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职业类别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1995-2011)

2013-01-02 07:43杨睿娟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类别均值幼儿教师

杨睿娟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育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幸福,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

以“教师”和“心理健康”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四千余篇论文(1988-2012年8月),研究结论差异很大。部分研究的结论是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低于常模,心理状态良好;更多研究显示教师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采用SCL-90作为测试工具,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中,王朝晖等(1999)认为广东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人的水平[1];刘强辉等(2006)认为江苏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常人的水平,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2];黄忠兴(2006)认为浙江高校体育教师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其中焦虑、敌对因子达到显著性水平;人际敏感因子分值低于成人常模,心理健康状况属于正常范围[3]。虽然王朝晖的取样时间和被试地域与其他两项研究有差距,但是刘强辉和黄忠兴是在同一年度对江浙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的研究,结论为何仍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不同类别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无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需要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对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更一般的结论。

(一)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众多,但大量是定性研究,缺乏调查数据的支持,本文仅对实证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是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缺乏对实习指导教师、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师和其他教学人员的研究。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心理测量、个别访谈等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测量工具是SCL-90量表。采用SCL-90量表进行教师心理健康分析的有389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有82篇,集中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56)和心理学(22)领域。

3.研究的总体特点。首先,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少,取样过于集中于某一地区,甚至某些学校,样本之间差异过大,研究结论缺乏可比较性和可推广性。此外,缺乏常模和统一的判断标准也导致了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其次,前因性研究较多,机制性研究不足,很难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教师心理健康横断历史研究的意义

对于取样偏差导致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元分析。元分析以综合已有发现为目的,通过对诸多文献定量的再分析得出结论,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取样不科学、被试选择标准不统一、研究规模较小所导致的采用同一研究工具对类似研究对象所得到研究结论差距甚远的问题。但是当收集数据的时间与结果存在关联时,“年代效应”就会混淆元分析的研究结果。为了能够对较长时间跨度的已有研究进行分析,Twenge提出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采用“事后追认的”方法,将孤立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加以连贯,从而使得已有研究成为关于历史发展的横断取样[4]。横断历史研究用滞后分析的思路来说明社会变化对研究对象心理量的影响,是一种修正的元分析技术,数据收集方式与一般元分析相同,但是横断历史研究主要考察研究的均值(M),而不是效果量(d)。在样本均值的测量使用相同量表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年代测得的均值,分析均值与数据收集年代之间的相关。SCL-90是被广泛使用的心理健康测查量表,但是缺乏公认的常模,因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测查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横断历史研究不需要将研究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只是描述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均值与年代之间的关系,结果更为客观。

横断历史研究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取样不科学、被试选择标准不统一、研究规模较小、缺乏常模等所导致的研究结论差距甚远的问题,而且将孤立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加以连贯,更有助于探究教师心理健康变化的共同特征。针对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机制性研究不足的特点,有必要整合已有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动态的数据说明,探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搜集

文献搜集的标准:(1)使用SCL-90作为心理健康测量工具;(2)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的教师,不包括港澳台和境外的教师;(3)研究报告中有量化的明确的数据结果;(4)所有论文均刊发于核心期刊,被中国知网收录。文献的排除标准:(1)基本数据不清晰或存在明显错误并且无法修正的研究;(2)相同作者,同一批数据重复发表的情况,删除其中发表时间晚的一篇;(3)不同作者,发表的数据高度雷同的情况,删除其中发表时间晚的一篇。

在中文全文期刊库,以“教师”、“心理健康”和“SCL-90”为检索词进行精确匹配主题搜索,得到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82篇。通过逐篇阅读和数据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47组。数据收集年代以文章中作者所述取样时间为准。对于未报告取样时间的文献,首先应尽量根据论文其他信息推测;对于实在无法推测的研究,均用收稿时间减去半年。

表1 教师心理健康1995~2011各年度SCL-90数据组及被试数量分布

(二)数据整理

将所有研究的数据按照研究年代、人数、教师职业类别等指标分别编码,采用 Excel2003和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某些没有提供总分仅提供子研究分的研究,按照下列两个公式对子研究结果进行加权合成:

表2 横断历史研究变量编码赋值表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年代变化

采用公式1计算了1995年~2011年的SCL-90因子的加权平均数,绘制折线图。由图1可知,SCL-90各因子均值虽有所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的模式,为探明变化的具体数量,利用回归方程对每个研究的标准差加以统计[5]。

利用回归方程y=Bx+C计算了起始和终止年心理健康各因素均值的变化,其中B代表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x为年份,C为常数项,y为平均数。为了有效避免生态谬误,将所有研究的标准差求平均得到平均标准差[6]。

表3 教师心理健康的变化量

统计结果表明(见表3),1995年心理健康的9个因素的均值在1.42~1.85之间,而2011年的9个因素均值在1.68~2.05之间,平均标准差为0.45~0.63;因素均值的变化范围是0.18~0.31,约增加0.29~0.60个标准差(d),即增加了2%至8%(r2)。依据Cohen对效果量大小的区分[7],人际关系、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属于中效应,躯体、强迫因子属于小效应,焦虑、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接近中效应。教师心理健康变化的幅度大致接近于中等程度。结合图1可以发现,恐怖因子在18年间得分均值都是最低的,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的均值在17年间一直高于其他因子。

图1 1995-2011年教师SCL-90各因素均值变化

(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职业类别差异

为明确职业类别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综合所有研究中明确标记了教师类别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样本量(表4)反映中学教师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其次是高等教育和小学教师。

表4 采用SCL-90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被试类别分布

比较不同类别教师的SCL-90因子均值(图2),可以直观地发现六种类别教师的SCL-90因子的均值折线图形状相似,强迫症状和抑郁因子的分值均高于1.5,恐怖因子的分值均为最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态最好,其次是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最差,其次是小学教师。

图2 不同类别教师SCL-90各因素均值比较

SCL-90各因子均值差异的统计检验(见表5)表明:幼儿教师心理状态最好,与高等教育教师相比,差异不显著(t=-1.848,p=0.083);与其他四类教师之间差异非常显著。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与幼儿教师(t=4.847,p=0.000)和高等教育教师(t=3.469,p=0.003)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幼儿教师相比,差异(t=3.971,p=0.001)非常显著;和高等教育教师相比,差异(t=2.613,p=0.019)比较显著。特殊教育教师与幼儿教师和高等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心理健康水平与中、小学教师比较接近;职业中学教师与幼儿教师相比,心理健康差异非常显著,和其他类别教师相比,无显著差异。

表5 不同类别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差异性比较(备注:*p<0.05,**p<0.01)

四、结论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降低

1995-2011年间,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之间均呈正相关,教师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降低。教师群体在身体健康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压力较大,心情抑郁、强迫症显著;人际交往、恐怖和精神病性状况恶化的较为明显。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比较明确,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带有明显的“教育者”的特点,影响了教师与其他群体的交往。此外,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知识更新等多重压力,工作任务普遍繁重,时间紧张,也导致了教师的人际交往障碍。

1995-2011年,知识传播方式发生了剧烈变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知者促使教师不断学习,长期而艰苦的脑力劳动使得教师处于工作负荷较大的压力状态,影响其心理健康。特别是2000年之后,教师绩效考核日益细化和量化,对工作的不同侧面提出了诸多标准,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且日益复杂;但配套措施没有到位,工作中缺乏相关支持。职业压力增大和社会支持缺乏造成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降低。

(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类别差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类别差异:幼儿教师和高等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职业中学教师的心理状况介于这两类群体之间。

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而成绩与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工作结果的可控性较差增加了其职业压力。频繁的考试竞争使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和不断变化的素质教育要求对教师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中、小学教师躯体化因子分值均高于2.1,与其他类别的教师相比差异显著,其身心健康应引起重视。

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对象多有明显的行为或沟通障碍,造成教师的心理负荷过载,工作量增加,而且在短时期内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很难获得较高的职业成就感,相比其他类别的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偏执因子分值最高。

多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认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普通人群,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教育对象是天真的儿童,教育内容多为音乐、舞蹈等活跃身心、陶冶情操的素材,更能体验到工作的快乐,有益于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教师虽然面临更为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脱离了升学率的枷锁,而且受教育者基本为成年人,更容易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压力。此外,高等教育教师社会地位较高,有一定的职业成就感,社会支持优于其他类别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1)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自1995年才开始,本研究难以按照更严格的标准筛选出更多规范的文献。(2)本研究是在SCL-90量表的基础上通过横断历史研究得出的,SCL-90主要探讨消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和结构,其本身的局限会影响研究结果。(3)已有的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探讨消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和结构,横断历史研究是建立在对已有研究再分析的基础之上,基于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局限,本研究难以对教师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分析。

[1]王朝晖,曾芊.广东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1):50-52.

[2]刘强辉,蔡先锋,钱晓梅.高校体育教师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临床康复,2006,(30):57-59.

[3]黄忠兴.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压力_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60-63.

[4] Twenge,J.M.,Campbell,W.K.Age and birth cohort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1,(5):321-344.

[5]Twenge,J.M.,& Im,C.Changes in the need for social approval,1958-2001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41(1):171-189.

[6]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1):69-78.

[7]Cohen,J.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2,1(3):98-101.

猜你喜欢
类别均值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关于广义Dedekind和与Kloosterman和的混合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