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纳米体系在药物和基因载体中的应用

2012-12-09 20:00:36周宏博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基因治疗靶向载体

周宏博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肿瘤科,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

聚合物纳米体系在药物传递与基因载体方面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物医学材料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纳米控释系统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使它能够在药物与基因输送等其他方面具有很多方面的优越性,比如它可以帮助释放药物,从而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它可在保证药物完好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的剂量,从而减轻或者避免毒副发生;它可以帮助保护核苷酸,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它还可以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可以帮助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药物的存储;可以起到定位作用等。纳米控释系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控释系统,现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治疗的聚合物纳米体系主要包括理性设计的聚合物药物、聚合物-蛋白质偶连体、聚合物-药物偶连体、连接药物的聚合物胶束以及聚合物-基因复合物等类型,以聚合物为基础的治疗药物的粒径大多在几纳米与几百纳米之间。

1.2 方法

纳米控释系统是一种有前途的控释系统,我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透彻,当然控释系统的医学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纳米控释使得我们在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两个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除此之外,研究者们对近年来纳米控释系统在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只要传统的纳米粒子进入人体的血液之中,马上就会受到某些固定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各器官中的巨噬细胞的迅速的调理反应,这个速度是超级快的,还没等到我们反应过来,该调节作用已经完毕,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传统的纳米粒子将巨噬细胞扫荡一空。当研究者们运用传统纳米粒子的这一特性进行运载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这一工作时,单核的吞噬细胞系统的以上特性将毋庸置疑地可以帮助使得抗肿瘤药物对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肿瘤化疗效果明显得到提高。众所周知的是纳米粒子并不会迅速地被毛细血管壁所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之中,而是渗透进入到注射部位周围的细胞间隙,并渐渐地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然后进入淋巴系统中。

然而为了更好地了解聚合物纳米体系在药物和基因载体中的应用,我们还需要探讨两亲多糖纳米胶束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的制备和释药研究,医用纳米控释系统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基因治疗在医学上的贡献等等。

探讨两亲多糖纳米胶束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使用动态光散射仪来观察两亲多糖纳米胶束的有效粒径的微小变化,并且利用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来考察研究它对不同水溶性药物的缓释作用效果。多糖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好等庞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纳米载体潜在的毒性的有效作用,在相关实验中我们把源自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葡聚糖作为最优原料。纳米微粒在传递与控制释放系统的载体内降解较为缓慢或难以降解,这一观点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且在医学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纳米材料的这种特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纳米材料运用于医药领域之中的首要条件。通过相关的试验来达到初步了解载药纳米胶束对不同水溶性药物的缓释规律的目的。使用溴化钾压片法进行制样的工作,采用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多个批样,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来完成测定胶束的透析液在EZQ 45波长处的吸光度并且还需要根据G,+DE 溶液的标准曲线计算透析液中G,+DE的含量。求得它的胶束的药物在药物总量中所占的比重。

基因治疗正成为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随着当今多种纳米材料的涌现和近几年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受到研究者的普遍推崇。基因治疗的成功除了需要特异的有效的目的基因外,还不可缺少高效、安全和靶向的基因导入载体。

2 结果

理想的有效药物缓释制剂不仅可以减少给药次数,而且还可保证给药间期平稳的血药浓度,药物载体的研究有待于继续深一步的开展。因为纳米粒子被局部注射之后具有对淋巴系统的靶向特异性,所以它可以作为针对淋巴系统原发肿瘤或转移瘤的一种化疗手段。我们不得不承认纳米控释系统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将会被发扬光大,它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近几年来研究者们已开始将其与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结合制成药物缓释载体,从而实现基因治疗的主动靶向性。

3 讨论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生物相容性及其潜在的毒副作用的研究较少,要达到最终的临床应用,还需在这方面加强研究。以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其靶向性和转染效率,积极开发各种新型载体,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纳米载体转运机制,提高纳米颗粒的磁性导航,使基因转移至靶向部位,达到定向基因治疗的目的。纳米控释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与基因的载体,有着缓释、靶向、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一系列的特点,仅仅还只对一些肿瘤的动物模型有着极其好的疗效。但想要运用于人们的医疗事业中还需一些深入的研究,这种现状是因为目前大多数的有关方面的研究还处在体外和动物体内的实验阶段,要想成为临床常用剂型还需大量人体实验。纳米聚合物还有助于增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有着可以直接应用于药物治疗的潜力,它将是未来新药的设计方向与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基因治疗靶向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洪专:中国基因治疗领域的引路人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4
基因治疗在医学中的应用?
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