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生福 吴建国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沂水 276400
胸腰椎骨折是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而爆裂性骨折占胸腰椎骨折一半以上,患者常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1-2],首选手术治疗。后路减压和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和创伤小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3-5]。为了探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本院选取8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传统后入路手术和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5例,年龄21~54岁,平均(35.6±17.2)岁;男54例,女3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46例,高处坠落28例,重物压砸3例,其他原因8例;损伤部位:T1114例,T1223例,L136例、L212例;按Frankel标准分级患者脊髓损伤程度:A级15例,B级31例,C级27例,D级9例,E级3例。本次研究均取得患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选择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和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先前采用传统后入路手术治疗的4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和俯卧位,以患者骨折椎为中心,从后正中进行切口,逐渐露出上下各一个正常脊椎,将伤椎压迫较重的一侧半椎板和黄韧带切除,对其进行过伸拉牵引和整复骨折脱位,逐渐牵开硬膜囊,将其取出或者向下轻按椎管内突出的碎骨折块,使用L型骨刀,于患者伤椎椎体的后缘,向椎体内进行锤击,使椎体后缘挤入椎管内的骨折块,慢慢打入椎体内,尽量使患者的患椎后缘和上位正常的椎体后缘相平。如果患者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需要采用椎弓钉内固定。使用C形臂机进行透视,内固定准确后,适当拧紧即可,把周围的椎板关节突砸成粗糙面,置入椎板碎骨块,然后逐层缝合,内置负压引流管。
对照组:采用后入路间接减压术,即保留患者的棘突和椎板等结构,不对患者关节突造成破坏,而是选取适当长度的纵杆,根据患者的生理曲度进行预弯,通过轴向撑开和恢复患者生理曲度后再进行纵杆固定,缝合患者的深筋膜和皮下组织,包扎伤口同时内置负压引流管。
所有患者引流管均于24 h内拔出,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和脱水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医护人员果断、快速、有效地处理,无一例死亡。
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断钉、脊柱曲度异常改变。伤椎X线检测指标: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减少比。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进行Frankel分级评定[6]。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2 43 521.7±108.4 472.6±95.3 4.371 0.036 151.2±16.0 128.4±13.5 6.903 0.019 317.3±41.9 272.8±36.1 4.632 0.030 18.7±4.5 15.2±3.4 5.386 0.02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
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X线检测结果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3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X线检测结果比较(±s)
表3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X线检测结果比较(±s)
时间 例数 伤椎前缘高度(mm)高度(mm)Cobb角(°) 椎管容积减少比(%)伤椎后缘术前术后t值P值43 43 16.1±4.2 27.8±6.5 6.037 0.022 28.3±5.9 34.7±4.1 5.297 0.025 21.8±6.4 5.3±1.7 24.805 0 48.2±4.3 13.0±2.8 19.594 0
观察组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rankel分级评定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越发频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病例越来越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的标准术式至今没有定论。目前主要采用前路手术、后路减压固定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7]。前路手术可以直视操作,对患者可以进行彻底减压,但对患者的创伤较大[8]。而后路手术比前路手术操作简单,但减压是间接的,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对患者减压充分且复位好,固定还很可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的前中柱受累最为严重,有时会损伤机体马尾神经或脊髓,同时常伴有小关节脱落,采取后路俯卧位患者的腹部将会悬空,可进行对其的复位或部分切除。使用L形骨刀可以将骨折块推进至椎体内,调整伤椎后缘使其与上下正常椎体后缘保持平齐,最后使用椎弓钉进行固定,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脊柱的运动功能。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患者脊柱的结构破坏较小。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全部椎板切除,这样对脊柱后柱的结构破坏很大,使得脊柱不稳定,容易发生椎管狭窄或硬膜外粘连,不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而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能有效防止这类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脊柱长期稳定和神经功能恢复。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操作较为简便,适于临床上广泛推广,术后患者经减压、植骨、内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由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且操作简单,患者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减压治疗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机体承受的负担。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明显小于术前,说明患者术后的恢复好。
综上所述,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固定可靠,对患者脊柱结构造成的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Rath SA,Kahamba JF,Kretschmer T,et al.Neurological recover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fractures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 and stabilization[J].Neurosurg Rev,2005,28(1):44-52.
[2]金京爱.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494-3495.
[3]Kaya RA,Aydin Y.Modified transpedicular approach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thoracolumbar or lumbar burst fractures[J].Spine J,2004,4(2):208-217.
[4]沈健,魏威,费骏,等.改良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1,24(4):311-314.
[5]王开明,张庆,杨德顺,等.半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0):608-609.
[6]胥少汀,刘树清,李京生.脊髓损伤病人的运动功能判定[J].中华骨科杂志,1999,2(19):340-343.
[7]Mikles MR,Stchur RP,Graziano GP.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s[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4,12(6):424-435.
[8]Alanay A,Acaroglu E,Yazici M,et al.Short 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dose transpedicular intracorporeal grafting prevent early failure[J].Spine,2001,26(2):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