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222100
产后出血为产科的危急重症,是孕产妇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患者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均能治愈,但仍有少数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子宫切除术。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者12例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0 128例,产后出血192例,发生率为1.91%,出血量1 000~4 000ml,平均出血量2 190ml。孕妇年龄23~45岁,孕36~42周。有18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但仍有12例严重出血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术。12例中剖宫产9例,阴道分娩3例,初产妇2例,经产妇10例。
1.2 方法 分析12例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原因及处理。
1.3 治疗方法 12例患者经过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的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催产素、米索前列醇等缩宫剂、一般止血药)和子宫按摩、子宫胎盘附着面局部缝扎、子宫内壁肌层局部缝合等,同时给予输液、输血、纠酸、抗过敏、抗休克等处理。如效果差,为保留子宫可先行宫腔填塞、B-lynch缝合子宫,无效再行子宫切除。根据出血部位及原因,决定子宫切除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同常规的子宫切除术[1]。
2.1 胎盘植入5例,占41.7%,继发性宫缩乏力4例,占33.3%,妊娠合并多发子宫肌瘤2例,占16.7%,羊水栓塞引起DIC 1例,占8.3%。均经过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的保守治疗,无效再行子宫切除术。
2.2 出血量1 000~4 000ml,平均出血量2 190ml。根据出血部位及原因,决定子宫切除术的方式。12例病例行次全子宫次切除术9例,占75%;全子宫切除术3例,占25%。
2.3 抢救成功11例,1例外院转诊因羊水栓塞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为产科危急重症,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子宫切除是抢救产后出血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对产妇身体及心理造成巨大影响,患者容易出现自卑羞怯心理,故对于年轻的孕产妇切除子宫要慎重。
本文发现因胎盘植入因素导致子宫切除患者最多,占41.7%,多为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产后由于胎盘植入部分子宫肌层收缩不良,血窦开放,出血量多。若植入面积不大、没有感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时,可以通过快速徒手剥离胎盘、加强子宫收缩、楔形或部分切除植入的胎盘、宫腔填塞结合等方法尽量保留子宫。但如果有下列情况,需及时行子宫切除手术:(1)穿透性胎盘植入,合并子宫穿孔并感染;(2)完全胎盘植入面积>1/2;(3)作楔形切除术后仍出血不止者;(4)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出现异常情况等;(5)胎盘早剥,一旦发生严重子宫卒中也应果断地行子宫切除[3]。
子宫收缩乏力也是急症子宫切除的重要手术因素,本组共4例。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量一般很多,但只要发现及时并处理得当,出血是易于控制的。最直接、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就是加强宫缩,治疗方法包括各种手法的子宫按摩,应用宫缩剂及钙剂等,随着前列腺素类宫缩剂的应用,宫缩乏力的处理更加容易。此外还可以应用特殊子宫缝合方法(如B-Lynch缝合、子宫打补丁法)、宫腔纱布填塞术、宫腔水囊压迫术、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髂内动脉结扎术等方法处理。临床上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行子宫切除术:(1)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于上述处理难奏效,出血有增多趋势。(2)子宫收缩乏力时间长,子宫肌层水肿、对一般保守治疗无反应。(3)短期内迅速大量失血导致休克、凝血功能异常等产科并发症,已来不及实施其他措施,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手术。
本组患者有两例因妊娠合并多发子宫肌瘤剖宫产出血行子宫切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采用肌瘤剔除术,多发性子宫肌瘤也应尽力逐个肌瘤剔除,避免了产褥期子宫肌瘤变性及以后的子宫切除手术。但妊娠期子宫肌瘤往往增大明显,供血丰富,术中出血风险较大[4]。本组1例患者为高龄产妇且无再次生育要求,多个肌瘤剔除后,局部肌层缝合困难、组织撕裂、创面出血不止选择子宫次全切除术。另外1例患者子宫多发肌瘤,且瘤体部位不集中,估计做肌瘤剔除术后几乎无残存健康的子宫肌层,而选择子宫次全切除术。
本组有1例外院转诊患者因羊水栓塞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切除子宫、抗过敏、抗休克等积极治疗,但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总之,胎盘及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对产后出血的处理应根据其出血原因,出血的量和出血的速度,用各种不同的止血方法进行抢救。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急诊子宫切除术是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对于难以控制并危及产妇生命的产后出血,则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挽救产妇生命。
[1]马水清,边旭明,郎景和.产科临床中的子宫切除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2001,17(1):39.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3]贺晶,徐东.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112-113.
[4]王伽略,杨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2007,23(10):7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