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汉涛
(蕲春县人民医院 五官科,湖北 蕲春435300)
顽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一种较为多见的急症。出血部位多在下鼻道中后部,嗅裂及鼻中隔后段[1]。近几年,鼻内镜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2]。经鼻内镜下对鼻腔可直视检查,创伤性小患者痛苦轻。通过对我院2009年4月-2010年2月收治的237例经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本组入选的237 例经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均为2009年4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其中女性110例,男性126例。年龄20~69岁,平均45岁。主要出血部位:下鼻道中后部、中鼻道后部、下鼻甲前端、嗅裂及鼻中隔后段。
患者入院后对鼻腔实施填塞麻醉,之后置入鼻内镜,对下鼻道中后部及嗅裂等易出血区进行仔细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出血点明确之后,再对需手术区进行清理,用吸引器把分泌物和积血吸净。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对出血点周围应用微波热凝直到其组织变白,出血量少的患者则用麻药棉片压10min后再实施微波热凝。对于出血猛烈的患者对出血点可先应用少量凡士林纱布条填塞,止血成功后再在手术区涂抹些许金霉素眼膏,继而对症治疗5~6天。
治愈:鼻腔未再出血。有效:偶尔还会有少量出血,但会慢慢自行停止。无效:鼻腔出血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患者经鼻内镜下治疗后治愈216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5%,对236例患者出院后回访5~8个月,无1例复发。
鼻出血也叫鼻衄,是目前耳鼻咽喉科临床一种较为多见的急症。有时是由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并发所致,有时也可能是鼻窦炎或鼻腔疾病变化引起[3]。顽固性鼻出血的部位多数隐匿性强不易发现,本组中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嗅裂区和鼻中隔后段多见。有时表现为持续性出血,有时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而且每次出血量不一。症状轻的患者只是鼻涕中夹带些血,严重者则会导致失血性休克。本组中共207例患者出现间歇性反复出血,仅30例患者属持续性出血,后慢慢自行停止且出血停止时间不一。出血部位单侧多见,双侧也有。本组中所有病例均为单侧。
一般因鼻孔腔小洞深,手术视野狭窄,检查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有效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所在是确定出血部位[4]。目前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常用的方法有用凡士林纱条充填法,冷冻止血法及药物烧灼法。现今鼻内镜在耳鼻喉科临床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可对鼻腔进行详细诊治的光学设备。优势如下:患者出血部位一旦被确诊后,多数可采用经鼻内镜下对破裂处实施直接微波热凝术,热凝以后为创面覆盖上一层明胶海绵,以抗感染,保护和滋润创面。手术过程中对于顽固性鼻出血严重的患者,可先应用金霉素眼膏纱布条压迫出血部位,等出血减缓或者出血停止之后再实施止血。鼻内镜中的吸引器,利于医生在直视下边吸引污物边进行检查,对鼻道内的分泌物和血液及时进行清除,必要时可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使得下鼻道中后部、嗅裂区及鼻中隔后段等部位暴露充分。不过前提是患者需做必要的血小板计数,毛细血管的脆性试验,一些常规检查及血压测定等检查,以找到出血的原因及部位。此外,经鼻内镜下检查视野范围广,亮度高,对整个鼻腔都可检查,克服了以前治疗方法中对鼻腔狭小部位及深部检查的鼻内肓区。综上,经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不但止血速度快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陈峰,高下,钱晓.鼻内镜下鼻腔结构性处理在鼻出血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06):464-465.
[2] 罗永海,李彦华,张伟,等.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定位诊断及治疗[J].新疆中医药,2007,25(5):108-109.
[3] 张治军,张金铭,张瞍,等.膨胀海绵和林油纱条鼻腔填塞冶疗鼻出血的随机对比试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9):3729-3731.
[4] 薛新中,张明.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8 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0(36):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