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间医药学术特点探讨

2013-01-24 11:58:00方向明李泽庚周美启吴毅彪胡容峰董昌武陈朝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验方组方病种

方向明 李泽庚 周美启 吴毅彪 胡容峰 董昌武 陈朝晖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安徽省民间医药学术特点探讨

方向明 李泽庚 周美启 吴毅彪 胡容峰 董昌武 陈朝晖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本文以安徽省民间医药调查结果为依据,探讨了安徽民间医药以法统方、圆机活法;单方较少、复方为多;简易见长、奇特不凡等民间验方组方特点和药物较多、类别广泛,紧扣病机、善用虫毒,地方草药、选择应用,量大力宏,屡起沉疴等民间验方用药特点,并对民间验方剂型与制备方法、用法及用量进行了论述。

安徽省;民间医药;学术特点;探讨

为全面了解我省民间中医药现状,进一步发挥民间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民间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安徽省卫生厅已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全省民间医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现状调查工作,对民间中医药技术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结合此项工作,现对安徽省民间医药学术特点探讨如下。

1 民间医药概况

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要求,本次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自2011年5月启动,安徽中医学院组织120余名师生组成21个调查小组,分赴全省17个地市105个县(市、区),对民间验方、民间特色诊疗技术进行全面调查。主要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安徽省内的各类验方及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调查的人员为乡镇民间医师,主要是非正规医疗机构且没有医师资质的人员。各级县中医院及乡镇医院的中医师均不属于本次调查的范围。

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数据库与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研究中心网站,成立了安徽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研究中心。目前已完成对568首验方筛查与整理工作。

在收集的验方中,按地区分类:黄山33首、安庆55首、阜阳75首、宿州34首、淮南32首、芜湖58首、合肥44首、宣城26首、滁州10首、淮北17首、马鞍山18首、六安29首、铜陵9首、蚌埠19首、亳州59首、池州28首、巢湖22首。

按医学临床科别分类:呼吸科验方27首,涉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感冒、肺结核等病种。消化内科及肿瘤科验方88首,涉及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溃疡性结肠炎及多种肿瘤等病种;心血管科验方10首,涉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种;内分泌科验方8首,涉及糖尿病、甲亢等病种;血液科验方1首,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方;神经内科验方26首,涉及中风及中风后遗症、面瘫、失眠、头痛、癫痫、肋间神经痛、精神疾病后期调养等病种;风湿科验方80首,涉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病、膝骨关节炎等病种;肾内科验方10首,涉及急慢性肾炎、乳糜尿病种及有关利水消肿验方;感染科验方33首,涉及肝炎、肝硬化等病种;妇科验方58首,涉及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流产、缺乳、产后腹痛、产后排尿异常(癃闭)、不孕症、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发育不良、乳腺小叶增生等病种;男科验方8首,涉及阳萎、早泄、性功能障碍、少精、弱精症、不孕不育症、前列腺炎等病种;儿科验方33首,涉及消化不良、疳积、厌食、腹泻、口疮、便秘、咳嗽、肺炎喘嗽、咽炎、百日咳、哮喘、急惊风、黄疸、消化系出血、遗尿、囟门迟闭、疝气、少白头等病种;骨伤科验方72首,涉及骨折、跌打损伤、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腱鞘炎、腰腿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性疾病等病种;耳鼻咽喉口腔科验方33首,主要涉及脓耳、急、慢性鼻炎、牙痛、咽炎、乳蛾、口靡、眩晕、梅核气、声音嘶哑、口腔溃疡、过敏性鼻炎、鼻出血、鼻窦炎等病种;皮肤科验方66首,涉及湿疹、带状疱疹、烧烫伤、疮疡肿毒、白癜风、银屑病等病种;外科及肛肠科验方15首,涉及尿石症、胆石症、疮疡、毒蛇咬伤、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头皮损伤、痔疮等病种。

2 民间验方特点

2.1 组方特点

2.1.1 以法统方,圆机活法 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湿润性气候,湿邪在本地区发病因素中显得尤为重要,且湿邪容易困脾胃,因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验方用药多以健脾祛湿、理气化湿、清热利湿、淡渗利湿等为主,温补药用之较少,符合本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因地治宜。

针对男科疾患之病机,验方多采取温补肝肾、补肾化瘀、疏肝健脾益肾、清热化瘀利湿等治法。治疗妇科疾患验方多采取活血化瘀、补肾化瘀、温经散寒、补肾化瘀祛湿、疏肝解郁、健脾利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等治法,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慢性咽炎缘于肺阴亏虚,虚火上炎之病机,选用养阴润肺、解毒利咽功效玄海泡剂治疗。针对烧伤热毒所致之病机,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之翟氏烧烫伤方疗效确切。带状疱疹和湿疹系湿热邪毒浸淫肌肤,具清热解毒,收敛祛湿功效的青黛散切中病机。

针对痹证“本于正虚”与“不通则痛”的病机,验方采取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除痹;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行气镇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解肌缓急,化瘀止痛等治法。针对骨质增生症多属肝肾亏虚,阳虚血瘀,验方采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治法。胸痹痰瘀互结,验方祛瘀化痰为旨。面瘫风痰夹杂为患,验方活血祛风化痰为治。中风风瘀夹杂为患,验方息风祛瘀为本。冠心病正虚血瘀为病,验方扶正化瘀为要。糖尿病正虚内热血瘀,验方扶正清热化瘀。甲亢气阴两虚为本,验方益气养阴为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内热为病,验方养阴清热为先。失眠系阴阳失交致病,验方调和阴阳为治。肝炎、肝硬化正虚邪实,验方多利水消肿、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散结、补益软坚,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2.1.2 单方较少,复方为多 在整理的验方中,单方的比例不高,复方占较高比例。中医处方由最早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验方,验方也逐渐由经验配伍向符合方剂组方配伍规律方向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临床验方渐渐以较复杂的组方形式出现。由多味中药组成的验方可以适应较复杂病证,它既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又可利用药物的互相制约作用,抑制其偏性或毒性,以减轻副作用。

以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的88首验方为例,单方3首,占总方3.4%,两味药组成验方10首,占总方11.4%,多味药组成的验方64首,占总方85.2%。58首妇科验方药味数均在19味以下,其中5味以内8首(2味3首、4味各2首,5味3首),占13.79%;6~10味31首,占53.47%;11~15味15首,占25.86%;16~19味4首,占6.88%。

2.1.3 简易见长,奇特不凡 民间验方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组方简易,药精效宏。验方立方新颖,视觉独特,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方思路与模式,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不断创新的结果,凝聚着创方人智慧与求真。

如具清热止泻功效的地锦草水煎,治疗急性肠炎、痢疾;仙人掌水煎治疗结肠炎;原用于治疗瘟疫邪伏膜原的达原饮治疗慢性结肠炎;由炒山楂、炒内金、陈皮、神曲组成的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证属“伤食”者;桑椹子、桑叶、炒黑芝麻、制首乌组方治少白头;青黛、黄柏、滑石、锻石膏组成的青黛散方治疗带状疱疹和湿疹;紫珠、墨旱莲、仙鹤草、马齿苋、马兰组方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鬼针草、鬼针木、茜草、杜仲、牛膝组方治疗肋间神经痛;绞股蓝、六月雪、白茅根、生黄芪、五味子、白花蛇舌草、马鞭草组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石韦、瞿麦、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川牛膝、威灵仙、枳壳、川断、车前子、泽泻、甘草、王不留行、桃仁组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罗磨、歪头菜、山马兰、车前草、柴党参组方治疗骨髓炎等。

2.2 用药特点

2.2.1 药物众多,类别广泛 在收集的各科验方中,大多药物组成10味左右,且分属中药的类别广泛。

根据病证不同,依法组方的验方组成药物多种多样,随证施治。如治疗冠心病验方用药28种,分别属于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化痰药、开窍药、平喘药、安神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治疗糖尿病验方用药45种,分别属于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收涩药、解表药、化湿药、攻毒杀虫药、安神药;治疗甲亢验方用药19种,分别属于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安神药。

如高血压验方用药种类多样,包含了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平肝息风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敛肺止咳药8类,说明有8种功效的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起作用。这8种药物及其用药频率从高到底排列分别是:活血化瘀药占总用药次数的31.25%,解表药占18.75%,清热药、补益药各占12.5%,平肝息风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敛肺止咳药分别占6.25%。此次民间征集的高血压验方中所体现的治则治法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治则治法,反映了民间高血压组方用药特色,实为另有洞天,别具一格。

又如糖尿病验方,根据《中华本草》和现行的《中药学》教材对45种组成药物进行分类,分别属于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凤药、收涩药、解表药、化湿药、攻毒杀虫药、安神药。其中,补益药占14味,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各占6味,化痰药4味,利水渗湿药、平肝息凤药、收涩药、解表药各占3味,化湿药、攻毒杀虫药、安神药各占1味。由此可见,糖尿病方不仅用药相对集中,种类上亦有所侧重,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等为治疗糖尿病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在治疗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

2.2.2 紧扣病机,善用虫毒 在收集的验方中,不少验方针对病因病机,善用虫药、毒药治疗疾病,并收到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如治疗糖尿病验方中用到桑螵蛸、炮山甲、蚕蛹、全虫、五倍子等虫类及毒性药。治疗中风、头痛、面瘫验方中运用地龙、全蝎、土鳖、蜈蚣、僵蚕、山甲、水蛭、蛤蚧、马钱子、细辛、白附子、附片等虫类药及毒性药。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乌头、南星等毒性药治疗等。

2.2.3 地方草药,选择应用 在收集的治疗妇科疾患的验方中运用猫爪草、草萆、山竹、落地打等地方草药。治疗肋间神经痛验方用鬼针草、鬼针木等。治疗中风验方用龙血藤、天竹藤、二花藤等。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方用马兰等。治疗糖尿病验方用蜂房、蚕蛹等。治疗子宫内膜癌用黑段子。治疗骨髓炎验方用罗磨、歪头菜等。治疗弱精症验方用吸墨等。治疗骨折验方用紫仁腾。治疗骨质增生验方用急性子、石见穿、山奈等。

2.2.4 量大力宏,屡起沉疴 在收集的验方中,单味中药使用剂量较大,如治疗中耳炎秘方应用枯矾达30g,治疗牙痛秘方中巴豆3粒,一些毒性药物使用剂量也接近或超过使用极量,如马钱子、附片、巴豆、枯矾等的使用。治疗慢性肾病综合征及尿毒症早期验方,药物数量较多,且药量较大。其中,熟地黄30g,乃滋阴之品,药量过大,恐滋腻碍胃,易出现胃脘不适的症状,而行气宽中之枳壳,健脾益气之茯苓、山药,量少力轻,实难减熟地黄滋腻之性;用利水消肿之品益母草30g,用量较大。治疗甲状腺肿瘤验方中三棱15g,药量偏大。治疗阳痿验方中用淫羊藿、菟丝子、韭子各30克等。治疗妇科疾病用三棱、莪术、淫羊藿、败酱草、鸡血藤各30克,丹参、鸡冠花50克等。治疗经水淋漓用地骨皮、地榆炭各30克。治疗乳糜尿验方中应用木通达10g。验方中有的药物用量超出常规用量,量大力宏,常起到屡起沉疴之效,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药物配伍以降低毒性。

2.3 剂型与制备方法 验方剂型丰富,主要分为内服、外用两类。其中内服的有:汤剂、酒剂、药食同用、胶囊、散剂内服、丸剂等;外用者包括:贴剂、膏剂、发泡灸、散剂外敷、熏洗、熏蒸、酊剂等。制备方法有水煮、碾粉、酒浸、醋泡、熏烤、蜜调等。内服者,多为水煎内服,亦有白酒浸泡数日后,制成药酒者,或制成酊剂;或将药物碾成粉末状,或装入胶囊口服,或调成糊状外敷。并能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剂型以提高药效,便于临床使用,体现了验方“便”的一大特点。

在耳鼻咽喉口腔科用药中,喜用药引及敷料,常用的药引有酒、蜂蜜、鸡蛋清、猪肝、猪胆、鼠胆、米泔水等。敷料则多喜用麻油、香油、黄酒、鸡蛋清、酒糟、米饭等。如治疗中耳炎秘方重用猪胆,治疗口炎则用麻油调药糊敷患处,如治疗风火牙痛方则用白酒加热含口中。

2.4 用法及用量 汤剂:多为将药物配伍成方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内服,一日两次,一般一月为一个疗程。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碾研,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研成细末直接冲服,或装于胶囊口服,一日两次,一月为一个疗程;也有研成细末以白酒或蜂蜜、白醋调成药膏外用涂药于患处等。

虽然在此次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工作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经过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初步评审,发现民间蕴藏着一些有价值的值得开发的验方与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验方及技术资料信息不全面,对验方及技术的基本概况描述不准确,资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部分验方及技术临床应用时间较短,药物使用地域局限,临床观察病例数不确切,临床有效率尚待验证。部分验方与技术的安全性及药物组成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分析。目前仍有少部分散落在民间的验方与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收集整理。

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对现有收集的验方与技术进行再评审,再认定;在保证验方与技术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其有效性进行临床再验证。对确有疗效的验方与技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新药开发规范,进行开发推广应用。

民间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赖以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安徽秉承“南新安,北华佗”的中医药文化传统,中医药积淀深厚,学术影响深远。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民间医药调查工作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民间医药之神奇与美妙,也增强了我们对做好民间医药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的坚定信心。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国家、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好民间医药后期的整理、研究与利用工作。

R29

A

1007-8517(2013)06-0003-03

2013.01.26)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行业专项。

方向明,男,博士,教授。E-mail:fxm.bsh@163.com

李泽庚。13805516609@126.com。

猜你喜欢
验方组方病种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新病种”等十五则
杂文月刊(2019年3期)2019-02-11 10:36:13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中国卫生(2018年5期)2018-01-16 05:38:33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