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鲁鸿 李树静
1.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61;
2.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济南 250002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数量和比例日益增加,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也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和特点,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部分,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要求和党员特点不断加强研究。其中,对于党支部模式的合理、科学构建,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高校传统的党支部构建模式是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党支部,随着党员人数增多,最近开始探索高年级党支部建设形势。但无论是班级党支部还是年级党支部,单纯学生党支部模式都存在着以下缺陷:
1)学生党支部生命周期短 结构不稳定
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党员人数尤其是正式党员较少,不足三名正式党员的年级就需要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组建成一个支部。随着党员人数增加,年级党支部开始建立,经历大二、大三两年,有的分拆为班级党支部,有的仍然是年级党支部。到毕业时,党支部也随之解散。党支部的生命周期短,不易形成支部的制度、作风和文化。支部人员的变动程度较大,使得党支部建设缺少稳定性。
2)学生党支部党员结构单一 整体素质低
学生党支部的党员都是由党组织经过严格考察而发展的,具备党员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入党时间短,受年龄、知识结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相对教工党支部而言是比较低的。学生党支部的人员构成一般是由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其余党员则都是大学生,这就使得支部成员的成分单一。特别是有的班级党支部,全部成员都是学生,由学生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缺少党务工作的能力和经验。
3)学生党支部缺少指导 工作乏力
单纯的学生党支部由于人员结构单一和政治上的不成熟,使得党支部开展各项活动时具有明显的不完善性,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党支部重发展,轻教育。对于学生党员发展入党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认证考察。但对于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问题普遍缺乏有力措施,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长效机制;二是理论学习简单化。由于受理论水平和政治视角的限制,理论学习浮于浅层,不能准确把握有关的理论精髓,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有关社会热点,甚至会出现错误理解。理论学习也不能联系实际,有时停留在单纯念文章读报纸的水平;三是活动形式单一,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单薄,内容狭窄。如:做党性教育就习惯参观党史博物馆,发挥党员作用就习惯开展志愿者活动等。
4)党员教育管理和行为约束难以取得实效
单纯学生党支部是思想和行为相对一致的学生群体组成,有时候存在着相同和相似的思想偏见和行为习惯,难以进行互相的监督和批评。在开展党员教育,进行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活动时,不能够清晰明确的认识到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够很好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依照野生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观赏部位将观赏植物分为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形类4类,由于某些植物的观赏特性极为丰富,故该4种观赏特性没有固定的界定标准。
单纯的教工支部也有着自身的缺陷,主要反映在:
(1)教师党支部缺少活力
教师党支部成员年龄相对较高,成员相对稳定,补充新鲜血液缓慢,基本上不发展新党员。
(2)教师党支部活动较少
教师们集中精力搞科研,对党员活动投入的精力较小,认为自身的党性已经比较成熟,参与一些组织活动的主动性不够。
(3)教师党支部也存在同学生党支部相似的人员结构单一等问题。
师生复合型党支部组建后,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弥补单纯学生和教师党支部模式存在的缺陷,同时,又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1)师生复合型党支部人员结构合理,具备弹性生命周期。组建师生复合型党支部可以使师生相互影响,互补所长,相得益彰。师生党支部既不像学生党支部那样不稳定,也不像教师党支部那样缺少变化。既有教师党员的成熟稳定,又有学生党员的青春活力。有利于党支部活动的开展。
2)师生党支部的组建有利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单纯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存在考察人不足、成批发展等现象,影响了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师生党支部由于有较多的成熟的教师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工作就有了良好保证,组织发展工作就会有极大程度的改善。
4)师生党支部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育人工作的开展。学生和教师通过组织活动增进了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改善学生对教师的亲密感、信赖感。同时,学生学会和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向上”沟通能力和自信心。教师也增加了对学生的感情,对教学就会更认真的投入。师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化解和消除。
组建师生复合型党支部,有以下几种组织构建模式:
1)班级对应模式。以学生班级为基本单位组建党支部,为班级分配相应的教师党员,教师党员包含各个不同专业、不同职称层次。支部在一年级建立,到学生毕业结束,然后再从新生一年级开始新一轮生命周期。
2)专业对应模式。按照专业不同,纵穿各个年级的学生和相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党支部,专业人数较多时可分为几个支部。支部每年都送走一批毕业生,迎接一批新学生。
3)课题组对应模式。打破了班级和年级,按照本科导师组或者研究生课题组组建成党支部。教师则由相应的导师和课题组成员组成。课题组不同于专业对应模式。有些不同的专业组建成同一课题组,而有些相同专业则分属于不同的课题组或者导师组。这取决于各学院的学科和科研情况的设置。
班级对应型党支部是比较易于组建的模式,只要把教师党员相应的分配到各支部中就行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支部中的学生党员相对比较熟悉,按照同一时间进行作息和组织活动,易于组织各类活动的开展。同时,由于和班级的紧密联系,党支部能够在班级中形成政治核心作用,对班级的建设促进意义较大。不同专业的教师党员分布在同一支部里,能够对各科目的学习形成基础性指导。综合来看,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本、专科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专业对应型党支部按照专业或专业方向不同,由各年级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这种类型的党支部人员结构较有体系,比较容易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同时,不同于班级党支部的重要一点是成员稳定性得到提高。班级党支部随着学生毕业会出现人数上的急剧变化、学生党员的清空和支部建设的起伏。专业型的党支部就相对变化较为缓慢,易于支部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对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种类型党支部有着天然优势。
课题组对应型党支部成员组成最为复杂,这种模式的党支部适合于研究生层面。研究生阶段,班级的作用和概念逐渐淡化,相应地课题组、实验室成为了新的集体形式,并凸显出相对明显的组织功能。同一课题组的学生们有着相似的工作和学习安排。学生党员和导师们原本就交往的非常密切,易于组建成凝聚力较强的党支部。党支部在科研工作和课题攻关中会发挥巨大作用。
各类型党支部的特点和优势比较如下表1:
表1 各类型党支部的特点和优势比较
师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以下功能:
1)教师党员要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
2)教师党员要认真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加强指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教师党员要充分发挥培养考察作用,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水平。
4)师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教师、党员带动群众的良好局面,做维护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
[1]吕红征.党建带团建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互动机制研究[J].世纪桥,2007,(7).
[2]沈长霞.“党支部建在班上”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