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

2012-12-12 01:08
中医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病证熏蒸腰部

李 哲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是以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不能行走、翻身、咳嗽、呼吸等,以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等组织急性扭伤。多因突发暴力、姿势不当而引起腰部剧痛,活动受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以针刺平衡针腰痛穴配合中药熏蒸、手法旋转复位等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急性腰扭伤患者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19~66岁;病程2 h~10 d。对照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17~72岁;病程2 h~10 d。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多见于青壮年,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②伤后腰痛,活动受限;③无明显下肢疼痛,一般痛不过膝;④X线片检查无异常。

2.2 排除病例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原发病因可解释为腰肌劳损、胁痛等;②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腰病史,发病前有外伤史者;③腰椎X线片显示腰椎骨质无异常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取穴。主穴:水沟、后溪、奇经八脉腰痛穴(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配穴:委中、命门、阳关、大肠俞、合谷。体针疗法:一般仅取主穴,效果不理想时加配穴,均按损伤部位选穴。腰脊正中损伤者,选水沟,直刺1~2分,反复捻转,持续2 min;或水沟旁开1 cm处,左手拇、食指将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针,从左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强刺激5~10 s。在上述针刺同时,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紧扶患者腰腹交界处(章门、京门穴附近),帮助其活动腰部20次[2],如前俯后仰,左右旋转等。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小)者,选后溪,取对侧或痛侧,往合谷方向进针,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 min;同时,亦如上法活动其腰部。腰部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大,痛引胁肋)者,选腰痛穴,取对侧,两针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气后,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 min,并按上法活动其腰部。上述均留针15 min,运针1~2次。注意事项:如尚有余痛或疼痛减轻不明显,深刺大肠俞,激发针感放射至足根,委中刺血,命门、阳关及腰部压痛最明显处,针后加拔罐。

治疗组取穴:平衡针腰痛穴[3]在前额正中,在神庭穴与印堂穴中点。平衡针疗法:使用3寸毫针采用提插捻转泻法。若双侧腰痛或中腰痛向下平刺1~2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1~2寸,急性损伤可不留针,病程超过3 d者可留针20~30 min。中强刺激,5 min行针1次,间歇时令患者腰部自然放松,转动腰部,每日针刺1次。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以针感行至山根或两侧攒竹穴,甚而向鼻头放射为佳。进针得气后,再检查患者损伤部位,一般急性腰扭伤的患者损伤部位的肌肉都有程度不同的痉挛肌张力增加,局部隆起,肿胀压痛。部分患者有单个或多个椎体侧凸,临床称椎柱小关节紊乱,俗称“错位”。此时(视患者体位而定)令患者先在损伤局部做中药熏蒸治疗25 min,使全身肌肉放松,局部痉挛解除,然后施腰部旋转斜扳手法,在用力的同时听到小关节复位的响声,同时按平隆起的肌肉,术毕令患者转动腰部,立感疼痛锐减。

注意事项: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1~2周,待临床治愈后,2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疼痛消失,运动正常,能参加工作。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运动正常,偶有轻度疼痛。有效:症状、体征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5 结果

见表1。2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2.15,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疗效对比

6 讨论

急性腰扭伤是以腰部软组织突然损伤引起的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的伤病,属于生活常见病,多因负重时因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或者跌打闪扑所致,有时突然弯腰或转身也可引起。伤时可有闪断或撕脱感,随即腰部剧痛不能用力,呈典型的“板腰”,僵硬畸形,行走不利。平衡针腰痛穴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原理,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调节自身平衡,解除局部疼痛。在门诊治疗过程中,针刺的同时加以中药熏蒸[4]及手法旋转复位,即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提高1次治愈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病程长则见效慢。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才兴,焦伟国.不同治疗手法对不同损伤类型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12-1513.

[3]吕燃,谢杰伟.斜扳法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311-312.

[4]赵家军.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576.

猜你喜欢
病证熏蒸腰部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熏艾草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甲醇和乙醇熏蒸法对直喷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