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宁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315012)
模因论(memetics)的核心思想是对语言信息的模仿、复制和传播,主要通过直接套用、同义异构、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四种模因方法达到掌握和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模因方法为二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学习提供了训练的平台和强有力的工具。然而,在涉及到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时,却往往存在争议。比如,一些研究者认为,二语学习是学生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模因方法可以帮助二语学习者从语境、语言结构与社会文化等方面作出某种顺应,达到语言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Aunger 2002;Gauker 2003)。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言模因方法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某些方法差强人意,没有顽强的毅力无法掌握,于是主张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语言模因方法(Schmidt 1990)。还有部分研究者则主张系统地考察语言模因方法的顺应性、变异性和复杂性等问题,有机地把这些问题贯穿于语言模因方法教学的始终(何自然2005;顾嘉祖2008;王纯磊2008)。
但是,时至今日,把语言模因方法作为一种语言习得和教学方法来研究仍然不多见(王纯磊2009:147),已有的一些研究的结论仍然需要进一步得到验证。本研究尝试从模因论基本理论出发,调查四种语言模因方法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总结出语言模因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希望对二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模因研究在西方和中国一直倍受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中,在语言学领域,国内外涌现了许多先贤时俊(Dawkins 1976,2006;Wilkins 1976;Schmidt 1990;Heylighten 1992;Blackmore 1999;Dennett 1995;Aunger 2001,2002;Meltzoff 2002;Gauker 2003;Sperber 2003;Recanati 2004;Distin 2005;何自然2005,2007;陈琳霞2006;谢朝群2005,2007)。道金斯(Dawkins 2006)认为,模因是一种语言信息的传播单位,可以理解为语言信息从甲脑转移到乙脑,从而在人的大脑语言模因库中不断繁殖。何自然(2005)进一步发展了道金斯的观点,认为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则通过模仿而传播,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该信息是否可以通过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即“任何一个语言信息传播单位,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的‘模仿’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语言模因”(55)。
语言模因必须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先后有序、周而复始的模仿,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才能具有高保真性、多产性和长久性(同上)。谢朝群和李冰芸(2006)通过对模因的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诸多信息传播单位中,语言信息是最重要的模因模仿和传播的媒介。语言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其根本动因就是语言模因的自我复制和传播,语言对模因的这种工具作用称为语言模因。
语言模因根据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分为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基因型语言模因指语言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语言复制和传播方式,在使用方法上包括直接套用和同义异构两种。表现型语言模因指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语言复制和传播方式,在使用方法上包括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两种。随着语言模因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在对比多种语言学习方法后,认为这四种语言模因方法是语言学界值得推广的革命性的方法(徐盛桓2005;陈琳霞、何自然2006;陈琳霞2006):
(1) 直接套用:直接引用或拷贝,即将信息内容直接用于表达过程中。
(2) 同义异构:对相同的信息内容进行异质建构,使之以不同形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传递。何自然(2005:53)认为,“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集合体,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传递。”英语写作往往通过运用近义词或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
(3) 同形联想:即根据具体语境表达的需要,对相同形式的语言模因实施联想,让受众产生不同的认识。“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变异,意义变异是语言模因变异的一种重要方式”(陈琳霞、何自然2006:110)。
(4) 异义同构:是指在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通过对某些固定的语言结构改造,使之拥有新的内涵。新的语言结构形式相近,内容、意境各不相同。如名言Time is money通过模因异义同构,可衍生出很多句子,包括“Time is life,Time is efficiency,Speed is money等。这种改写“使语言获得新生、并在熟悉的基础上推向创新”(何自然、何雪林2003:202)。
针对以上四种语言模因方法,很多学者已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案例研究,论证和检验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唐德根、阳兰梅2008),但还没有学者从语言模因方法使用状况的角度,通过实证的途径检验这些方法的科学性。据此,本研究以语言模因理论为基础,结合应用英语写作教程,采取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调查语言模因方法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共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
(1) 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自觉使用语言模因方法的总体水平如何?
(2) 基础扎实的学生较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模因方法使用频率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四种语言模因方法的难度如何?
(4) 学生对语言模因方法教学满意度如何?
本实验以浙江某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英语专业9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名,女生79名;平均年龄20±2,年龄最大的23岁。所有学生都参加过2010年普通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最高115分(总分150),最低100分,平均108.25分。
(1)语言模因方法应用情况调查问卷,(2)英语写作测试卷,(3)学院评教信息管理系统及语言模因方法教学满意度访谈。
语言模因方法调查问卷根据秦晓晴、文秋芳(2009)的相关研究设计,经过专家审定和预测,最后修订成型。问卷采用句子陈述形式,共20个题项,针对直接套用、同义异构、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分别设计5道题,如下表1所示。然后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5级)记分,分别代表“从不使用(1)”到“经常使用(5)”,要求学生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选项,在相应的字母前打“√”。为最大程度地保证问卷的信度,问题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精简、易读为原则。所设计的备选答案没有多重意义或包含关系,避免引诱回答或暗示回答。
表1 语言模因方法调查问卷
第一学期初和学期末均采用同一问卷。在真实测试前做了多次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问卷进行部分调整,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可靠(a>.80)。
写作测试卷由四个大题构成。第一题为10道句子改错,错误位置均设计在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句子中,考查受试模仿的准确程度;第二题为20个近义词选择,要求受试根据句意识别词义并选词,考查记忆的准确程度;第三题是20个典型句子结构造句,要求受试根据每类句型写出三个句子,考查受试联想和移植的能力;第四题为命题作文,由研究者根据直接套用、同义异构、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四种方法的要求给出若干单词和句子,允许受试者享有选和不选的权利,允许受试发挥想象,写出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命题作文意在考查受试综合运用四种方法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部测试时长120分钟。学期末与学期初的试卷题型、分数一样。
语言模因教学方法满意度访谈采取随机点名,每次安排3-5名同学,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访谈时研究者先自我介绍,清楚说明访谈目的,同时承诺访谈涉及的内容和阐述的观点,只作研究参考,不会公开。访谈涉及模因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满意度三个方面。其中教学方法满意度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容易接受等4个问题,涉及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灵活,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等。教学效果满意度包括个人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明显提高等2个问题。访谈结束后编制访谈报告,课题组对报告进行讨论。另外还参照学院评教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综合判断学生对语言模因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本实验采取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根据前测按同质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研究开始之前,两个班均参加研究者组织的考试。根据考试结果,两个班的英语写作水平相差不大(p=1.030)。受试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接受一次语言模因方法使用情况调查和一次英语写作测试,学期末再进行一次语言模因方法教学满意度访谈。实验时间持续4个月。
语言模因方法使用问卷于写作测试结束时进行。两次实验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55份。所有数据输入SPSS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班采用模因方法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修订和完善授课计划,调整教学目标和授课要点。督导组对授课过程进行听课和评议,授课结束时采用评教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模因训练方法态度。在此过程中,控制班以自己常用的方式学习、记忆。实验班课文讲解基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具体教学内容随写作体裁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步:在写作训练开始之前,利用二至四个课时对四种语言模因方法进行充分讲解。讲解完后,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最感兴趣的方法,并解释原因。经过讨论,学生对直接套用和同义异构方法最有兴趣,而对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方法兴趣不大。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因方法进行反复模仿。例如:“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否则一事无成。”一曰“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或曰“People need to set high goals, or nothing at all.”显然,前面一句表意更透彻,因为它采用了人们熟知的意象词汇,如sailing(航行)、compass(指南针)。学生在体验到它的魅力后,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模仿变得更容易。
第三步: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朗读。要读准句子中的单词,找到断句的地方,用隔断符号标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以便在朗读中有换气的机会。另外,要求学生注意意群和停顿,确保朗读的节奏。
第四步: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或复述。学生正确理解每一单词、词组和句子,弄清楚字、词、句的内在联系以及和上下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或复述,教师建议学生采用默写的手段检验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步:学生在背诵或复述的基础上就某个命题进行写作。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提出积极的建议,启发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表1 学期初、末语言模因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结果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学期初,实验班和控制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0.167;p=0.621),可见实验前两个班是同质的。经过一个学期的模因方法训练,学生的模因方法使用水平是否有所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在学期初,四种方法的使用平均值都在2以下,这说明受试语言模因方法的使用频率总体水平不高。但在学期末,情况有所变化。实验班和控制班模因方法的使用频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控制班的学期初和学期末语言模因方法的使用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t=0.754,p>.05)。而在同一个时间段,实验班在学期末的语言模因方法使用频率较学期初有显著提高(t=5.241,p<.05)。
为进一步弄清四种模因方法具体使用状况,我们统计了它们的使用频率,情况见表2:
表2 实验班四种模因方法具体使用状况调查统计
(注:3.5<平均数<4.5表示“经常使用”;2.5<平均数<3.5表示“有时使用”;1.5<平均数<2.5表示“很少使用”;1.0<平均数<1.5表示“从不使用”)
从表2可知,直接套用方法使用最频繁,同义异构方法次之,使用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方法最少。可见,学生对模因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本身的难易程度。在清楚语言模因方法的使用频率的基础上,我们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期初和学期末英语写作成绩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学期初、末实验班和控制班英语写作成绩统计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期初实验班和控制班英语写作成绩(t=0.122,p>.05)无显著差异,到了学期末均有显著提高。在整个实验设计中,考虑到语言模因方法可能会对英语写作成绩的提高产生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学期末对受试的英语写作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班获得显著提高(t=4.142,p=.000)。可见,虽然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对提高英语写作成绩也有帮助,但语言模因方法效果更为突出。
为掌握不同基础的学生模因方法使用频率上的差异,我们对学期初的英语写作成绩按成绩高低进行排序,去除中间的1/3,取两端的1/3,进行高低分组,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高、低分组学生在语言模因方法上的差异检验
在模因方法使用类别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直接套用、同义异构、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在模因方法的使用频率方面,高分组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低分组(p<.05)。
为掌握学生对语言模因教学的满意程度,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参照了学院教学评估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统计结果如表5:
表5 实验班和控制班对教学满意度访谈结果统计(%)
实验班的教学满意度达到80%,大大高于控制班的33%;与此同时,实验班的不满意率远低于控制班。
从学院教学评估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来看,实验班教师得分为95,控制班教师得分为84。评教信息与模因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直接相关的项目是:(1)教师授课讲究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2)教师授课注重能力培养,注重技巧培养。实验班和控制班教师在这两项上的得分分别为(1)9.8分和7.5分;(2)9.9分和7.3分。实验班明显高于控制班。
通过模因方法使用情况调查和基于模因方法的英语写作测验,我们发现,二语写作过程中语言模因方法使用频率的总体水平不高,使用直接套用最频繁,同义异构次之,同形联想和异义同构方法最少。另外,基础扎实的学习者较基础薄弱者在模因方法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访谈和教学评估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表明学生对模因方法教学基本满意。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模仿的方法很难掌握,模仿的程度很难控制;模因记忆很难长久,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忘记;语境联想比较复杂,要考虑原语的因素往往较多。此外,变通移植与二语学习者个人的学科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很难做到合理移植。为此,要运用好语言模因四种方法,全面提高写作成绩,除了熟悉语言模因四种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外,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对策:
对策一:做到准确模仿。模因通过模仿实现,模仿构成模因的根本。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切都从模仿开始。“模仿是人类创造、发明所共有的必须遵守的认识规律”(陈琳霞2008:88)。“模仿”不是单纯去效仿,强调准确模仿是模因“高保真度”特征的基本要求。要促使模仿不断向前发展,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必须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以模仿为基础,不断进行思维创新,用创造或补救的办法适应新的语境和内容。“模仿能加速语言从理解到运用的过渡,从模仿到独创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同上:89)。模仿的过程并非失去本身具备的特征,而是不断去丰富和弥补已有的特征;“不是让自己的智慧淹没在别人的思维模式中,而是把别人的思维模式作为点亮自己智慧的燧石”(谢朝群、李冰芸2006:153;陈琳霞2008:89)。
对策二:训练长时记忆。二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二语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根据语言模因的传播路径,模因因子在感染宿主(二语学习者)之后,迅速储藏在宿主的记忆之中,经过宿主的消化和吸收,形成输入。当宿主使用第二语言时,模因因子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从而实现模因的传播,即输出。在这个过程中,模因因子的准确记忆和识别成为模因传播的关键环节。事实上,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即使是同一门语言,“模因因子之间也相互竞争着,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Heylighten 1992:78)。所以,要想实现二语模因因子长时准确的记忆,必须使需要记忆的模因因子在这种斗争中取胜并长时保存下来。实践中,二语学习者通过缩短从输入到输出的“孵化期”,使其所处理的材料能够迅速地转移到大脑中并转化为长期记忆,经过内容的内化和重组,在有使用需要时可以顺利提取,从而使表达灵活自如。长时间地坚持,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语用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对策三:加强语境联想。针对二语写作过程中较难掌握的同形联想方法,其对策在于加强语境的比较与对比,深入理解某个模因的内涵和外延,寻找该模因在多种语境下的共同特征。“语言模因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它在复制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结合产出不同的模因表现型”(唐德根、阳兰梅2008:115)。
一般而言,语境联想可以分同一文化语境联想和跨文化语境联想两种情况。同一文化下的语境联想表现为对语言常规形式的语义改造。比如,在一家小饭店,一食客吃完饭后发现自己饭资不够,风趣地对老板说,“I didn’t take enough money with me, may I give you 2 pounds as a down payment?”老板回答道:“That’s all right, next time remember taking one-off payment.” “down payment”意为“首付”,是消费者在购买诸如“房子、汽车”等大宗商品时因无力一次性付清而支付的第一笔货款,该词很少出现在“聚餐、宴会”等一般消费者都可以支付的场合。一旦在这种语境下出现,虽让人不知所措,但无烦躁拒绝之感。可见,语境联想用得合适,会消除误会,有效避免尴尬,使谈话变得轻松,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和谐。相对而言,跨文化语境联想比较复杂,要考虑原语的语境因素较多,因为语言往往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历史甚至是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加强语境联想是模因论启发学生对语言活学活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英语词汇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每个英语词汇都和其他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尹丕安2005:13),因此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找出事物间方方面面的联系,便可以顺利进行同形联想。
对策四:尝试变通移植。针对二语写作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异义同构方法,对策之一在于把某些固定短语、成语、谚语和诗词进行改造和变通。例如在句子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间不等人)中,我们可以把Time and tide变成Fortune and chance或Success and fame,把句子改写成:①Fortune and chance wait for no man; ②Success and fame wait for no man等等。另外,需要尝试移植。所谓移植,最初是指将事物甲移到事物乙所在的区域,后引申为将动植物的有机体全部或部分转移,通过医学或非医学方法迁移到另外一个有机体的特定部位,并使其延续存在而避免消亡的方法。模因的变通移植则是将某些固定短语结构、成语、谚语和诗词结构,根据表达的需要,用已知的语言结构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变体。充当模因母体的语言结构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语用或者修辞效果,一般是一些给人深刻感受的经典成语、谚语和诗词结构。它们是衍生能力很强的移植模因。
语言模因方法为二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有必要理性对待传统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朗读和背诵等“笨”方法,从而实现言语材料的真正积累。
打造强势语言模因是提高二语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强势语言模因本身是普通模因相互竞争、相互选择的结果。其过程之艰难,路径之曲折,要求二语学习者克服困难,有意识地使用模因方法,培养用模因思维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口头和笔头的练习,大胆尝试,反复模仿,打造属于自己的强势语言模因。
占有尽可能多的语料是语言模因方法灵活运用的前提条件。在进行语言模因方法训练时,还需要自觉营造一种宽松、有趣、逼真的语言输入环境,使自己主动地去接受,有意识地去模仿这些语料,最大程度地容入到话题情景中,从而克服挫折感,于无声处提高语言模因方法使用水平。
但语言模因方法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语言模因的使用必然与心理、语词表征之间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研究者需要关注学习者心理词汇的制约因素,分析语言模因方法与迁移的心理内化机制,探索语言模因的不断复制与传播的新途径,以此发掘语言变化的模因特质。另外,研究者需要对模因方法进行全面的整合和梳理,研究方法向实验和统计方法转移,建立起更具包容性的本体论研究体系和方法论研究体系,使语言模因方法变得更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附注:
① 参见http:∥www.5ykj.com/shti/gaosan/31952.htm.
Aunger, R. (ed.). 2001.DarwinizingCulture:TheStatusofMemeticsasaScienc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unger, R. 2002.TheElectricMeme:ANewTheoryofHowWeThink[M].New York: Free Press.
Blackmore, S. 1999.TheMeme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ackwell, Meltzoff, A. N. & W.Prinz (eds.). 2002.TheImitativeMind:Development,Evolution,andBrainBase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wkins, R. 1976.TheSelfishGene[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wkins, R. 2006.TheSelfishGene:The30thAnniversaryEd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nnett, Daniel. 1995.Darwin’sDangeroursIdea[M]. New York: Simonand Schuster.
Distin, K. 2005.TheSelfishMem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uker, C. 2003.WordswithoutMeaning[M]. Cambridge: MIT Press.
Heylighten, F. 1992. Selfish me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J].JournalofIdeas(4): 145-47.
Recanati, F. 2004.TheLiteralMea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midt, R. W. 1990.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AppliedLinguistics(2): 236-341.
Sperber, D. & D. Wilson. 2003.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kins, D. A. 1976.LinguisticsandLanguageTeach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Xie, C., Z. He & D. Lin. 2005. Politeness: myth and truth [J].StudiesinLanguage29: 112-21.
Xie, C. 2007. Controversies about politeness [A]. In Dascal, M. & H. Chang (eds.).TraditionsofControversy[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陈琳霞.2006.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外语教学(4):43-46.
陈琳霞.2008.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88-92.
陈琳霞、何自然.2006.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3):108-14.
杜世洪.2005.从基因的角度看模因的实质[J].宁波大学学报(4):75-78.
顾嘉祖.2008.从谜米学的崛起看动态符号学的理论框架[J].外语学刊(1):118-21.
何自然.2005.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6):54-64.
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200-209.
唐德根、阳兰梅.2008.语言模因与话语含义[J].外语学刊(2):113-15.
王纯磊.2008.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2):107-110.
王纯磊.2009.语言模因与二语习得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146-48.
谢朝群、何自然.2007.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1):30-39.
谢朝群、何自然、Susan Blackmore.2007.被误解的模因[J].外语教学(3):11-15.
谢朝群、李冰芸.2006.礼貌·语言·模因[J].福建师范大学学(3):151-56.
徐盛桓.2005.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1):59-67.
尹丕安.2005.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