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施宇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从文学作品中透析美国文学思想的进程与变革
闫施宇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它被视作“年轻”的“长者”。它沉淀,吸收并发展了欧洲文学的精髓,但它的繁华不仅于此。美国文学的奇迹源于近五个世纪以来文学先驱的不懈开拓和前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记录着一种不朽的时代精神。美国文学的世纪领袖们挥笔记述美国的民族精神和信仰,这一切都成为这个民族生存兴盛的伟大力量。文学作品中展示的不仅是精神的繁衍和信仰的传承,更是思想的进程与变革。
文学思想;美国;文学作品
美国文学,作为年轻的巨人,在世界文学领域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从五百年前这个神秘的新大陆被探知,涌入的不仅是欧洲生产创造的力量,更是欧洲的智慧和思想。这片新奇的土地上孕育出近两百多年的文学财富,它不断地扎根,吸收,发展并成熟。美国文学的发展实质上是思想变革的一种体现,不同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展示出了人们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学者在英美文学历史发展的研究中提到,“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文学是一种时代精神的重要支柱和人民精神的伟大寄托。”[11]本文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去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的变革进程。
在美国文学史上,英国船长约翰·史密斯被认为是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自殖民地第一次在弗吉尼亚垦荒以来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真实介绍》是一篇长篇纪实性报告文学,它记录了作者在美国这片新大陆的所见所闻。报告在结尾处写道:
“如今我们仍然健康自得,免受暴乱,互相关爱。我们希望与印第安人长期和平共处。在这里,我们并不怀疑一切源于上帝的恩惠与帮助,冒险者的意志和冒险“壮举”的迅捷推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国要为“国”,不仅要创造愉悦的生活,更要达成国家商业的繁盛。信奉神灵,敬重伟大的统治及惠及整个国家,这一切毋庸置疑”。
17世纪初,五月花号载着欧洲的大量移民至北美大陆,美国这一时期的文学则被称之为“殖民时期的文学”,文学作品也主要出自于英国人之手。新大陆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力, 艰辛忙碌的生活却激发了“殖民者”写作的欲望, 作品的类型以游记,日记和诗歌为主。在欧洲,他们深受宗教的禁锢。他们选择逃脱到这片崭新的土地,认为宗教是一种个人信仰而非是一种礼节仪式。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既悠久漫长,又复杂多元。[14]约翰·史密斯正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正是用语言征服了这个世界。正如上文中提到,“我们免受暴乱,互相关爱,我们期望与印第安人和平共处”。这无疑体现了移民摆脱宗教建立平等自由王国的强烈意愿。他们认为其得到的一切不仅源于上帝的恩惠,更源于人们的历险意志和“如此伟大壮举”的高效执行。这些清教徒有着更远大的抱负,他们不仅要在这片土地上“安居”,而且要“乐业”。他们信奉神圣的上帝,亦敬重伟大的统治者,更推崇这个平等自由的王国。因此,清教作家完成了美国文学史的伟大奠基。Peter Conrad说过,“文学的第一本能是创作史诗,因为语言就是力量。词语可以驯服充满敌意,毫无意义的世界使之为人类所用,事物被强行委以名称”。美国土地上的清教作家抛弃了17世纪英国宗教文学的灿烂成就,不偏爱华丽精致的词藻修辞和矫情的韵律,告别了与弥撒和宗教礼节仪式相关的象征和意向,漠视引发情欲想象的隐喻,唯尊上帝的范本《圣经》。这种在殖民时期独有的清教文学思想为美国民族文学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创作源泉和叙事素材。[13]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18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守护了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利益,被选入起草《独立宣言》。他在美国人民为自由而战的斗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忙于政治事务的他却在去世前数周仍在完成自己的传记写作。他在自传中写道:
“十三条美德修养及它们的具体解释如下: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2.缄默:说话必须对别人或你自己有益,避免闲聊;3.秩序:物归其所,事定期限;4.决心:做应该做的事情,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5.俭朴: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换言之,切忌浪费;6. 勤勉:不浪费时间,只做那些有用的事情,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7. 真诚:不欺骗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8.正义:不做害人的事情,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且又是你应尽的义务;9.温和:避免极端,要容忍别人对你应得的处罚;10. 洁净: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11.镇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来扰乱自己;12. 贞洁:爱惜身体,不要有损于自己或他人的平静与名声;13. 谦逊:学习耶稣和苏格拉底[3]”。
在如上的内容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了13条做人必需的准则和美德。即节制、缄默、秩序、决心、俭朴、勤勉、真诚、正义、温和、清洁、镇静、贞洁和谦逊。文章刻画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国文学人物,展示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生道德升华的心理历程[2]。他的清教徒身份依然富有争议,但是清教环境的熏陶却为富兰克林的宗教意识和理性道德观奠定基础。“道德圣人”斯宾诺莎运用自然主义的方法考察人性,把道德标准从虚无缥缈的上帝身上转移到人本身,提出了理性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在生活中对于我们最有利益之事莫过于尽量使我们的知性或理性完善。而且人生最大的快乐或幸福即在于知性或理性之完善中”[9]。大卫·休默从人性论角度研究道德原则,认为“正义之所以得到赞许,是为了它促进公益的倾向” 。作为斯宾诺莎和大卫·休默同时期的思想家,富兰克林受到了他们道德伦理思想的熏陶。如上文,自制被富兰克林列为最重要的一点,在自传中他也多次提到缺少自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他认为“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可见,他认为自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本。另外,勤劳和节俭被认为是富兰克林走向成功与完善的根本原则。他的白手起家和勤劳致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美国精神。而且,他认为“真实,诚挚和正直是人与人交往中获得幸福的关键,我决定要用一生来实践这些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自传》中的富兰克林用这13条美德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道德修行和人格。最重要的是,富兰克林还是这片新生土地上坚持理性即是道德的立法者,拥有反对非理性主义的道德观。他的道德“传教”影响了美国人民的行为规范和做事准则,并赋予了这个新建的平等自由王国不朽的精神力量。
18世纪后期,美国内战结束,美国人民已经开始厌倦了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情怀。此时,一位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展示出了不同的文学灵感和态度,这正是“镀金时代”的开始。19世纪大都是浪漫主义的作家。[4]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怎样冲破家庭、宗教和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10]他在序中写道:
“尽管我写这本书的意图是讨小孩子们欢喜的,但我希望这不是成年人不读此书的原因吧。因为这本书的一部分想法是努力使成年人愉悦地回想起它们曾经的故事,曾经感知世界,认知世界和与世界沟通的方式,甚至会想起那个时代他们都干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活动与当时美国的发展实际紧密相连。当时,美国北部的工业胜利提升了全国的生产和消费力量,以蒸汽机为先导的大机器工业替代了传统工厂作坊的手工劳动力。铁路运输、钢铁工业和食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19世纪工业强国。然而,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使得这个年代处于两种极端的状态,看得见飞跃,也目睹着衰落,贫穷与财富的相斥存在,好似“镀了金”。在这个时代生存的马克·吐温对其有着批判性的见解,这一一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这部作品中有美国庸俗社会习俗的代表,通过汤姆和其之间的矛盾深刻揭示了美国繁荣社会这层“金色的外衣”下掩藏的庸俗,对于美国社会的现实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和讽刺。马克·吐温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尖锐地揭露了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批判了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社会弊端,诸如种族歧视、拜金主义、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伪善、扩张侵略等,表现了对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8]正如序中所描述,他写的是孩子,但他的目标读者实质上是成年人;他夸张地把人生比作一场历险,放大了放在人们的眼前;他幽默,但幽默中不乏讽刺,读者笑中带着泪。美国孩子为了得到《圣经》付出了两年的代价而一个德国家庭的孩子却毫不费力地拿到四五本。连上帝的旨意都如此地高度集中,更何况物质财富?在17、18世纪受到极大推崇的上帝的范本《圣经》受到了马克·吐温最无情的讽刺,那些成为“校长”满足虚荣心工具的宗教仪式亦受到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力的鞭挞。马克·吐温的儿子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他作品中宽广的视野、诗的质地也都与拓荒地区的大森林、大河和大草原密不可分” 。[5]他的作品正是美国民众的一种心声,推翻庸俗腐朽的一种呐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文学作品在主题和形式上均有所改革。战争的痛楚经历是失落作家们创作的源泉,他们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并在逃亡中尝试创新写作手法。他们在战争的荆棘中挣扎着崛起,被称之为“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正是这个时期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1915年,1916年,1917年这些战争年头,发生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杀。谁不这么写,谁就是说谎” 。[1]他因近视而无缘军旅生涯,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却被写进他的作品里。《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钵满之作”。它展现了真实生动的战争场景,以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为主线强烈谴责了战争,真实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阶级制造战争并从中牟利的欺骗本性,反映了社会民众普遍的厌战、反战情绪,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7]他在作品中写道:
“看来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出血,这连他们都控制不了。我走进房间,陪着凯瑟琳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这段路上,她一直没有意识。然而这段路距离死亡这个终点并不长。”[3]
作品中主人公面临着爱人的死亡和爱情的远逝,这正是这部作品的名字曾被译成《战地春梦》的原因。Arms一词既指帝国主义战争的武器,又指的是爱人温暖的怀抱。作品的名字折射出了主人永别战争的觉醒和失去爱人的凄凉,这正是现代派文学中的象征手法。作品中诸如此类的象征手法还有很多,如“垒球赛”用来象征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用“营火木头上的蚂蚁”象征人类不可逃脱的命运,用“高山”象征生命家庭和爱情,用“平原”象征战争和死亡,用“晴天”象征幸福,用“秋雨”象征波折厄运。这种象征手法写实又高于现实,内涵深刻,意境幽远。现代派作家与现实主义作家的区别正在于此,他们认为客观事实仅仅是表象,暗藏在表象下的作者的主观真实意愿才是作品的本质。海明威作品值得读者去揣摩的还有他的现代叙事艺术。口语化的对白和鲜活的个性拉近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外部表象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完美结合,使读者真正地走进了作品。“倘若没有战争”的虚拟情境以梦的形式来表现亨利无拘束的潜意识。他本能地向往着没有战争幸福的爱情,又不得不在战争中完成军人的职责。因为,战争的“风还是很大”。海明威用梦幻的形式来透视人生,认为梦幻才是主人公真正的人生向往。这部小说是战后深刻的反思,那些原本斗志激昂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蛊惑下自愿参战。而亲临战场过后,目睹着以上帝之名的基督教徒间的血腥杀戮。这部作品揭露了战争背后肮脏的政治阴谋,激发了基督教徒对于上帝仁义博爱精神的思考。
美国的每个世纪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家和文学作品,他们体现着美国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作家的任务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写的真实,并在理解真理何在的前提下把真理表现出来,并且使之作为他自身经验的一部分深入读者的意识” 。[6]“文学的确不是社会进程的一种简单的反映,而是全部历史的精华、节略和概要[12]”。当欧洲的文化在耳边回响的时候,美国文学已经悄然生长。如今它已经成熟,这一切源于近五个世纪以来文学先驱的不懈开拓和前行。谁又会在这个世纪创造出属于美国文学的奇迹?
[1] 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5:15.
[2] 付淑琴 袁雪生.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宗教道德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5):3-5.
[3] 胡荫桐.美国文学新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4-15, 216.
[4] 贾琳琳.爱伦·坡笔下丑恶世界的美学阐释[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7-139.
[5] 克莱门斯.我的爸爸马克·吐温[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1:7.
[6] 刘保瑞.美国作家论文学[C]. 北京:三联书店,1983:348.
[7] 裴正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的糅合—论海明威《永别了,武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4):36-38.
[8] 钱满素.美国文明[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 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8.
[10] 孙舒和.论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主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26-127.
[11] 王保艳.英美文学历史与发展研究[J].前沿,2012,(12):131-132.
[12] 韦勒克,沃 伦.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7.
[13] 张士民.清教徒的文学思想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家,2003,(3):138-141.
[14] 翟 弘.宗教对19世纪前欧洲文学的介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1-114.
Analy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merican Literary Ide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Works
YAN Shi-yu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600, Liaoning, China)
American literature, of an indispensable status, inf l uenced literary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 to some extent.The thesis holds a belief that virt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s an embodiment of the reform of ideology and literary works of different times represents a variety of literary thoughts.
literary ideology;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I106
A
1673-9272(2013)05-0165-03
2013-07-10
闫施宇(1984-),女,辽宁沈阳人,大连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本文编校:罗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