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2006年3月~2010年5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4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 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中, 男19例, 女23例, 年龄28~69岁, 病程2个月~6年。单侧发病:31例, 双侧发病:11例, 鼻阻塞36例, 涕中带血24例, 浓涕28例, 鼻腔臭味13例, 单侧面部疼痛7例, 眼胀痛5例, 无症状体检时发现1例。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偏曲33例, 下鼻甲肥大9例, 中鼻甲肥大或泡状中鼻甲15例, 中鼻道息肉样肿物10例, 中鼻道有黑色、灰黑色等干酪状团块或泥沙样物27例。鼻窦CT示:病变窦腔内不均匀密度增高, 部分区域有密度不均匀,不透光的钙化斑, 在软组织窗变现更为典型。
1.2 治疗方法 42例均行鼻内镜手术, 22例患者全麻, 20例患者局麻。术中切除钩突, 开放前、后筛窦, 清理窦内病变组织, 尽可能保留正常粘膜。反张咬骨钳扩大上颌窦自然后, 彻底清除上颌窦的泥沙样物及粘稠油状物。利用不同角度内镜观察上颌窦腔内情况。如病变无法彻底清除, 可联合手术行下鼻窦开窗术。所有病例均伴有窦腔内和窦口处粘膜水肿。全部病例术后送病理检查。术后给予抗生素6 d, 止血药3 d, 适量激素治疗。术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 术后按鼻内镜术后常规处理, 给予鼻腔冲洗, 定期复查换药。术后病理:曲霉菌36例, 念珠菌3例, 酵母菌2例, 毛霉菌1例。
采用(1997.海口)标准, 全部患者随访6月~3年, 术后1个月每周一次, 术后3个月每2周一次。鼻内镜换药, 全部患者鼻塞、头痛、涕中带血、面部肿胀等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术腔上皮化, 窦口引流通畅, 42例病例均一次性治愈, 无并发症发生。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鼻窦炎症。传统观点认为:该病主要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放射治疗后和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近10年发现, 该病还发生于没有上述疾病的个体。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环境污染提高了该病的发病率,国民健康意识提高, 体检普及和影像学进一步提高了该病的发现率。常见的致病真菌有曲霉菌, 念珠菌, 毛霉菌。近年来认为鼻窦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可能是鼻腔, 鼻窦的解剖异常,阻碍鼻腔, 鼻窦的通气引流, 真菌在窦腔内繁殖。本组患者中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解剖异常。包括下鼻甲肥大, 中鼻甲肥大或泡状中鼻甲, 鼻中隔偏曲, 钩突异常或息肉样变。说明鼻腔局部解剖异常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分为:真菌球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有鼻塞, 流脓涕, 头痛, 涕中带血, 鼻腔异味。鼻窦CT检查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术后病理是最终诊断的重要依据。本组病例均行鼻内镜手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多由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和窦口阻塞引起。鼻内镜手术是彻底治愈该病最有效方法。本术式具有术野清晰, 微创, 能保护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 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术后彻底清楚鼻腔, 鼻窦内真菌团块, 矫正鼻腔解剖结构异常, 去除病变组织, 充分开放窦口, 保证术后鼻窦通气引流通畅, 消除真菌赖以生存的微环境, 恢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 术后定期复查, 清理术腔, 防止复发[2,3]。
总之,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获得满意疗效, 同时保留鼻腔正常生理功能, 因此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该病的良好方法, 值得广泛应用。
[1]薛康, 黄录琼, 杨家骏.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2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22(17):805-806.
[2]钱进, 孙建年, 郭红光.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11(5):313-315.
[3]刘铭, 周兵, 刘华超.鼻内镜技术在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 3(3):26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