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建设的冷思考

2012-12-13 08:34王军锋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年6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建设

王军锋

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西安 710068

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1]”。于是,依托原来的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整合各类成人教育资源,创办开放大学的呼声逐渐高涨。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批准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开放大学试点建设。上海开放大学于2010年7月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开放大学也于2012年7月挂牌成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已有27家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创办开放大学。

兴办开放大学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通过浏览有关开放大学建设规划,发现有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商榷,其中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成败,有必要进行深入研讨。

1 为什么要创建开放大学?

纵观全国开放大学的建设规划或方案,都无一例外地提出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创办开放大学,建设的依据主要还是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地的社会发展需要。但从兴办一所大学的观点来看,仅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这一理念来办开放大学,显然电大人还是“依靠政策办学”的老思想,是“穿新鞋走老路”。

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电大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如表1所示[2]),一直走的是“外延式”发展道路。30多年的办学历史也证明,单纯依靠政策办学,满足社会短时期需要的办学思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电大的长远发展,这也造成电大办学30年却缺少办学自主权,尤其在系统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30多年一直未有突破性的发展,造成办学过程中常常被动地不断变换教育形式以求生存。

表1 电大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

洪堡在1810年为新柏林大学签署的备忘录中曾主张:如果一所大学只是注重于去满足国家的短期需要,则它终究会在对国家的贡献及其自身的存在上都陷入失败的境地[3]。这说明大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时代的需要,而要有着自己的社会定位和生存空间,有自己长远的发展规划。

为什么要创建开放大学?长远看是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正如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所言,“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有一条绝对的法则:不重视智力培养的种族注定要被淘汰。并不是你的一切英雄主义、你的一切社会魅力、你的一切智慧,你在陆上或海上胜利都能拉回命运之手。今天我们保全自己;明天科学将再跨前一步,那时,当命运之神对未受良好教育的人做出判决时,都不会有人为他们提出上诉[4]”。近期而言,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从成人教育开展高等教育改革有阻力小、制约小、具有示范性等特点,从开展素质教育等方面可以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实验田”。现实而言,开放大学的建设是为了促进社会个体发展,使个体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2 开放大学与电大的关系

开放大学应该是在电大基础上的重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2.1 从创立电大的初衷来看,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开放大学与电大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

文革结束后,大批在十年文革中失去了学习机会的社会青年想要学习深造,需要国家进行学历补偿,给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1977年恢复高考后,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为570万人,录取了27.3万人,录取比例是39∶1。如何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历史选择了广播电视大学。1977年10月19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希思(当时英国开放大学在校生26万人),希思提出利用广播电视办大学的思路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关注。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1978年2月6日,邓小平亲自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5]。我国高考的录取率由电大创立初期1978年的6.8%,增长到2011年的72.3%,有的省份已经超过80%[6-7]。同时,我国现阶段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机构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成人学生求学需求。可见,当初困扰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作为特殊历史时期诞生的电大,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之后,也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受教育的对象与层次更加广泛的开放大学所替代。

2.2 从上海开放大学以及正在筹备的各开放大学的建设方案来看,开放大学已经涵盖了目前电大所有的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开放大学与电大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

如上海开放大学明确指出:“新建立的上海开放大学,既能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又能开展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它将整合上海电视大学、区县业余大学、社区学院、行业企业职工大学等继续教育资源,融合吸纳普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并聚合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与培训的资源”。“上海终身学习网作为终身教育平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网上资源涵盖了终身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几大类别,初步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8]。

2.3 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开放大学与电大是现实与历史的关系

远程教育先后经历了基于印刷媒体的函授形式、基于视音频媒体的广播电视形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三个阶段。过去电大强调的是多媒体的使用,而当今开展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强调“开放”,即“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思想的开放”。再保留广播电视大学的牌子,与开放大学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做法,本身有悖于我们所强调和推崇的“开放”,在此认识基础上创建开放大学与电大的翻牌无异。因此,尊重历史,正视现实,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当然,我们在开放大学的建设中,也要积极借鉴电大30年发展过程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吸取电大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姿态来建设“大学”。

3 建设开放大学面临的挑战

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思想认识、国家政策、国家开放大学和各省开放大学的关系、网络学院的竞争等挑战。

3.1 电大遗留下来的旧观念束缚

电大发展30多年来,积累了一些好的办学经验和做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30多年形成的一些思想和观念,已阻碍着开放大学的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一文中提出“遵循远程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发展需要,以”专兼结合、以兼为主、动态开放“为原则,建设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9]。就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国家开放大学仍然沿袭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初的老思路,即以兼职教师为主。实际上,连续多年普通高校大幅度的扩招,其教师资源很紧张,我们很难聘请到普通高校优秀教师做兼职。可见其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已经不适合开放大学的发展。正如大卫·科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一书中所指出的“从单纯的财政角度看,聘请兼职教师是一项效果明显的举措,因为他节约了很多钱”。“但这一举措的真正花费其实是很高的。在课堂上依赖于签约劳动力会造成教师中流动性和变化性很大,教师对于学生没有连续持久的责任,学者们与学校的学术生活脱节。学校以盈亏底线为名,牺牲的是教师们的忠诚,破坏了自己的学术文化[10]”。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行政化严重。电大举办初期的1979年,人员编制内主要配备广播电视演播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1982年,才提出要逐步配备专、兼职辅导教师,且辅导教师的人数远远少于管理和行政人员。加之一直实行“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县级电大”四级办学管理体系,形成了“重管理、轻教学、轻科研”的局面。电大每年仅在其系统内开展一些教学、学术、管理交流活动,缺乏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系统”。行政的“围墙”禁锢了电大人的思想,阻碍了电大的战略发展。

3.2 国家开放大学与各省级开放大学的关系

从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中央电大更像“办学政策批发商”和“办学平台代理商”的角色,对基层电大的服务很不到位。以网上课程为例,许多课程网上资源仍然是2002、2003年中期评估时上传的内容,一直没有更新,对基层平时的业务指导和交流也很少。各基层电大和中央电大在一些涉及生存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因此,在开放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国家开放大学与各省级开放大学的关系是必须面对、必须妥善处理的现实问题。

3.3 开放大学面临与各重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激烈竞争

近几年来,各重点高校通过整合函授教育、继续教育、夜大和网络教育等多种成人教育形式,成立网络教育学院(简称网院),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对照电大和网院各自特点,我们认为各重点高校网院的优势:一是有悠久的校园文化,二是有一批“名师”,三是其教育体系比较完整,其学历教育涵盖了从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而电大基础上成立开放大学,其优势在于遍布全国各省、市、县的办学网络,从事远程教育三十年的经验以及一支专职的办学队伍。

在各省级电大没有办学自主权,中央电大仅有部分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在电大没有完全回归到“办大学”理念的大背景下,开放大学与重点高校网院的竞争仍然是激烈的。

3.4 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受国家政策变化影响较大,尤其是涉及到院校的设立、拆分以及合并等方面。国家对于远程教育方面的立法、质量监控、办学标准等关键环节管理滞后,刚开始试点时没有实行严格的办学准入制度,各种社会力量都来开办远程教育,导致多起舞弊事件发生,引起全社会对远程教育质量产生质疑。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02年8月1日出台《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来规范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行为。

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0年12月14日公布一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试点项目中,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

按计划,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将于2011年底挂牌“国家开放大学”,但截止目前,这一计划仍然没有实行。因此,开放大学建设面临政策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4 建设开放大学的策略

建设开放大学,需要从统一思想认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争取教育立法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开放大学建设。

4.1 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大学理念的回归

尽管开放大学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在职人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事远程教育,但开放大学仍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正如英国开放大学在《我们的未来:英国开放大学的优先发展战略(2009/10)》中所指出的“从各个层面来说,教育都是提高知识水平和激励个人责任的一把钥匙,对此大学有着无比清晰的角色,它不仅是教育者和研究者,而且是勇于实践的灯塔,还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去了解持续发展的知识并借以影响他人[11]”。前北大校长蔡元培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又说“诸君须知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输灌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12]”。因此,要扭转过去电大“重行政、重管理、轻科研、轻教学”的陈旧思想,以及简单的将电大定位于为“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狭义办学理念,要切实加强科学研究,注重教学过程的具体落实,同时积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4.2 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是建构开放大学的核心

“教师就是大学”的观点愈来愈得到人们的认可。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13]”。一流开放大学的创建需要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这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验证。香港科技大学在2011年“亚洲大学评估”中获得榜首,其主要秘诀就是在建校初期就为吸引世界著名教授进行了大力投资。只要是自己需要的人才,就提供高额年薪,并提供公寓及其子女的学费。通过跨境的教授选聘机制,在亚洲乃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全世界30个国家聘用了500多名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氛围非常浓厚,在“每名教授的论文发表数量”、“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同行评审”等组成大学评估基础的研究竞争力评估中,处于亚洲最高水平[14]。

英国开放大学也重视科研和教学,重视引进人才。在OU(the open university英国开放大学)总部的教师,主要任务并不是授课,而是科研和课程开发。OU教师中不乏世界顶尖级的大师,例如欧盟首席火星研究专家Colin Pillinger(fellow of royaSociety)院士,国际地理学大奖的获得者Doreen Massey(fellow of academy)院士,脉冲星发现者Jocelyn Bell Burnell(FRS)院士也曾长期担任OU物理系主任。OU的教师每年完成大量科研任务,使OU成为世界上惟一一所研究型的远程教育高等院校[15]。高水平的师资带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效地推动并提高了课程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赢得了英国民众的认可,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

香港科技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3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开放大学的顺利创建

制度建设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广大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大家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而非“管人、约束人”。开放大学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给教师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稳定感—他们不用害怕使他们工作经常分心的变化;一种安全感—他们不必担心大门外对他们的攻击;一种持续感—他们不必关切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结构会受到极大破坏;一种平等感—他们不用怀疑别人会受到比他们更好的待遇[16]。

通过制度建设,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开放大学建设献计献策,全身心地投入到开放大学的建设中来,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注重内涵与外延的发展,促进自身价值的提升

开放大学创建是在省级电大基础上的磐涅和重塑,是一次艰苦的创业,而不是简单地换块牌子了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须的。开放大学创建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深刻变革,促进开放大学走内涵发展之路。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又为开放大学外延式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开放大学与国内、国际上的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科研合作,走外延发展之路。通过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发展,使得开放大学自身价值得以提升,社会得以认可。这方面可以借鉴上海开放大学的做法,将自己的教学名师推向社会,推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这对上海开放大学的形象不仅仅是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和展示,而且是一次自身价值在社会上的提升和认可。

4.5 处理好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间的关系

创建国家开放大学与各省级开放大学关键环节是办学自主权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应该具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办学自主权,省级开放大学应该具有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办学自主权。

国家开放大学与各省级开放大学应该是互相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例:将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置于同一起点,按照学科和专业建设优劣确定某一学科和专业管理所属权,而不是目前所倡导的“错位发展”。这样促进各省级电大之间、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之间相互竞争,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同时各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也可以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某一学科和专业建设,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可由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作为领军人物,组建全国性的团队来建设和开发。

4.6 争取从立法层面确立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使命。可是电大开办三十多年,仍然没有走出“依靠政策办学”的怪圈。作为一所大学,有必要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做法,争取从立法层面确立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法律形式明确开放大学的章程、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体制、经费来源等,保证开放大学办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自主性,防止管理和决策上的随意性以及某些领导个人的兴趣转变和视野局限的影响。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D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4.htm,2011-09-08

[2]王军锋.略论我国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11

[3]大卫·帕尔菲曼.The Oxford Tutorial“Thanks,You Taught me to think”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

[4]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高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1

[5]朱宪珍.直属学院11秋开学典礼上的讲话[DB/OL].http://218.57.132.2:8072/html/ars0/t284/c1210.html

[6]郭磊.1977年-2011年高考录取率(图)[DB/OL].http://edu.people.com.cn/GB/14845459.html

[7]人民网.2011高招调查报告发布近3年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DB/OL].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4535328.html

[8]韩晓蓉.上海成立全国首家“开放大学”[DB/OL].http://news.sina.com.cn/o/2010-07-24/132817857429s.shtml

[9]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DB/OL].http://www.hntvu.tv/web/data/news2011920155506.htm

[10]大卫·科伯.Shakespeare,Einstein and the bottom line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0

[11]百度文库.我们的未来:英国开放大学的优先发展战略(2009/10)[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76c9b2abd6 4783e09122bd4.html

[1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4

[13]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51

[14]李震英.2011亚洲大学评估:香港科技大学名列榜首[DB/OL].http://bjesr.cn/esrnet/site/bjjykyw/gwjyzj/0 0296001302096f28e.ahtml,2011-07-16

[15]王军锋.关于中国远程开放大学构建的思考—基于历史文化的视角[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5):471

[16]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铦,高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5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