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 曾庆良王皓白 杭州市科技局 杭州市府办 浙大城市学院
杭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徐长明 曾庆良王皓白 杭州市科技局 杭州市府办 浙大城市学院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繁重的背景下,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征的自主创新体系,对于杭州大力发展“十大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杭州市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培养科技型企业,着力扶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积极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致力推进具有杭州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运用相关理论考察杭州市的自主创新体系,主要由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市场和中介机构组成,并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关系。
而城市创新能力正是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创新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着重从制度创新力、知识创造力、资源配置力以及自主创新支撑力等方面对杭州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见图2。
⒈知识创造力
知识创造是指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对产业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相关技术进行研发的系列过程。它为其它创新能力的提高储备知识,是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主要包括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两部分。见图3。
研发投入方面:近年来,杭州在资金投入上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实现了逐年增长,见表1。财政支持进一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技术开发。
从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予来看,杭州市在专利申请数量、授予数和每万人保有量上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杭州自主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较高,见表2。
资源配置中较为重要的是设计能力,杭州企业的设计能力总体较高,但从专利授予类型看,发明专利仅占总专利的五分之一不到。这说明原创性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见表3。
表3 杭州市2009-2011年专利授权类型统计
表1 杭州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力度
表2 杭州市2008-2011年自主创新“产出能力”现状
⒉资源配置力
资源配置是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过程对来自于自身或其它要素的资金、人员、技术等各类资源进行分配利用,以改善生产函数获得利润的过程。也就是说,整个创新系统的资源最终都将由企业来整合配置、产生效益,因此它是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绩效的直接体现,见图4。
资源配置中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产品竞争力,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率是体现产品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指标。从表4可以看出,近年来杭州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率均实现了较快提升,但与省会城市地位相比,创新集聚尚显不够。
表4 杭州市与浙江省工业新产品产值及新产品产值率
表5 杭州市2007-2010年研发活动的“投入能力”
表62010 年杭州市专利权人类型分布统计
表7 杭州市2010-2011年研发活动的“消化吸收能力”
资源配置中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投入能力,其核心是研发活动的投入能力。从表5可以看出,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而且距离3%(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一般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研发费加计抵扣所得税数总额增加较快,这说明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力度和能力在增强。
资源配置中最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核心是成果转化率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技术成果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化需要中介机构,而企业自身的技术成果往往直接通过产业化就可以转化。从表6可以看到,杭州企业所占的专利权达43%以上,该指标间接反映了区域内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杭州企业技术能力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是其引进技术后,对技术本身的解读能力,而衡量这种解读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该企业的技术实力,而该企业的技术实力则由该企业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数目来衡量。杭州这三类研发组织的数量近年来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见表7。
⒊制度创新力
制度创新是指政府对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制度进行调整、完善,进而形成一套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规则,主要包括创新激励及产业政策创新两大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它是政府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见图5。
杭州制度创新能力较强,“十一五”期间,颁布了《杭州市专利管理条例》,修订了《杭州市科技进步条例》,出台了《关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以及10个配套政策,在资金激励和政策激励上都体现出了较大的灵活性和激励性。特别是2008年以来,杭州先后设立了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改革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创新融资担保体系,参照硅谷银行组建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成立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等,建立风险池基金,在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上有新突破,财政科技资金的撬动效应极其明显。杭州争取到的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在2010年较2009年有了显著的增长,引进科研载体的数量在2011年有了10%左右的增长,这些都说明杭州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见表8。
表8 杭州市2008-2010年研发活动的“创新激励”
杭州政策创新较具活力,2008年以来,经认定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数一直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专利试点和示范企业、科技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数也不断增加。
⒋支撑力
支撑力是指创新体系中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与创新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类要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能力,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介机构发展等。良好的支撑体系是区域获得持续创新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见图6。
自主创新体系支撑力的市场环境主要由居民消费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构成,这两项指标从市场需求角度最终引起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表9可以看出,杭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际到位外资呈逐年增长态势,这说明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比较旺盛。
表9 杭州市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自主创新体系支撑力包括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中介平台,更重要的是高学历水平的技术劳动者。近年来,杭州总体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综上分析,虽然杭州市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体系建设成效较为显著,但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及广州、南京、深圳等城市,对高端产业发展会有一定影响。二是发明专利授权量虽然居省会城市第一,但与一些副省级城市如深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原创性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存在差距。这些也都表明杭州市创新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为繁重。
在深化“十二五”发展中,杭州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进一步从科技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和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积极纳入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政府机构、金融及相关中介机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要素,形成自主创新的三重螺旋(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并构建高效运转的网络系统。特别是作为提高地区竞争力的总协调者,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动地区创新要素整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加快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⒈加快科技知识平台建设,在市场需求引导下加速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流入
当前,经济全球化促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放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有效整合资源,成为创新的关键因素。一是要注重以开放性系统性发展思维指导平台建设。杭州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应着眼国内外更大的范围,积极融入更广阔的知识创造网络。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合作,建设各类科技知识平台,为杭州进一步扩大科技知识网络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与应用范围,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根本,积极建立长期稳固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二是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强化平台建设指向。根据“十大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指导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鼓励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收集科技情报信息,从而更准确地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寻找最新、最有前景的科学技术知识。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新产品产值率。三是要依托科技园和孵化器发展健全平台建设载体与机制。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内、企业内的科技园和孵化器建设,增强科技创业与知识生产的对接。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知识流动机制,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中介机构等多点、多线地促进科技知识的流入。
⒉完善科技知识扩散机制,通过创业工程、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技术培训等措施加快技术扩散
杭州的功能区规划以及实施为科技知识扩散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重视发展并形成以特色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推进区域产业内以及产业之间的知识扩散。一是积极拓展创新创业工程。包括继续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实施“青蓝计划”等,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以创业的形式尽快推动科技知识进入经济价值的创造环节。杭州的孵化园区建设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应不断完善孵化园区管理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入驻园区,进一步推动人才创业创新。二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鼓励风险投资企业进入创新体系,借助广大的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商的创业创新管理经验以及广泛的关系网络,加快创业发展和技术成果转化。三是抓好筹备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以企业为主体,以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建设为主线,推动重大技术的产业化,以此培育和发展核心工程化能力,吸引更多的新技术成果进入,同时推动工程化技术平台的充分利用,在多方产业化合作中促进技术学习和扩散。四是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完善杭州“知识市场”,以网上技术市场为基础,推进创新点子、创新产品交易,定期举办多形式的自主创新交流推广项目,不断提高社会各界自主创新意识,扩大自主创新示范效应。
⒊引导企业建立创新机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效率、科学管理知识产权
进一步重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省市级技术中心、专利示范企业等措施,大力促进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一是扩大技术中心、专利示范企业的宣传范围,通过研发补贴、税收补贴和公共采购等刺激企业进行创新研发,并引导更多企业建立创新机构。二是定期组织自主创新培训交流活动,内容涵盖创新投入、项目运行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各个方面,引导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自主创新管理体系。三是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研发和联合技术开发,实现产业间或产业内的技术合作。四是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培育规范化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
⒋立足“人才引进培养+人才培训充电”模式,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
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一是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构筑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为创新创业企业和人员提供配套服务。二是拓展人才引进渠道。通过高薪聘请、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优化创业和生活环境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地培养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三是加强人才培训。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继续充电,鼓励高等院校开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课程。
⒌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政策为抓手,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大力宣传贯彻新修订后的杭州市科技进步条例,通过科技项目引导更多企业开展R&D活动。加强区、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考核,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完善科技投入体系,深化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优化科研院所分配激励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在重大项目立项资助中的评审权重,明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产出目标。加强科技金融结合,继续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发挥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作用,创新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产品,完善市创投服务中心功能,促进创投项目与资本成功对接,着力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