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做好辅导员工作

2013-08-15 00:49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人文工作

毛 一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我国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报告》·三)。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规定了目标。

笔者认为:应把《报告》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着眼长远,从细微处着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其开拓自由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一、以人为本

《报告》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报告》·十二·二)。高校辅导员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既是一种价值判断,又是一种方法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具体到教育事业,就是要尊重和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以学生为本”。

(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以学生为本”首先是要为学生服务。十多年来,“为学生服务”已被扩展成三条耳熟能详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综言之,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就是事无巨细,无条件关注学生,敞开心扉,包容学生,即使被学生误解,嫌厌甚至攻击,也义无反顾。

学生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要求辅导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因为这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属性。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我们的思想认识,又是我们的精神状态。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是学生交往和人格模仿的重要对象,而辅导员是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既然重任在肩,我们更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提高自己,力争成为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我们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包括四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服务的提供工作。可见,凡涉及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都属辅导员的工作范畴。也就是说,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这是我们工作的主线)、学习生活指导(这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辅导(这是我们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当代大学生是生理、心理渐趋成熟,人生观、社会观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的青年群体。我们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生家长送子女来校报到,但很多教育工作者强调“让新生独自报到,迈出独立生活第一步”。笔者认为,不能把“独立精神”简单化,而应该通过整个大学期间的系统教育、环境浸染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大学生获得独立精神的决定因素是整个大学生活。

师生应该是平等、互尊互敬的关系。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消除大学生对“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他们的自治管理。具体到我院,宜实行在院学生处指导下的辅导员管理和学生自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师生之间应经常沟通和交流,营造一个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融洽和谐的管理环境。这种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当前,毕业生普遍反映就业难的问题,认为“理想跟现实的差距太大”。现在国家已重视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要热情帮助同学,启发他们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抗压力。这种能力和抗压力,也是他们“独立精神”的体现。

(四)强调“学生以学为主”

学生工作千头万绪,最须注意的是不可偏离“学生以学为主”。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得知识和能力。我院是三年制的大专,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五个学期,真可谓“稍纵即逝”,容不得放松和虚度。

当前,高校已普遍实行“学分制”。这就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学生的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不同专业甚至不同院系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笔者所在的商贸旅游系设置的人文素质模块课程中,商务英语专业所修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就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同上课。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

辅导员应及时掌握新情况,主动跟进教学管理的变革,重视学生的到课情况、缺课原因。应密切与任课老师联系;不仅对“必修课”,而且对“限选课”和“公选课”,都应该跟踪了解情况。哪位学生跟不上、不感兴趣、放松放弃,都必须及时发现、了解和解决,决不可放任自流。要经常地、不断地强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同学们的学习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提高自己班级的学习质量。辅导员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建立和健全学习制度,严格课堂纪律。

(五)关心实习和就业

毕业生在拿毕业证之前,必须完成实习。我院的实习大多在校外,甚至还有在国外新加坡的。辅导员应主动与离校实习的学生联系,最好能前往看望,了解实地状况。当然也有实习学生主动与辅导员进行网络联系,辅导员就要抓住机会,热情回应。

离校实习很难像在校学习时那样管理,往往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联系,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心理状态的掌控难以到位。离校实习年年有,只要年年关心,年年积累经验,这一管理工作是可以做好的。

许多毕业生在步出大学校门之前对未来充满憧憬,但一出校门就不能适应环境,产生一种失落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呈现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过于远大,期望值过高;另一种则是没有规划。辅导员要指导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根据现实的环境和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院辅导员工作繁忙,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本已缺乏,学生毕业离校后就更无暇顾及。这个薄弱环节必须补救。辅导员应在加强与学院招生就业处老师联系,听取指导。

二、公平正义

《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报告》·七)。辅导员不可忽视自己的工作职责,应把坚持公平正义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思想,为营造公平的班级氛围、形成公平的校园环境作出努力。

(一)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学生管理工作发生一系列改变。例如:毕业生已经完全自主择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先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方式转变。但目前相适应的机制和模式尚有待完善。

《报告》提出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报告》·七·(一)),这使我们很受鼓舞,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因此,应把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的评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学习生活更顺利,而且思想上更有收获。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者,毕业后应积极主动返还,感恩国家培养护佑。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较多。例如,在不良风气盛行下,有的同学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利用关系,取得当地政府的“贫困证明”;而某些缺乏关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不易取得有关证明。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辅导员必须细致踏实,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认真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不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去必要的资助,必须把国家的钱用在刀刃上。

(二)关注特殊学生

我系个别来自农村的女生,或由于家乡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遗毒,或因为家长计划生育失当,而使她们受到不公正待遇,有的虽然学习刻苦、成绩好,高考分数线达到了本科线,但却因经济困难而未能升入本科,因而不免悲观、落寂、自卑。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工作,促进她们正视问题,发挥长处,争取更大进步。

当前有不少学生在课余做兼职。辅导员应了解他们为什么做兼职、在哪里做、是否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兼职过多是否影响学习和休息,等等。

据报道,某高职院校学生肖建雄只要没有课便去兼职,而且全是步行。但在一次去兼职的路上,他不幸被小车撞死。其家长、辅导员和同学们说,他沉默、低调、学习努力。笔者想:他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倘若学院的助学政策更多照顾他,日常的教育管理更细致到位,心理疏导更深入,可能会是另一番情景吧。既然他特别低调,与众不同,辅导员就应该关注这类“特殊学生”。

(三)营造公平的班级氛围

辅导员必须公正无私、对学生一视同仁。例如,对优秀学生不能“一俊遮百丑”,而要引导他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提高和发挥创新能力;对后进学生不能认为“朽木不可雕”,而要引导他们把消极情绪状态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动力,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凡有集体,便存在舆论。培养、创建健康的集体舆论,是一项细致、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一个班集体的舆论持久地发挥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的风貌,是整个班级的风气。要善于引导和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培养优良班风。正确的班级舆论和班风应该是坚持公平正义,这应成为班集体的行为准则。笔者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并不害怕某些批评,却害怕集体的舆论。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和引导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导向。这也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使辅导员获得工作的主动权。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报告》·六·(二))。这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这三个关键词连在一起,给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作思路。

(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我们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心理咨询等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发现心理问题应学会寻求心理专家、咨询员和辅导员的帮助。笔者认为,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可以拨通心理热线、走进心理门诊室、与心理医生倾心交谈、光顾心理咨询机构,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并融入辅导员工作中。

注重人文关怀,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管理。首先要“晓之以理”:辅导员应善于运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对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其次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思想上热情地关心学生,学习上细心地指导学生,生活上热心地照顾学生。

第三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辨证关系:既不要“有情无理”,也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情理有机结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在管理体制中要公正,要一丝不苟,体现出一种“刚性”;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以诚待人,体现出一种“柔性”。

(二)培养正确的社会心态

《报告》所指“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求于己,内正于心,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然后推己及人,处事待人接物应理性平和,培养健全人格。笔者认为,我们在看到现代教育弊端时,应有揭示、抨击、抵制的实际行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上确实存在许多丑恶现象,还有许多社会阴暗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存在偏颇失当之处。而当前许多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利人要先利己”、“利己主义有其合理性”等等说教正在浸蚀学生心灵,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应积极引导学生坚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坚守自己的道德人格。

(三)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广泛影响。网络极大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阵地和领域,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条件;但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妨碍传统教育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的积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引起有害信息的滋生、蔓延,污染思想教育的环境,学生可能上当受骗,有的甚至沉溺其中。这就要求辅导员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出奇制胜,学会利用和驾驶这一工具,引导潮流,而不可听之任之。

笔者自己也积极主动上网,加入学生们的“群聊”,获取了更多信息,从而争取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尤其在寒暑假,利用网络加强与外地学生联系,比过去用电话或书信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节省、有效。现在还有些辅导员开了博客、飞信、微信,和学生进行广泛联系与沟通,深得学生喜爱,工作卓有成效。

(四)加强人文素养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说:“懂科技不懂人文的人是‘空心人’,懂人文不懂科技的人是‘边缘人’,他们都是不完整的‘半边人’”。他又说:“不讲仁义道德的人是‘动物人’,学生要多关心社会上的事,成为‘社会人’”。根叔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科技与人文,不必分轻重,少哪样都是半边人”。

一个真正的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统一体。职业和人文素养的高低又决定着技能人才的未来发展。我院是工科院校,而我系属人文类别。科技与人文,孰重孰轻?我们曾为此纠结。令人欣慰的是,我院不断加强人文意识。当前,我院在充分发挥学生职业技能优势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发展兴趣爱好,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引导学生素质发展方向,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融合。

[1]奉海芬.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思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赵岩.“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猜你喜欢
辅导员人文工作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不工作,爽飞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选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