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的分析评价

2013-01-23 06:08王丽韩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8期
关键词:规范化血糖糖尿病

王丽 韩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 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继肿瘤、心血管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对糖尿病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糖尿病, 是代谢性疾病。它能够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患者血管、神经、肾、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生理改变, 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从而使患者寿命缩短、降低生活质量。社区作为糖尿病管理的第一站, 针对糖尿病的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所开展得规范化糖尿病健康教育,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采用一档一卡一处方动态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取得一定成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30例以糖尿病患者, 其中女36例, 男24例, 均居住在本社区, 年龄50~75岁。对象中已剔除近期伴有躯体严重损害的患者, 近半年内进行过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有精神异常的患者、可能外出的患者。将入选的对象随机分成管理期为半年的对照组和管理组。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可以去任何一家医院看病, 即患者自行就医, 不限在本社区就诊。

1.2.2 管理组 一对一进行及集体性的健康教育、宣传糖尿病知识, 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危害、防治手段、怎样合理用药、调整药量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等。监测及用药:每周测量血压, 血糖、并根据血糖及时调整用药及药量。

1.3 健康教育的内容

1.3. 1 用药指导 目前, 在临床上, 糖尿病的药物有近百种,关键是如何选择患者适合的药物, 医生要对患者说明为什么选择这种药物, 这种药物的作用和服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医生要反复同患者沟通, 患者如果在服药过程中产生某些不适应的症状, 要及时告知经治医生。

1.3. 2 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 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发生同患者的膳食结构及医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是最特别的。医生要根据患者身体的具体状况, 指导和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项目, 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加速体内血糖的代谢, 并且减轻体重和增加人体的免疫力,相对性的提高人体胰岛素的水平, 从而降低血糖的水平, 达到控制血糖,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

1.4 检测与数据处理 在管理前后, 空腹及餐后进食开始即计时的2 h后, 所有对象分2次采血样。在2 h内,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以(± s)表示各项参数, 使用t检验均数的比较。

2 结果

两组血糖的变化, 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在管理前均无明显差异。管理后, 管理组餐后2 h血糖为(8.25±1.18), 空腹血糖为(6.26±1.13), 均比对照组低, 两组间比较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重点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采用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调整其生活方式, 特别界定和鼓励健康行为。经过管理, 患者对关心双脚率, 食用健康食品率, 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等方面都有提高, 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饮酒率, 不吸烟率, 虽然有提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提示有些生活习惯是长期形成的, 比如吸烟, 饮酒, 加之酒精, 尼古丁的生物依赖性, 戒酒、戒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医师长期反复督促患者戒烟戒酒, 必要时可能要借助药物干预。经过健康教育, 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可以让患者主动改变饮食结构, 关心双脚, 有可能会减少足部并发症的发生;管理前后每日运动率提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多年老体弱, 患有冠心病, 脑梗等, 增加运动量受到限制。需要注意的是, 可能是严格的控制饮食, 频繁的监测血糖影响了患者心情, 干预后患者心情愉快率降低。

[1]吕玉洁.社区规范化管理糖尿病的实践探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8):66-67.

猜你喜欢
规范化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