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针刺法治疗黄斑病变

2013-01-22 22:44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配穴视物右眼

徐 红 刘 坚 王 顺 张 仁

视网膜上黄斑的视觉最为敏锐。 黄斑病变对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严重, 因此成为近年来眼科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未找到效好、价廉、无副作用的药物及方法〔1〕。 张仁主任医师为沪上针灸名家,从事针灸治疗眼病三十余年,总结出的“异病同治法”针刺治疗黄斑病变,颇有效验。

1 具体方案

1.1 毫针方

1.1.1 取穴:主穴:新明Ⅰ(位于耳垂后皮肤皱折之中点,相当于翳风穴前上5 分)、上睛明(睛明穴上5分)、上天柱(天柱穴上5 分)。 配穴:新明Ⅱ(眉稍上1 寸旁开5 分)、风池、承泣、丝竹空、瞳子髎。

1.1.2 操作:主穴每次必取,配穴轮用。 风池穴针尖向鼻尖方向快速进针,运用导气法,以针感达眼部为佳。左侧新明Ⅰ要求术者以右手进针,右侧新明Ⅰ要求术者以左手进针,针体与皮肤成45~60°角,向前上方快速进针,针尖达耳屏切迹后,将耳垂略向前外方牵引,针体与身体纵轴成45 度角向前上方徐徐刺入。当针体达下颌骨髁状突前面深度约1~1.5 寸时,耐心寻找满意针感,针感以热胀酸为主。如针感不明显时,可再向前上方刺入3~5 分,或改变方向反复探寻,针感可传至颞部及眼区。 用捻转加小提插,提插幅度1 毫米左右,一般运针时间为1 分钟,捻转速度与刺激量灵活掌握。 新明Ⅱ:取28~30 号1 寸毫针,找准穴区后针尖与额部成水平刺入,缓慢进针5~8分左右, 找到酸麻沉胀感后用快速捻转结合提插手法,使针感进入颞部或眼区,针感性质同新明Ⅰ。 运针手法及时间亦同新明Ⅰ。 上睛明一般文献上记载为睛明穴上2 分,但张老师多取睛明穴上5 分,效果好而不易引起眶内出血。上睛明穴直刺1~1.2 寸,得气为度,略作小幅度捻转后留针。 球后,针尖略向上进针1 寸左右,要求针感至眼球有胀感。上天柱穴向正视瞳孔方向刺入,用徐入徐出导气法,使针感向前额或眼区放散。G6805 电针仪一般接在新明Ⅰ、新明Ⅱ上,用连续波,频率2Hz,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也可用疏密波,通电30 分钟。 每周2~3 次治疗,维持治疗时每周治疗1 次。

1.2 穴位注射方

1.2.1 取穴:球后、太阳、肾俞、肝俞、光明。

1.2.2 药物:甲钴胺注射液0.5 毫克、丹参注射液或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

1.2.3 操作:每次取2 穴,药物取一种,1 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进针后刺至有针感(但不必强求)后,将药物缓慢注入,每侧穴注入1 ml。甲钴胺注射液或维生素B12(二者取一种)与丹参注射液或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交替使用。 甲钴胺注射液多用于球后穴,每穴注射0.5 ml(双眼发病)或1 ml(单眼发病)。丹参注射液可用于光明、肾俞和肝俞;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多用于太阳、球后穴。

1.3 耳穴方

1.3.1 穴位:支点、肝、肾、眼、神门。

1.3.2 操作:耳穴均取。 用磁珠或王不留行子贴压,令患者每日按压3 次,每穴按压1 分钟,力度以有胀痛感而不弄破皮肤为佳。 每次一耳,两耳交替,每周换贴2~3 次。

1.4 皮肤针方

1.4.1 穴位:正光1(眶上缘外3/4 与内1/4 交界处)、正光2(眶上缘外1/4 与内3/4 交界处)。

1.4.2 操作:用皮肤针在穴区0.5~1.2 cm 范围内作均匀轻度扣打,每穴点扣刺50~100 下,以局部红润微出血为度。

2 病案举例

案例1: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又名Stargardt 病

李某,男,13 岁,初中学生,2003 年7 月5 日初诊。 主述: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3 年。 病史:患者10岁前稍有近视,10 岁生日后不久佩戴眼镜, 但矫正视力未能到0.9。 3 个月后视力又有所下降,要求换镜以适应学习,再配镜视力不能提高。查VEP 示:左右眼P100波潜伏期中度延迟,振幅中度降低。 眼底尚无异常。以后视力逐渐下降,矫正视力也越来越差。再次就诊于全国各大眼科医院,2001 年3 月北京某著名眼科医院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所见:双眼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菲薄,边缘组织Ⅲ度变薄,RPE 反光薄且欠均匀,反光弱。 检查结果:双眼黄斑变性可能性大。 同年7 月在上海某三级医院眼科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青少年黄斑变性(即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 患儿自发病后,两眼中心视力进行性减退,就诊时看书学习均须放大镜。曾在全国各地用多种中西医措施治疗,症状未见改善,遂来张师处求诊。检查:双眼外观无异常,双眼视力均为0.07。眼底散瞳检查:双眼底视盘边界清,色泽正常,视网膜血管比例基本正常,双黄斑区可见灰黄色小斑点, 并已形成一个范围约2PD、1.5PD 大小,境界清楚的损害区,中心凹反光消失,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诊断:Stargardt 病。辨证:肝肾亏虚。 治疗:主穴选用新明1,配穴有两组:①丝竹空、光明、球后、上睛明;②瞳子髎、肾俞、上明、承泣。开始时,配穴每次仅取2 穴,留针20 分钟。 1 周后,全方均取,留针时间延长至30 分钟。每周治疗3 次。首次针后,患儿自述每次针后即感视物清晰,过后又逐渐变得模糊,且每次都有这种现象。 经3 个疗程,视力明显提高,查裸眼视力为0.3(右),0.2(左),从此阅读时再也不用借助放大镜了。 上课坐前排能看清黑板上老师的板书。 由于患儿学习紧张,改每周2次,又经过半年治疗,视力巩固。眼底检查:黄斑区病灶稳定,未见增大。随访至今,病情稳定。后考入西安利物浦大学学习。

【按语】(1)Stargardt 病是一种原发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较多发生于近亲婚配的子女,性别无明显差异。现代针灸治疗本病是近几年的事,据笔者所及,有关临床资料仅为一篇,且为个案。(2)本病多为小儿患者,考虑到其因惧针不配合,在开始治疗时配穴可仅取丝竹空、球后或瞳子髎、承泣二穴,之后逐渐增加。留针期间,可以新明1 与丝竹空或瞳子髎为一对, 强度以患儿感舒适为宜。 (3)用针宜细,针具选用30~32 号1~1.5 寸毫针;用弱刺激,不必强求气至病所。(4)新明1 为眼底病验穴,眼周经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和经外穴球后、上睛明、上明以疏调局部气血;胆经之光明、膀胱经肾俞,肝胆互为表里,肾俞是肾脏精气输注之处,二穴重在补益肝肾。目的均在于通玄府,明眼目。(5)张师以上法共治疗5 例(其中1 例中断)年龄在8~13 岁之间的本病患儿,中断治疗的1 例,一年后因视力明显下降进入低视力学校,另4 例均完成正常学业。针灸治疗该病有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视力有一定提高上,其不足之处是在视力提高至某种程度后再难以改善;其次是可以阻止眼底病的进一步发展,但黄斑区的恢复不明显。再者虽然视力未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但效果巩固。说明了针刺对本病不仅有即时效果也有远期疗效,值得今后继续探索。

案例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

张某,女,42 岁,公司高管,2009 年11 月6 日初诊。 主述:右眼视物扭曲变形伴视力下降2 个月余。病史:患者2006 年曾患中浆。 2009 年9 月17 日因精神紧张突然出现右眼视物变形,视力下降。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检查见:视力:右0.8,左0.3。右眼前节(-),眼底:视盘边界清晰,黄斑区渗出。 诊断为右眼黄斑变性。 用施图伦,Avastin 等治疗, 症状未见好转,视力进一步下降。 2009 年10 月30 日复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 右眼黄斑水肿,伴出血。 视野:右眼旁中心视敏度下降,上方视敏度下降。 左眼周边视敏度下降。 OCT 示:右眼黄斑区见多个玻璃膜疣,中心凹下方RPE 层隆起,其下呈中等强度反光区。 黄斑厚度545 μm。 患者前来就诊时诉视物模糊,扭曲变形,眼部胀痛难忍,乏力身重背冷,时有胃脘部不适及胸闷,夜眠多梦,便秘与泄泻交作,小便频数,夜尿多。 检查:患者面色晦暗,情绪低落。 视力右0.5,左0.4。 NCT:R10.5,L10 mmHg。 双眼结膜充血(+),角膜明,前房清,晶状体玻璃体(-),右眼黄斑边缘细小出血。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诊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辨证:脾肾阳虚。 治疗:主穴:新明Ⅰ、翳明、上睛明、攒竹。 配穴:①新明Ⅱ、脾俞、关元俞、心俞;②球后、肾俞、气海俞、胃俞。操作:主穴均取,配穴每次取1 组,二组轮用。主穴用针刺,新明Ⅰ、翳明取28 号1.5 寸毫针,用前述之手法,使针感向眼区或其附近放散,攒竹、上睛明分别用30号1 寸和1.5 寸毫针,攒竹穴斜透至上睛明,上睛明直刺至眼球有酸胀感,留针30 分钟。 电针操作同案例1。 配穴采用穴位注射法,新明Ⅱ、心俞、胃俞用丹参注射液,球后穴用甲钴胺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脾俞、肾俞、关元俞、气海俞穴用黄芪注射液,每穴0.5~1 毫升。 每周2~3 次。 几次治疗后,患者眼部胀痛明显减轻。 治疗半年后,视物变形症状消失。2011 年4 月20 日复查左右眼视力均达到1.0。OCT:OD 黄斑中心凹下方可见高反射隆起(CNV?),厚度290 μm;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分析:双眼RNFL 正常范围;P-VEP 检查:ODP 波偏低,OSP 正常;ERG:双眼b 波正常。患者目前双眼视力仍保持在1.0 以上,全身症状亦明显改善,在针刺巩固治疗中。

【按语】(1)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心态较好的患者,针刺治疗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该患者右眼黄斑变性,左眼为弱视,治疗时双眼同治,双眼视力均得到恢复。(3)本病标本兼治,重在眼区。体针与穴位注射相结合,针药并用而取效。

案例3:黄斑囊样水肿

姚某某,女,69 岁,退休,2010 年10 月19 日初诊。 主诉:右眼视物变形1 个月。 病史:患者有双眼视物模糊病史8 年余, 右眼前常出现黑圈或黑点。2005 年在某地段医院检查时发现黄斑部结构欠清,中心凹光点不显,余(-),用滴眼液及口服维生素、石斛夜光丸、脉血康等药物治疗。 2010 年9 月因右眼出血至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B 超示:双眼玻璃体前中段少量点状回声,后脱离带状回声细,后运动明显,眼内未探及明显视网膜脱离回声带。OCT示:右眼黄斑囊样水肿。 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右眼黄斑区RPE 隆起, 伴神经上皮下积液。 2010 年10月19 日前来针灸治疗。 检查: 双眼角膜透明,Tyn(-),眼底视网膜在位,黄斑部结构欠清,中心凹反光消失。右眼黄病区出血。舌质暗,苔薄白,脉细。诊断:右眼黄斑囊样水肿。 辨证:脉络瘀阻。 治疗:取新明Ⅰ、上睛明、新明Ⅱ三穴,以毫针针刺,按基本方操作。 球后、太阳二穴交替行穴位注射。 注射药物分别用弥可保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周3 次。弥可保球后穴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太阳穴穴位注射。2011年3 月3 日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High Definition Images:5 Line Raster) 复查见: 右眼黄斑区积液较2010.9.27 明显减少。 患者视物变形症状消失。 目前每周1 次巩固治疗中。

【按语】(1)张老师曾治疗本病多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 (2)太阳穴穴位注射丹参,有加强活血利水消肿之功。注射量可逐渐从每穴0.5 毫升加至1 毫升。注射丹参时病人往往会有强烈的胀痛感,但多数患者反应在胀痛感消失后的第2、第3 天眼睛特别舒适明亮,故在使用时提前向患者做出说明。

案例4:黄斑前膜

马某,女,53 岁,2011 年9 月9 日初诊。主诉:左眼胀痛、视物变形4 个月。 病史:患者有左眼高度近视(-7.00D),一直感觉眼胀痛,今年5 月份体检查出左眼黄斑前膜,再去两家三级医院检查,确诊为黄斑前膜。 9 月份突然出现症状加重,不能阅读,遂至张师处求诊。 查:双眼角膜明,Tyn(-),黄斑区结构改变,光泽紊乱,中心光反射不见。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OCT(2011.7.25)示:左眼PVD,与黄斑中心粘连牵拉。矫正视力右眼0.7,左眼0.6。诊断:左眼黄斑前膜。 辩证:肝郁肾虚。 治疗:主穴:新明Ⅰ、新明Ⅱ、球后、上睛明、攒竹、风池、上天柱。 配穴:瞳子髎、肝俞、肾俞。球后穴弥可保穴位注射,瞳子髎、肝俞和肾俞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经过不到1 个月的治疗,目胀痛症状消失, 视物变形及飞蚊症症状减轻。 OCT(2011.9.26)复查见:左眼原PVD 牵拉处消失,未见牵拉。眼底检查示:左眼前节可,牵拉前膜消失。矫正视力左眼0.8。 又巩固治疗3 个月。

3 讨论

3.1 张仁老师在难治性眼病治疗的治则上强调异病同治,其中包括异病同方。对于病位病机均较一致的眼底病总结出一个基本方,但是异病同方是建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处方治疗也是同中有变,具体操作时要根据不同的病症而有所加减以提高疗效。

3.2 黄斑病变属于难治性眼底病,在针刺治疗时,张师强调二点,一是讲究综合协调,所谓综合,就是采用多种针法如电针、水针、耳针及皮肤针之法和独特手法如捻转提插法、导气法、气至病所法等,集中兵力进行攻坚;所谓协调,就是有机配合,如电针与水针是针药结合、电针与皮肤针是点面治疗结合、加用耳针是巩固和加强效果等。二是要打持久战,即针刺治疗这类病症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治疗之初应当向患者说明要求其能坚持有规律的针灸治疗,一般以3 个月为1 个疗程。 多需半年至一年以上治疗。为了有助于患者能长期坚持,张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一个维持量的概念,即随着病情的好转,可逐步延长针刺治疗的间隔时间,从最初的每周3 次,逐步减至每周1 次。

3.3 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客观体征与患者主观感受不一致的情况。 如,有的视物情况明显改善,但眼底检查变化不明显。 也有少数眼底变化明显而视力进步不大的。 在针刺治疗其他眼病时也有这种情况。可能与针灸重在调节脏器功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1] 毛新帮,赵菊莲,游志鹏.黄斑部疾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116-118.

[2] 仪垂民,于怀宇,张玲,等.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病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31-34.

[3] 唐朝珍.Stargardt 病的临床观察(附69 例报告)[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9):691-693.

猜你喜欢
配穴视物右眼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掩其右眼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左眼右眼
《针灸资生经》五腧穴之井穴应用研究*
左右眼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