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军,唐引引,岳静宇
(1.巩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巩义 451200;2.河南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08)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患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1]。手足口病本为常见病,但近年出现暴发流行,而流行时常伴随较高的病死率,尤其所引起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肌损害,且自2008年5月2日被纳入丙类传染病后,对该病的诊治更为医者所重新认识。2011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芩连解毒汤联合利巴韦林,外用喷昔洛韦软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7例,总结报道如下。
34例患儿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1]和《现代皮肤病学》[2]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5岁,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平均(3.13 ±1.32)岁;病程平均(3.21 ±1.77)d;有手足口病接触史9例。对照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平均(3.71 ±1.81)岁;病程平均(3.31 ±1.61)d;有手足口病接触史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34例患者中,其中发热22例,体温波动在37.3~40.2℃之间;皮疹34例,呈离心性分布,均分布在手心、足底,丘疹为玫瑰花充血性丘疹,2~5 d消退,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疱疹呈卵圆形,淡灰色,为半房性,含微浊浆液,有的周围有红晕,2~4 d疱疹吸收,变成棕红色斑点,然后干燥脱皮;口腔黏膜病变30例;黏膜病变大多数与皮疹同时出现,疱疹大小不等,边缘充血;部分病例因咳嗽、拒食、咽痛等症状来诊。
对照组给予口服利巴韦林5 mg/次,3次/d;外用喷昔洛韦软膏治疗,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芩连解毒汤。药物组成:黄芩6 g,黄连6 g,生地黄10 g,栀子6 g,牡丹皮6 g,石膏12 g,竹叶 6 g,连翘 6 g,板蓝根 9 g,紫草 6 g,甘草3 g。水煎服,1 d 1剂。加减:发热者,加柴胡、青蒿各6 g;呕吐者,加竹茹6 g、苏梗5 g、半夏5 g;咳嗽者,加瓜蒌、浙贝母各6 g;腹泻重者,加薏苡仁15 g、滑石6 g。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儿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消失,热退,咽痛、无咳嗽等症状,生命体征正常。显效: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减少,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仍有发热、咽痛、咳嗽,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增多,口腔溃疡仍存在,精神及饮食无改善。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2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2.20,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疗效对比
我国自2006年以来,很多地区多次爆发小儿手足口病疫,且发病率显著增加,有流行趋势,主要以幼儿园集体发病。目前,手足口病的治疗缺乏高效、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大多以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利巴韦林是一种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其抗病毒作用强,安全性高,针对病毒复制过程,对宿主细胞无损害。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属中医学“时疫”、“湿温”范畴,其发生以感染时邪为主,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内侵生湿生热,向外发于肌表,故见手、足、口部疱疹,治疗以清热、透疹、解毒为主。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芩连解毒汤治疗效果满意。方中黄芩、黄连、栀子、连翘、板蓝根为清热解毒之佳品,使热毒之邪迅速得以清除;紫草、牡丹皮凉血解毒、透疹;石膏清热、除烦止渴,使机体内火毒外达内消。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清热、透疹、解毒之效,使手、足、口患儿热退,疱疹消退。其次,手足口病的护理也很重要,发病期内饮食宜清淡,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白开水,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可盐水漱口,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同时也应补充一定的热量及大量维生素C,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发物。空气要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 h,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要经常给患儿擦去身上的汗渍,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着凉。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通知[EB/OL].[2010-04-20].http://baike.baidu.com/view/3531357.htm.
[2]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6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