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 陈自鹏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之中,这是教育的本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行的,这突出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变化上。
概括起来讲,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是因循着“一德一艺双基双力一非一素”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并发生变化的。
第一,尚德。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我们的先人大多是主张“德上艺下”的,教育把“德”放在主要位置,强调“仁”和“礼”的教育,而“艺”诸如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尤其是科学技术教育是不受重视的。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缺欠,至今某些影响尚在。
第二,重艺。1840年到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其恶果是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多个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清醒地认识到在诸如外事交涉、订立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活动中,只有“德”是不够的,还需要“艺”,于是派人留学、开办工厂、建立新式学堂,开始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学习。这也是我国现代教育起源的标志之一。
第三,强调“双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开始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和学习,于是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这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影响至今。
第四,提倡“双力”。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我们逐步发现,学生的发展只有“双基”是远远不够的,“双基”只是基础、是前提,而“双力”(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是目的和根本。于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又瞄准“双力”。不能不说,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第五,倡导非智力因素培养。后来我们又注意到,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和成就并非只是依靠智力,即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在智力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和成就还要依赖非智力因素,如性格、兴趣、爱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心理学和教育学有机结合的一个良好范例,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走向科学化的关键一步。
第六,提出并全力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这样认为,素质教育集中反映了社会和个人发展对教育的诉求,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规律,是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结晶,也是教育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总之,“一德一艺双基双力一非一素”大致描绘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教育培养目标变化的基本路径。我们分析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不应割断历史,而应联系实际,全面又客观,这样才能把握方向,看到希望。
我们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第一,要正确对待改革与发展,认真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政治和经济决定教育,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地对待教育改革和发展,并认真研究教育发展规律,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
第二,要主动参与和推动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工作者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做出了贡献。毋庸置疑,中国今日和未来的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并且需要科学发展。因此,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头上,我们应该做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推动者。描绘中国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我们任重道远,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