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女生自卑心理现状调查研究

2013-01-23 02:50:04张瑞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自卑感归因自卑

张瑞平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安阳,456150)

一、调查目的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滑坡,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考成绩的失败者或无望进入普通高校的落榜者,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女生更为严重。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高等职业学校女生(以下简称高职女生)自卑的严重性程度及其心理根源,以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促进高职女生的健康成长,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选自赵有业编著的《心理自我测评与调适》高等职业学校的“自卑心理测验”,共有15个题目,每个题目有3个选项,共45个选项。把15个题目的得分加起来计算得出总得分,总得分为15-29分之间的为Ⅰ型,30-44的分之间为Ⅱ型,45-60分之间的为Ⅲ型,61-75分之间的为Ⅳ型,依据得分的多少可以测查并诊断高职女生是否存在明显的自卑及其产生的心理根源。

三、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高等职业学校的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5份,收回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达97.5%。其高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发放101份,收回98份;二年级发放124份,收回122份;三年级发放100份,收回97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女生自卑心理总体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女生自卑心理的Ⅰ、Ⅱ、Ⅲ、Ⅳ四种类型比例不一。这四种类型基本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的分布规律。下面对这四种类型作以下具体分析:

类型Ⅰ:极少有自卑感。从上表可以看出,有3.79%的高职女生属于此种类型。该类型的女生平时没有自卑感,无论其实际情况发展趋势如何,她们属于乐天派,并且往往很自信。对自己的才能与外表、风度等充满自信和骄傲。该类型的女生如果抱有自卑感的话,主要是由于环境起了变化的缘故,比如说进了出类拔萃的人物相聚一堂的学校或其她场所而未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时,才能引起自卑。

类型Ⅱ:一般无自卑感。该类型的检出率最高,所占比例为68.14%。该类女生一般也无自卑感,通常情况下,她们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与幻想。但她们又有动机过强、期望值过高的缺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学习、生活中她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出人头地,以致于去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当目标无法实现时,她们则很容易陷入自卑难以自拔。

类型Ⅲ:有一定的自卑感。该类型的总检出率为26.49%,在四种类型中占据第二位。该类型的女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自卑心理。通常情况下,该类型的女生在干事情之前就贸然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别人。她们对周围人们的真实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自认为不行而心灰意冷,不敢应战。当她们知道实情后,往往会恍然大悟:“竟是这么回事!”随则后悔自己没有能够抓住机会。

类型Ⅳ:有较重的自卑感。该类型的检出率为1.58%。该类型的女生具有较重的自卑心理,她们常常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对自身的体魄、外貌、能力等缺乏自信,光是看到不足与不利之处,做事退缩胆怯,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学习功课,缺乏主动、积极性。也可以说,其性格怯懦造成了自卑,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该类型的女生所占比例虽然最小,但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表1:高职女生自卑心理总体测验结果

(二)不同年级高职女生自卑心理情况分析

从表1还可以看出,各个年级的女生Ⅰ—Ⅳ四种类型所占比例都呈正态分布,并与总体测验结果趋势一致。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二、三年级自卑心理平均得分分别为42.69,40.57,39.48,呈现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说明随年级升高高职女生的自卑心理程度逐渐下降,自信心逐渐提高。各类型比较而言,一年级类型Ⅰ(极少有自卑感)的比例为2.04%,二年级为3.28%,三年级为6.19%;三年级的比例高于一、二年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该类型的比例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类型Ⅱ同样具有这一规律。与此相反,二、三年级有一定自卑感及较重自卑感者即类型Ⅲ、Ⅳ的比例低于一年级。

经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LSD)(如表2)发现: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自卑心理差异不明显(P>0.05);一、三年级差异显著,P<0.05.

表2:不同年级高职女生自卑心理

以上分析说明随着高职女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她们对自己、对她人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评价越来越客观,她们的自信心也在逐渐增强。同时也说明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但是,它也提醒我们,高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高年级女生,这又为我们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对策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女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而且不同年级的女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高职女生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一)引导高职女生客观地自我分析,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恰恰是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而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较低,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等权威人士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过低,就会影响其本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对自己的低估。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的女生学习成绩较差,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小学、初中,父母、老师对她们不抱有多大希望,甚至恶语相加,久而久之,导致她们感觉自己总是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常常产生怀疑、缺乏自信,有强烈的自卑感。

因此,我们要引导高职女生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引导她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而且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要让每个女生都能坦诚地接纳自己,不仅要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要学会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学会一分为二地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同时,引导她们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男生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从而增强自信心。正如马克思十分欣赏的一句格言所说: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试,你一定能发现,自己并不注定比别人矮半截。

(二)引导高职女生确立合理的目标与理想,增加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体验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挫折和失败的体验是导致自卑感形成的重要原因。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反之,一个人多次努力都失败了,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中难以自拔,形成自卑心理。因此,我们要引导高职女生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引导她们建立起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引导她们学会选择那些自己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增加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还要多为她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女生要敢于尝试,勇于表现自我,增加她们成功的体验,随着成功体验的不断增加,自卑感便会逐步被自信所取代。

(三)引导高职女生学会正确归因,正确看待得失与成败

害怕失败,不能正确看待失败也是导致自卑的重要原因之一。归因理论认为:归因会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果归因于外部原因,不论成功与失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的情绪反应;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会使个体产生羞耻的情感体验和对未来失去信心。许多高职女生都是升高中无望或中考成绩不如意,她们多数把中考失败归因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自己无能”、“女生越大,学习越不如男生”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帮助高职女生学会正确归因,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要把失败的原因过多的归咎于自己,归咎于自己的性别,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同时,还要教她们学会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不要过分计较得失胜负。

(四)创造条件,鼓励高职女生积极进行社会交往

自卑的人,多数孤僻,不合群,喜欢独处。而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窄小,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可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常使自己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但是,如果能与人多交往,可以减少或免除自卑心理。因为在交往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而且还可以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不仅可以认识他人的长处或短处、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还可以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提高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减少自卑感。因此,我们要多为她们提供、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她们在与他人的广泛交往中,从多方位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由此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1]赵有业.心理自我测评与调适[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

[2]宋广文.成长导航[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自卑感归因自卑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30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8
让人深思的声音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人人健康(2018年2期)2018-02-07 19:00:25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自卑的地方
商业评论(2014年4期)2015-02-28 15: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