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医体质特点

2012-12-31 13:10王树声向松涛卓剑雄林嬿钊黄钦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湿质泌尿系阳虚

甘 澍,王树声,向松涛,卓剑雄,林嬿钊,黄钦展

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平均为3%~14%,成人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高达50%~67%[1-2]。“治未病”是中国古代医家提出的疾病预防思想,我们共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泌尿系结石188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分析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型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188例,男122例,女66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岁,均符合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参照王琦[3]体质分类方法,辨识方法采用问卷和体质调查表[4-5],结合中医四诊录入,综合体质辨识法。问卷由患者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对无能力填写者则由经培训的医生询问并填写。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收集后,数据经录入后用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分布构成 阳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是最多的体质类型,分别占25.5%、20.7%、20.2%。

2.2 年龄与中医体质分型 阳虚质及气虚质在中老年期的患者中多见,阴虚质与痰湿质以中年患者多见,阳虚质及气虚质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瘀血质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

2.3 病程与中医体质分型 阳虚质及气虚质随着病程延长逐渐增加,瘀血质及平和质随着病程延长逐渐减少。

2.4 泌尿系感染情况与中医体质分型 本组总的合并感染率为93.1%;出现泌尿系感染时阳虚质占24.5%,阴虚质占19.1%,痰湿质占19.1%,平和质居感染最少,占4.3%。见表1。

表1 1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与中医体质分型(n,%)

2.5 尿pH值与中医体质分型 从总体上来说,尿液酸碱度分布与体质分型的关系是中性>酸性>碱性,从体质类型中尿液酸碱度的构成比来看,酸性分布中以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居多,痰湿质、瘀血质及平和质集中分布在中性上,平和质无碱性分布。

2.7 肾功能情况与中医体质分型 阳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出现肾功能不全及失代偿期最多,瘀血质及气虚质分布以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为主,平和质最少。见表2。

表2 1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肾功能情况与中医体质分型(n,%)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体质分布上,成人泌尿系结石依次排列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平和质。可以看出,泌尿系结石患者体质类型偏向于阳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考虑有以下原因:(1)本次调查人群大多生长于岭南地区。释继洪《岭南卫生方》认为:“阳燠之气常泄”及“阴湿之气常盛”为岭南人体质特点,加上岭南人多有喝凉茶(清热解毒寒凉之品)的习惯,长期累积,体内阳气被攻伐,外界湿重,湿为阴邪,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出现阳虚体质,即所谓“湿胜则阳微”。另外,南方炎热,热为阳邪,主升主散,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容易出汗,即腾理开泄而多汗,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气津耗伤,而出现阴虚体质。文献显示[6],广东地区痰湿质或兼痰湿之象的人群占总人群的47.2%。何梦瑶《医碥·中湿》述:盖岭南“阴湿之气常盛”,岭南人“冒雨卧湿,岚瘴薰蒸,外感湿气”,因而“人多中湿”,故调查痰湿质较多。(2)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生活无节制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损伤人体正气,阴阳两虚是根本。阳气虚损,人体动力不足,气机不畅,运化不及,随之而来的是痰湿内滞、疲血内阻等。本研究提示,泌尿系结石患者体质类型多趋向于阳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这与结石中医基本证型相符。表明泌尿系结石患者证型以肾虚证(阳虚、阴虚)为主,兼有痰、瘀等实邪,并提示泌尿系结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在年龄及病程分布上,本研究收集的病例以中青年居多,阳虚质及气虚质在中老年期的患者多见,阴虚质与痰湿质以中青年患者多见,阳虚质及气虚质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瘀血质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研究表明[7],不同年龄人群体质状况分布,依据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石既是病理产物,也可以成为病因。已成之石在体内损伤人体阴阳之气,阳气受损,水湿温化失司,水湿内停出现痰湿质;阴液受损,体内津液丢失出现阴虚质。年轻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随着岁月流逝,元阳逐渐衰微。无论男女,随着年龄的增加,阳虚质的分布逐渐增加,阴虚质的分布逐渐减少,说明说明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为以结石为标实的虚实夹杂证,中青年以标实较重,中老年以本虚为重。

本组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率为93.1%。从体质分布来看,阳虚质占24.5%居首席,阴虚质占19.1%、痰湿质占19.1%次之,平和质4.3%最少。祖国医学将泌尿系感染归结为淋证,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疾患,病之本在肾为虚,病之标是膀胱湿热。肾虚膀胱湿热是泌尿系感染的致病因素和发病基础,符合素虚体质体内正气不足,难以驱邪外出,发为感染后更无法鼓动正气,故阳虚及阴虚体质多见;湿性病邪缠绵,抑制阳气升发,故痰湿质亦易感染。

尿液酸碱度分布与体质分型的关系是中性>酸性>碱性,从体质类型中尿液酸碱度的构成比来看,酸性分布中以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居多,痰湿质、瘀血质及平和质集中分布在中性上,平和质无碱性分布。尿pH降低有利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形成,而pH升高有利于磷酸钙结石(pH>6.6)和磷酸铵镁结石(pH>7.2)形成。尿液pH值变化与饮食及代谢关系密切,素虚质后天脾胃之气偏弱,代谢较实性体质差,故酸性分布中以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居多;平和质先天禀赋及后天脾胃之气充足,能抵御邪气,消化代谢正常,故大多尿pH值正常。综合分析提示,阳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是易成石体质,平和质与感染及尿液pH值改变关联性最小,提示调整体质至平和质可能是防治泌尿系结石的途径。

肾功能不全属于祖国医学“虚劳”、“溺毒”之范畴,其病理机制为脾肾两脏受损,湿浊瘀毒内停。本研究中,平和质出现肾功能不全最少,肾功能不全较多的是阳虚质19.2%、阴虚质17.02、痰湿质17.0%,并且失代偿期也是此3种体质比率较多。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多为脾肾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肾衰竭期则以脾肾虚衰为主,兼见湿浊瘀毒;正虚邪实是肾功能不全的本质;脾肾虚衰,湿浊瘀毒壅阻贯穿病程的始终,提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易出现肾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次研究发现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是易成石体质、并且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平和质成石及肾功能损害机会最少,为辨体质防治结石提供了依据。

[1]孙西钊,郭宏骞,叶章群.尿石的成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6(1):1-4.

[2]Hesse A,Siener R.Current aspects of epidemiology and nutrition in urinary stone disease[J].World J Urol,1997,(15):165-171.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9.

[4]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5]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6]王伟彪,郑洪.岭南人体质特点与何梦瑶火热论[J].广东医学,1998,19(1):68-69.

[7]岑游,王琦.不同年龄人群体质分布的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6):1126-1127.

猜你喜欢
湿质泌尿系阳虚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