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英汉互译中的“假朋友”现象探析*
王晓辉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是指在字面意义、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但含义却截然不同的词汇或表达方式。本文从翻译思维的活动过程、语际转换以及符号学翻译理论等角度对“假朋友”现象进行了解析,并从中西方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两个方面分析了英汉互译中“假朋友”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翻译者避免此类现象出现的方法。
“假朋友”现象;思维差异;文化差异
凡是从事翻译实践的人一定都受到过“假朋友”(False Friends)的困扰。“假朋友”是词汇学上的一个概念,M ona Baker是这样给“假朋友”下定义的:“False friends arewords or expressionswhich have the same form in two or morelanguages but convey different meanings.[1]78”陈宏薇把“假朋友”定义为:“除了词义相符的词语之外,汉英两种语言间看似相同,实则有别的假词义相符词语。[2]102”具体地说,“假朋友”就是在字面意义、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但含义却截然不同的词汇或表达方式。本文拟从翻译思维的活动过程、语际转换以及符号学翻译观等三个角度来解析“假朋友”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刘宓庆认为翻译思维的特点是:“翻译者所接收到的‘直接现实’是源语(SL)的语言信息系统,是源语的语言表层,而不是源语的深层概念。翻译者的任务,是以源语的表层信息系统为依据,通过自己头脑的判断与推理,解决词语语义系统的各层次关系,进入概念系统,即源语的深层结构。[3]84”那么,翻译过程就是从源语表层结构进入其深层概念,再转换为目的语(TL)深层概念,进而推进到其表层信息系统,即用TL表层结构来表达SL深层概念。从以上对翻译思维活动过程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源语和目的语的深层意义相对应时,才是正确的翻译。源语和目的语的表层信息对应,而它们的深层概念却不一致的情况就是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例如“blue M onday”这个短语的语言表层结构是“蓝色星期一”,如译者理解blue的深层概念为“心情沮丧,忧郁”时,就会将其译为“倒霉星期一”;而并非“蓝色星期一”;而当译者不知道blue的含义,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蓝色星期一”时,就产生了“假朋友”现象。可见,当译者不能准确挖掘源语的深层概念,而仅仅望文生义,从而导致目的语表达结构只与源语表层信息对应,而与其深层概念并不一致时,便会掉入“假朋友”的陷阱。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而一切符号都由两部分组成:所指和能指。所指(Sd)是指符号所表达的概念、意义或内涵;能指(Sr)是指符号本身,即所谓的音组及文字表现式[4]81。语际转换就是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换码。根据刘宓庆的观点,翻译作为一种语际转换,也就是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因此,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间意义的对等转换[5]58,用符号学的公式来表述就是
只有当源语所指等于目的语所指时,源语和目的语才能达到“等值转换”,即正确的翻译。然而,当源语所指(Sr1)与目的语所指(Sr2)对应,而源语能指(Sd1)与目的语能指(Sd2)不等值时,就出现了翻译中的“假朋友”。例如,“Yellow pages”与汉语中的“黄色书籍”尽管字面意义对应,即能指一致,但各自表达的意义(即各自的所指)却是完全不同的。“Yellow pages”指“黄页电话查号簿”,并不等同于汉语中的“黄色书籍”。
符号学区分了语言符号的三类意义,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是完全一致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不同概念。指称意义是指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形象[6]23。当源语词语字面意义与其指称意义不一致时,在翻译中就很容易产生“假朋友”现象。比如,当译者看到“Indian summer”这个词时,首先想到的是“印第安夏天”这个字面意义,而其指称意义则是“小阳春”。因此,译者应把源语的指称意义准确地传译到目的语中去,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当源语字面意义与其指称意义不一致,译者又望文生义,只传达源语的字面意义,而没有把指称意义传译到译文中去时,就产生了翻译中的“假朋友”,该“假朋友”现象可用图1表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字面意义和指称意义完全一致时就不存在“假朋友”现象,当源语与目的语词语的指称意义对应但语用意义不一致时也会产生“假朋友”。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中会有不同的语用意义,尤其是联想意义。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利、尊贵、吉祥的象征,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古代的皇帝被叫做“真龙天子”,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 ragon”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则是喷着火的怪兽,象征着邪恶。如果把亚洲“四小龙”直译为“The four dragons”,“四小龙”在中国人与西方人脑海中引起的联想并不一致,因而会产生“假朋友”现象。所以译为“The four tigers of A sia”才能在西方人心中引起亚洲四个经济腾飞地区的联想。在字面意义与指称意义一致的情况下,只有当源语与目的语的语用意义(尤其是联想意义)完全一致时,才算找到了“真朋友”;如果仅仅是指称意义一致而语用意义不一致,就会上“假朋友”的当。
“假朋友”现象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语言现象,而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英汉互译中的“假朋友”现象存在的根源是中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因此,可以从中西方思维和文化差异两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语言受思维的支配,是思维的载体。英汉两种思维系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翻译的困难。有些翻译中的“假朋友”就是由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引起的。正如著名翻译家傅雷所说:“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况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7]390”总的来说,中国人倾向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受西方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偏爱综合型思维,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而西方人重分析型思维,其分析方式是部分优先;西方人理性思维特别发达,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因而非常重视形式逻辑,相比之下,中国人直觉思维发达,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直观性,因而更注重辩证思维;西方人习惯直线思维,表达思想直截了当,而中国人则倾向于曲线思维;中国文化以人本文化为主体,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形式以人为中心,形成了本体型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则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客体型思维方式[8]。
例如,对于句子“W 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按照汉语思维中国人习惯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前面,把将要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而这句话会被译为“我们说到故事前头去了”。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把要发生的事看成在前面,因此这句话应译为“我们说到故事后头去了”。类似的例子又如“The dates have been moved back in time.”应译为“日期提前了”而不是“推后了”;“talk along parallel lines”这一短语,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如果平行就不会相交,不会走到一起,自然应该译为“谈不拢”或“意见不一致”。然而实际上,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正好与汉语思维相反,西方人认为平行不相交就是不会互相矛盾,因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意见一致”、“英雄所见略同”。
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不可估量。文化的含义极广,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生活习俗、风俗习惯、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与意识以及生活环境等等[9]65。N ida把翻译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5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10]78。这些文化因素会使得译者对目的语中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联想和反应与母语使用者不一致。此时,如果译者不了解目的语文化,而轻易望文生义,就很容易产生“假朋友”。
1)生态文化。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以及生存的自然条件与环境不同,中国和英美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文化,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动物、植物等方面。译者如果不了解中西方生态文化方面的差异,就有可能遭遇“假朋友”的尴尬。例如,中国学生很难理解莎士比亚的名言“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爱人比喻成难熬的夏天?中国的夏天夏日炎炎,酷暑难当,中国的读者又怎能体会到“summer’s day”的美好呢?如果中国读者对英国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有所了解,这个“假朋友”的真面目就可以完全揭开:英国与中国的最北端处于同一纬度,且四面环海,属于海洋性气候,英国的夏天类似于中国的春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因此“summer’s day”的比喻自然可以理解了。如果对英国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不太了解,即使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也很难完全体会到莎士比亚作品的神韵,更无法解开这对“假朋友”的真面目。
2)语言文化。英语和汉语都是高度发达的语言,都形成了大量蕴含本民族文化的语言,译者必须了解这类语言才能区分“真朋友”和“假朋友”。“to wash one’s hands of”不等于“洗手不干”,“pull one’s leg”并不是“拉后腿”,“eat one’s word”不能译为“食言”。另外,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含义差别极大,其产生的联想差异也很大,因此在颜色词翻译方面也存在大量的“假朋友”。如blue在英语中有“出身贵族、社会地位高”,“心情沮丧、忧郁的”等意思。因而“blue blood”不是“蓝色血统”,而是“贵族血统”;“You look blue today”并非“你今天看上去是蓝色的”之意,而应译为“你今天看上去情绪低落”。除此之外,“blue stocking”,不是“蓝色长统袜”,而是“女学究”;“blue film s”不是“蓝色电影”,而是“黄色电影”。
3)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传统上信奉道教、儒教和佛教,而西方人大都信奉基督教。译者必须对中西方的宗教文化都有所了解,才能解决翻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例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如果直译为“约翰是靠得住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就掉进了“假朋友”的陷阱,而并没有正确理解原文并传达出其意义。译者必须对英语的宗教文化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找到其“真朋友”。在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曾十分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吃鱼,新教推翻旧教的政府之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以表示忠诚于新教。因此,“eat no fish”意为“忠诚”,而“play the game”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因此“play the game”应理解为“遵守规则”。所以,此句应译为“约翰是靠得住的。他既忠诚又遵守规矩。”可见,如果不了解目的语文化,一不小心就会上“假朋友”的当。
4)物质文化。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中国与英美国家的人在生活中产生了独特的物质生活文化。例如,英语中的“V inegar”经常与“坏脾气”、“不高兴”联系在一起,而汉语中的“醋”常使人联想起“嫉妒”。如“H is retort was always delivered w ith a strong note of vinegar.”应译为“他总是以不高兴的语气反驳别人。”而不应译为“他总是以嫉妒的语气反驳别人。”
5)社会文化。中国与英美社会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译者如不了解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也很容易掉进“假朋友”的陷阱。例如,英语中的“L iberalism”与汉语中的“自由主义”这两个政治术语含义完全不同:“L iberalism”是指一种颇为开明的政治、哲学态度,反对对人施加政治、精神的外在束缚或限制;而汉语中的“自由主义”则是个贬义词,指目无纪律或行为的任意性。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些政治术语,是很难区分这两个词的。
貌合神离、似是而非的“假朋友”现象是翻译中的一大困难,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其陷阱中。那么,应如何避免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呢?
首先,积累大量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英语语言水平是避免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的基础。译者应增加英语词汇量,正确识别词义,尤其是了解词汇及表达方式的深层含义、引申义和联想意义。同时,还应加强训练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词义的能力,以尽可能避免“假朋友”的出现。其次,我们还应培养英语思维,尽量减少母语思维对英语词汇及表达方式的影响。大量的外语语言输入会使母语思维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弱,即母语思维对语言的负迁移会越来越小。另外,我们还应深入学习英语文化,进行英汉文化对比,分析文化历史差异。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差异是导致“假朋友”现象存在的一个重大原因。了解西方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原文,并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还能帮助我们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表达失误。翻译时,如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运用文化背景知识,就不能成功激活文化图式,而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假朋友”的产生。因而,当翻译中遇到有关文化的信息时,只有拓展了文化知识面,具备了一定量的文化知识积累,才能正确激活文化图式,从而避免“假朋友”现象的出现。
总之,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我们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假朋友”现象。王佐良先生曾指出:“在寻找与原文相对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作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涵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和影响等都相当,这当中的陷阱是不少的,仅仅顾名思义就会出毛病。[11]”我们只有加强双语的语言和文化修养,才能避免误入这种貌合神离的“假朋友”陷阱。当然,这需要英语学习者和翻译者长期不懈的努力。
[1]M ona Baker. In other Words:A Coursework on T 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2).
[9]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0]Eugene A.N ida:L 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 ranslating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1]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28.
An Ana lysis of“Fa lse Friends”in C-E and E-C Transla tion
WANG Xiaohui
(School of Foreign L anguages,Taiyuan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False friends”refer to words or expressionswhich have sim ilar form s or structures in two or more languages but convey different meanings.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false frien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ities of translation thinking,translingual transformation and sem iotics theory.Then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false friends”phenomenon in C-E and E-C translation on the aspect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 est.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it discusses what translators should do to avoid“false friends”in translation.
“false friends”;difference of thinking;cultural difference
H315.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2.02.018
1673-1646(2012)02-0086-04
2011-10-25
王晓辉(1983-),女,助教,硕士,从事专业:翻译理论、中西方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