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雯 黄 群 张苏娜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上腹饱胀、疼痛或餐后加重等为主症,排除与症状有关的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何美蓉等[1]研究显示,53.7%的F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且餐后更为明显。胃排空延迟是胃动力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表明FD的发病与胃动力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药辨证治疗FD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源于清·《医级宝鉴》的术连丸[2],由白术、黄连二药配伍而成,主治“嗳酸嘈杂,不思饮食”,与FD的症候特征极为相似。本研究通过观察单味白术、黄连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对FD大鼠胃排空延迟及血浆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明确治疗FD的最佳配伍比例,将其命名为“术连饮”,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清洁级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180~220 g,购自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闽)2012-0001。
生白术与黄连购自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常规水提,制备生药浓度为1 g/mL的水煎液,分别为白术组、黄连组、术连1︰1、术连4︰1共4组,灭菌,置4℃冰箱备用,临用时以蒸馏水配制成含生药0.23 g/mL的药液。西沙比利(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20060193)临用时以蒸馏水配制成含生药8.3 mg/mL的混悬液。2%葡聚糖蓝-2000(DB-2000),购自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P试剂盒,SS试剂盒,均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为11-10-31。
GC-911-γ-放射免疫计数器,LGJ-冷冻干燥机,LGR10-4.2低温离心机。
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术组、黄连组、术连1︰1组、术连4︰1组和西沙比利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3],即单日正常进食,双日禁食,饲养4周,自由饮水,每升饮水中加入0.1 mol/L HCI,正常对照组予正常进食与饮水。保持造模条件不变,于造模第15天灌胃给药,单味白术、黄连及其不同配伍比例组按2.3 g/kg体重给予相应药液,西沙比利组按0.083 g/kg体重给予西沙比利混悬液,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
各组动物于造模及用药结束前1 d(第28天),禁食24 h(不禁水、药),29 d用2%DB-2000 0.4 mL灌胃,20 min后脱颈处死,立即剖腹,自幽门括约肌取胃,沿大弯侧剪开,将胃内色素残留物充分洗于4 mL去离子水中,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以7230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20 nm处测吸光度值为其胃内色素残留量。计算各组均值与空白对照组均值的百分比为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
各组大鼠于第29天静脉取血4 mL,置于4℃预冷的试管内,每个试管含10% EDTA.Na230 μL及抑肽酶30 μL(2万U/mL),用于SP、SS检测。4℃ 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于-20℃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
模型对照组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术组、术连1︰1组、术连4︰1组及西沙比利组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均显著减少(P<0.05),黄连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连1︰1组、术连4︰1组均优于白术组(P<0.05)。见表1。
表 1 对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的影响(± s,n=10)
表 1 对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的影响(± 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与白术组比较,▲P<0.05
组别 剂量(g/kg) 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正常对照组 - 94.34±23.56**模型对照组 - 146.05±35.51白术组 2.3 119.10±18.03*黄连组 2.3 127.54±31.86术连1︰1组 2.3 100.25±20.33**▲术连4︰1组 2.3 99.85±21.46**▲西沙比利组 0.083 95.77±23.84**
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SP含量显著降低,SS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术连4∶1组及西沙比利组血浆SP含量显著升高(P<0.05),SS含量明显降低(P<0.05),白术组、黄连组、术连1︰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大鼠SP、SS含量的影响(± s,n=10)
表2 对大鼠SP、SS含量的影响(± 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
组别 剂量(g/kg) SP(pg/mL) SS(pg/mL)正常对照组 - 64.5±13.8** 13.1±3.2**模型对照组 - 47.9±11.3 18.6±3.5白术组 2.3 53.5±13.2 19.3±4.7黄连组 2.3 50.6±12.4 20.7±5.2术连1︰1组 2.3 54.6±13.7 17.8±4.5术连4︰1组 2.3 60.4±13.1* 15.0±3.8*西沙比利组 0.083 61.8±15.3* 13.4±3.3**
FD在中医学中属于“痞证”范畴,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到脾虚与湿滞是FD病机的两个重要内容,治以益气健脾,燥湿和胃之法。白术甘温之品,前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黄连苦寒之性,善清中焦湿热,燥湿以除痞,二药可作为健脾助运与燥湿和胃的代表药。白术、黄连配伍用于治疗痞满,可见于宋·《太平圣惠方》白术丸(术连1︰1)[4],清·《医级宝鉴》术连丸(术连4︰1)。研究表明[5-6],黄连中所含小檗碱对动物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大剂量白术水煎剂可促进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本实验结果显示,FD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增加,表明FD大鼠存在胃排空延迟。单味白术能够促进胃排空,黄连对FD大鼠胃排空延迟无明显作用,但白术、黄连二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术连1︰1组与术连4︰1组均能有效改善FD大鼠胃排空延迟,且优于单味药,显示出组方配伍的优势与整体治疗效应。二药相合,寒温并用,清补兼施,补而不滞,以达健脾和胃,燥湿除痞之功。
SP是由肠嗜铬细胞分泌的脑肠肽,具有神经递质和调制因子的作用,可强烈刺激消化道平滑肌,增强胃肠蠕动。SS因其抑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分泌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消化系统的肠壁神经丛及胃、胰液的D细胞中,可抑制胃肠蠕动和黏膜细胞的增殖[7]。本实验表明,FD大鼠血浆SP含量显著降低,SS含量明显升高,表明FD发病与胃肠激素分泌失调有关。经术连4︰1组治疗后,能够明显升高FD大鼠SP含量,降低SS水平,表明术连4∶1组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以改善FD胃动力障碍。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长期不规则喂养及饮用酸水,制备FD大鼠模型。FD大鼠胃排空延迟与兴奋、抑制胃肠运动的两类激素分泌失调有关。白术、黄连二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其最佳比例是4︰1,将术连4︰1组命名为“术连饮”。术连饮可能通过升高SP含量,降低SS水平,促进胃排空,增强胃动力,达到治疗FD的目的。
[1] 何美蓉,宋于刚,智发朝,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与胃肠激素及G、D细胞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56-57.
[2]董西园.医级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26.
[3] 张勇,王振华.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的建立[J].华人消化杂志,1998,6(7):612.
[4] 王怀隐,陈昭遇.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13.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024.
[6] 马晓松,樊雪萍,陈忠,等.白术对动物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5):261-264.
[7] 张宗英,侯振江,郭金英.胃肠激素的研究进展 [J] 华人消化杂志,1998,6(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