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管理下高职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的研究

2012-12-07 07:17:32云贵全
职教通讯 2012年6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模块化

云贵全

学分制管理下高职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的研究

云贵全

就当前高职院校选修课程开设中课程系统性较差、选修课开设“名不副实”、选修课执行难度大、教学效果差、学生选课盲目等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选修课程开设模块化的改革方案:一方面,通过课程的模块化设置,提高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选修课程的必修管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高职;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学分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制“宽进严出”、“学制灵活”,是对传统学年制管理的一种根本性改革。学分制因其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及较多选修课程的特点,充分满足了高职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学习的个性需要。学生既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法,又可以设计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效开发了其智力,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然而,笔者发现,学分制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加以改进。如:学生选课仅以获取学分为目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所选课程不成体系,造成相对复杂的工艺或技术很难达到所需的培养规格;选修课开设“名不副实”;选修课执行难度大、教学效果差,等等。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下选修课程的开设采取模块化形式,从而保证学生课程学习的系统化,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普遍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而选修课程又有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之分。虽然学分制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一)学分制实施的优势所在

1.学分制的实施充分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挂牌上课,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这种方式给教师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促使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主动学习。改变了过去由学校统一安排课程,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的效率。

3.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学习有兴趣的技术,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扼杀偏才、怪才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4.学分制的实施使弹性学制变为可能。学生不再和原先一样,必须在规定的3年或4年时间内毕业,而可以给他们划定一个时间期限,只要在这个期限内获得足够的学分都可以毕业,这一制度也为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5.学分制的实施为校企合作打开了方便之门。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也可以按规定获取相应的学分,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

6.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学分制管理下,促使教师将新技术和新工艺带入课堂,使学生掌握一些前沿的技术。

(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限选课程,一些学校违背了学分制实施的初衷,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便于管理,把限选课程当成必修课程来处理,使学生丧失了选课的权利。

2.某些学校从降低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考虑,为了提高单位选修班级的人数,人为地降低选修课程的门数,使学生可选的课程减少。

3.在课程选择中,有些学生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为“分”而选,只考虑获取规定的学分,从而导致容易获取学分的课程选择人数增多,而一些技术门槛高、任课教师要求严格的课程选修人数降低。

4.由于选修课程不需要补考、重修,学生如果考试不合格仅仅不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并没有重修的压力,从而导致课堂纪律差、教学效果差,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由于选修课程没有延续性,开出的课程不具有系统性,对于某些通过系列课程才能系统掌握的技能,仅靠学习一门课程难以达到相应的目标,因此,学生很难通过选修课程系统地掌握某种较为复杂的技术。

二、高职院校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的探讨

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国外高等学校所广泛采用。在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还应从国情、校情出发,寻找有效措施,使学分制实施更容易,管理更规范,落实更彻底。

(一)选修课程模块化,提高系统性

过去选修课程多以单独课程为选修单位,学生在选课时有可能从获取学分的难易程度出发,选择几门毫不相关的课程。课程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也就形成不了系统。而学校在开设选修课程时,也很难针对一种技术连续开设课程。

例如,对某种技术的系统学习掌握需要先后开设3门课程,姑且以“入门”、“提高”和“应用”来区分,当开设入门课程的时候有50名学生选修该课程,如果淘汰率都是20%,那么,在开设提高课程时,最多就只有40名学生选择,而在开设应用课程时,能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只剩下32人了,如表1所示。学校再考虑成本等因素,就有可能放弃该门课程的开设。再者,对于选修课程,学校无法强制已通过入门课程的学生必须再选择这两门后续课程,所以,实际选择的人数就更少了。如果学生没有学完这些课程,就达不到该技术的相关要求,那么学生前期选修的课程也就只是获取到相应的学分,而起不到实际的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往往只能弱化选修课程,把重要的课程都放入必修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分制“有名无实”的现象。

表1 选修人数变化表

如何才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呢?可以对选修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统一把基础课程放入必修课程中,然后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出不同的选修模块,每个选修模块尽可能做到学分相当,以便于管理。学生选课的时候不再是单独地选择课程,而是选择某个或某几个技术模块。以软件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为例,课程模块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软件专业学生在前期均需要完成基础课程(必修课)的学习,后期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几个模块中的一个进行学习。学校根据学生所选模块组建相应的模块专班,这样,既使选修课程开设具有系统性,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又方便了选修课程的管理。同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所选模块的学习后,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修其它模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的需要,也避免了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散乱性。

同样,对于任选课程,如人文艺术类的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式形成多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学习。

(二)选修课程采取必修管理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以往,学校和教师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必修课程,如果考试不合格,学校大多采取补考、重修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学习,而对于选修课程,则没有这样的规定。这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使得选修课程学生到课率低,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图1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模块化示意图

选修课程采取模块化形式后,可采用“选修课程,必修管理”的方式。当学生一旦选定某个模块进行学习时,模块内的课程就必须全部通过,对于不合格课程,同样需要通过补考或重修等方式重新取得该门课程的成绩。只有在选定模块的全部课程学习合格之后,才能获取该模块的学分。如果学生在选修中途放弃该模块的某些课程的学习,则不能获得该模块的学分。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学完整个系列的课程,从而达到某个工作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当然,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在不同的阶段提供较多的模块以供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必须要获取规定的学分(限选模块和任选模块均有一定的学分要求)之后才能达到毕业条件。这样,不但兼顾了课程的系统化,而且也达到了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选修课程采用模块化形式后,因为每个模块都是由多门课程组成的,其学分也比单一课程的学分多出很多;同时,这些课程之间相互关联,学生在选择时比较慎重,不再是为了挣学分而去选择,况且,如果中途放弃的话,会耽误很长时间,浪费很多精力,所以,一旦学生选择了某个模块,就会相对稳定,其重视程度也相应增加,教师也不用担心因为要求严格而出现大量学生中途放弃的情况。必须强调的是,学校应采取必修课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成绩不合格而坚持留在该模块学习的学生,必须要求其通过补考、重修等方式完成该模块课程的学习,只有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重视下,才能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的实践效果

选修课程的模块化设置,既有利于选修课程开设的系统化,又使学生的学习选择度进一步增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专业的课程模块,而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掌握了一项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总的说来,选修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使学生学习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提升就业质量;

二是学校的管理更为灵活,不会因为某些课程选修人数达不到要求而放弃开设;

三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教师要求严格或者课程难度较大不会成为学生选课的障碍;

四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专业学习研究;

五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为模块一旦选定,就相对固定,教师可以专注于该模块课程的备课和研究,避免了因为学生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教师教学准备的不确定性。

云贵全,男,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技术。

G712

A

1674-7747(2012)06-0001-03

[责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9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0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