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内外对动物福利概念的传统观念存在差异。在西方社会,动物福利的核心理念是保护动物免受伤害,让动物在康乐中生存,在少或无痛苦中死亡,其思想实质是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动物的需求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维持生命,中间层次是维持健康,最高层次是维持舒适,这三个需求互相影响。西方社会认为的“动物福利”就是要给动物提供确保其健康的基本生存条件,这是他们认为的“动物福利”核心和基本内涵。而中国人认为“福利”是超过基本需要的额外好处或利益,即中国人对“福利”概念的传统理解远高于西方社会的理解。
其次,国内对世界动物福利宣言里对关于动物福利的“五个自由(Five Freedoms)”翻译欠准确,翻译成“五项基本原则”比“五大自由”更贴切。因为自由有多种含义,是人们向往的一种境界,有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的内涵。具体如下:一是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即要提供新鲜的饮水和食物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活力,使它们免受饥渴。提供水和食物是营养与饲料科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动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即提供适当的环境,包括庇护处和安逸的栖息场所,使动物免受不适。在畜禽设计及环境控制方面要达到这一要求。三是享有不受疼痛、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即做好疾病预防,及时诊治患病动物,使它们免受疼痛、伤害和病痛,这是养殖者在牧场防疫以及疾病防治方面要从事的工作。四是享有表达其正常行为的自由。即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和同种伙伴,使动物自由地表达正常行为。这是我们在饲养管理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感的自由。即确保所提供的条件和处置方式能避免动物遭受精神痛苦,使其免受恐惧和苦难,这就是我们对待和处置动物的方式及技能问题。这五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更好地对待动物,科学地处置动物,为它们创造适宜条件的基本要求。
国内对福利高于基本需要的传统释义和对动物福利“Five Freedoms”的不精准翻译,造成国内外对动物福利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国内绝大多数人认为动物福利太高了,我们现在还够不着。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加大了动物福利在我国立法和在现实社会中运用的难度,也是几十年来动物福利在我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性,开始在动物福利方面下功夫。
健康养殖是国内专家受国外养殖理念的影响而提出的概念,健康养殖即一种以优质、安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目标,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主要强调养殖的过程,认为健康的动物是养出来的,强调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饲养过程中要减少动物不正常情况的出现,即要做到农场动物的科学饲养。
健康养殖和动物福利的差异在于:健康养殖着眼于养殖过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特别关注动物健康、环境健康、人类健康和产业链健康,这意味着不但要关注动物健康,而且关注整个产业链上各方面的良性循环。而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动物本身的康乐,只着眼于动物本身。健康养殖仅仅是涉及到养殖过程,动物福利除养殖行业外,还涉及到运输和屠宰产业,它涵盖的层次更多。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动物福利规则导言”中提出,动物健康与福利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际生产中存在的诸多应激因素会造成动物应激,使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如调控得当,动物的健康水平、福利水平就会提高;调控不当动物就可能生病。在生产中减少应激、确保健康是动物福利的重要内容。关注动物福利,其实更多地是为了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动物福利是因为健康养殖同消费者的需要即食品的质量安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研究发现躺卧区地面局部加热、加大群体饲养规模、播放音乐或母猪安抚音、添加安抚剂或玩具、提高饮水温度能部分地减少猪只应激,有利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
猪在地面上活动,地面材料的类型或质量好坏对猪的影响极大。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地面类型有漏缝地板、水泥实地面、发酵床软地面、厚垫草以及现在生产上使用越来越多的加热地面等。生产上选择地面时可能会考虑其经济性、耐用性、安全性、保洁性、舒适性等因素,但实际上地面材料及其结构能否保证猪蹄健康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3.1.1 哺乳仔猪数控保温箱的研究
使用传统的红外灯保温箱,仔猪虽然通过红外灯来保温,但仔猪的躺卧区地面往往很冷,保温箱耗能多且对仔猪的保温效果不佳。哺乳仔猪数控保温箱为箱底供暖,底座安装弹簧和电极,仔猪进入或离开时靠仔猪体重接通或断开电热板电路,可节约能耗;也可通过传感器和温控器实现精确控温。研究发现,箱底加热的数控保温箱模式下,哺乳仔猪躺卧均匀,吮乳拱乳、探究和社会玩耍的行为明显增加,日增重和腹部温度均明显高于红外灯保温箱模式。而腹部温度高有利于仔猪消化功能的提升,降低仔猪腹泻率,有助于改善仔猪的福利。
3.1.2 生长猪舍加热地面的研究
传统上生长猪舍在冬天通过暖风管加热,以提高舍内温度。这种暖风管能耗很大,且猪舍上部的温度升高对猪的作用不大,猪躺卧地面的温度并不高。为此,我们设计了地面下通热水管做成地暖的加热方式,改造后在生产中使用,发现猪都躺卧在加热地面。研究发现地面加热模式可节省能耗,暖风管加热舍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为20.5和17.4℃,地面加热舍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分别为16.4和24.8℃;地面加热能显著提高生长猪躺卧区地面的环境温度,使猪感到非常舒适、温暖,生产性能也有明显改善,其日增重提高9%,料肉比降低14%。在躺卧区地面加热的猪舍里,猪在加热地面很好地保持了卫生清洁,能减少生长猪圈舍污染面积所占的比例,使猪舍更卫生。这种加热模式还能明显降低生长猪的唾液皮质醇水平,使环境应激得到很好地缓和;能减少仔猪的互相争斗,减少皮肤损伤,并达到极显著的效果。
仔猪分别于35和17日龄断奶,观察其断奶后消化道消化功能的改变,于断奶后1天采集肠道的组织制作切片并检测非特异性酸性酯酶(ANAE)的活性。结果显示,35日龄断奶后1天仔猪的ANAE活性较高,肠绒毛的结构也相对完整;而17日龄断奶后1天仔猪的肠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现损伤,ANAE活性也明显下降。从肠道糖元染色照片结果也可看出,35日龄断奶的仔猪断奶后1天,肠道糖元含量丰富,能量供应充足;而17日龄的仔猪断奶后1天,糖元分布很少,颗粒较小,肠道的能量供应明显不足。由此看出,过早断奶对仔猪的肠道有致命的伤害,其结构、功能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主要欧盟国家规模化猪场仔猪平均的断奶日龄在28日龄左右,世界范围内用于试验研究的仔猪其断奶日龄也是28日龄左右。因此,建议仔猪断奶不宜太早,以28日龄左右为好。
仔猪断奶前吃的是母乳(温度超过30℃),断奶后饮水温度突降对仔猪消化功能影响很大。在添加或不添加环境富集材料(如咀嚼器、铁链、麻绳等玩具)的情况下,分别提供水温为11℃和30℃的饮水。结果发现,在不添加富集材料的情况下,水温30℃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日增重和日采食量);而在添加富集材料的情况下,水温30℃饮水组的生产性能降低。原因是活动多了,身体发热,这时仔猪希望喝凉水。
选三个时间点,分别在活动、采食和休息的时间对产房和保育舍的声音环境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休息时间保育舍声音的音量明显高于产房,原因是保育舍的仔猪离开母猪后,睡得很不安稳。
在提供或不提供玩具的情况下,研究每天播放音乐或不放音乐对仔猪应激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没有玩具时,播放音乐能够显著降低唾液的皮质醇含量,即单放音乐能显著地改善应激状况;提供玩具的情况下,播放音乐的作用减弱。原因是玩具已经使仔猪的应激状况有所改善,在此基础上,音乐改善的空间较小。
设计两个音量,以55dB和75dB的音量分别播放舒缓和欢快的音乐,比较音乐类型和音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间,上下午各循环播放3小时,持续42天。结果表明,55dB下播放欢快音乐处理组的生产性能最好。同时检测唾液溶菌(唾液溶菌是反应动物健康状况的指标,它的降低表明仔猪健康状况的提高),结果发现,55dB下播放欢快音乐处理组,仔猪唾液溶菌酶明显降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因此提高了生产性能。以55dB的音量播放欢快音乐,仔猪放松的躺卧行为(侧卧和半侧卧)明显增多。
用电子鼻对新鲜粪便气味的变化进行检测,研究播放音乐对猪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以75dB音量播放欢快音乐处理组的粪便明显不同于其他组,说明以75dB的音量播放欢快音乐已经超出猪的需要。
为研究母猪的安抚声音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皮质醇浓度的影响,采集母猪在哺乳过程中不同阶段发出的声音,提取出来强化、去杂,再放给仔猪听。结果发现,母猪在断奶之前呼唤仔猪吃奶的声音能明显提高仔猪日增重,使其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即此时采集到的声音对仔猪有安抚作用。
仔猪保育舍和产房的整体气味明显不同,为此采集母猪腹部的气味,分析其组成成分,制成安抚剂用于研究其对断奶仔猪应激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在没有玩具的情况下,安抚剂可明显降低仔猪的应激水平,即来自母猪的气味对仔猪有安抚作用。
猪对可操作、可破坏、可变形、可咀嚼的富集材料(即玩具)比较感兴趣,在环境中提供玩具如木球、蹭痒器、咀嚼器等能降低猪唾液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持久降低猪的应激水平。同时发现,提供玩具后,猪的站立姿势增加,即它愿意起来活动了,它的操纵行为对象从圈友转向玩具和圈栏,从而使猪群之间的相互攻击行为明显减少,皮肤损伤明显降低。
猪场去掉圈栏,三小圈变成一大圈,使猪由小群(18头/圈)变成大群(54头/圈) (每头猪的空间及料槽、饮水宽度和原来相同),研究大群饲养对其生产性能的改变。结果发现大群饲养有减少猪只日采食量的趋势,但日增重并未下降,进而改善饲料转化率;能显著降低圈舍污染面积所占的比例和皮肤损伤;同时大群饲养条件下,添加玩具能显著降低猪的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