矾、雄黄、樟脑等药功效能形成薄膜、保护创面、减少炎性反应和刺激, 有收敛等作用。能凝固表面的蛋白质,减少出血与渗出, 收缩血管, 并促进愈合。
总之, 老年带状疱疹采用中药外敷同时配合常规治疗方法, 见效较快, 并可以缩短病程, 更好的抑制神经后遗症, 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65.
[2] 杨丽.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 例的临床观察.中医中药, 2012, 9(2):119.
[3] 郭英.丹栀逍遥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1,32(24):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