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阳 马博森
(浙江大学,杭州,310058)
随着语言学的研究视野从书面话语扩展到口头话语,会话的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Clark 1992:107;Schegloff 1999:426)。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关注较多的是会话的结构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关注重点转向了会话的动态合作性。Schegloff(1982,1988,1995)明确提出,会话不只是信息的转移,更是会话者互动合作中的行动,因此,会话的轨迹是互动合作的结果。Goodwin(1979,1981,1986)、Goodwin和Goodwin(1987)、Lerner(1992,2002,2004)、Smith和Jucker(1998)、Jucker和Smith(2004)、Arundale(2005)、Schiffrin(2006)以及Haugh(2007)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会话的动态合作性。Warren(2006)甚至认为,会话双方的合作如此密切以至于我们有理由怀疑将双方区分为说话人和受话人是否合理。
本文拟以修正现象为切入点,从会话的生成和理解以及会话者的角色转换这两个方面来论证会话的动态合作性。研究语料来自五个中文电视谈话节目: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和《锵锵三人行》、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今晚哪里有问题》和《康熙来了》以及三立都会台的《国光帮帮忙》。这些节目风格各异,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访谈,也有侃大山式的三人聊天。作为会话语料来源,谈话节目容易采集,不涉及隐私权和版权问题,且同时提供视觉和听觉信号,有利于全面分析会话中各种渠道的信号传递。
在会话过程中,由于会话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席生成话语,因而各种困难和问题可能不期而至。对于如何即席生成话语,Biber等人(2000:1067)总结了三个原则:(1)不停地说;(2)有限的准备;(3)修正先前说出来的话。这三个原则道出了自然会话的即席性特征和动态特征。事实上,会话的生成不是说话人的单边行动,它是会话双方积极参与、相互协商、共同合作完成的言语事件。
(1) ① 赵凯:最怕的是,那个职场呆久了以后就会-,
② 陈宛若:=疲乏。
③ 屈中恒:=职业倦怠。
④ 赵凯:职业倦怠,疲乏,然后疏忽了。
(《国光帮帮忙》2009年10月2日)①
在该例的第1行,说话人赵凯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表达式。受话人陈宛若和屈中恒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提供帮助,分别提供了一种表达式:疲乏(第2行)和职业倦怠(第3行)。赵凯在第4行采纳了他们所提供的两种表达式,会话随后得以顺利展开。例(2)是另一个类似案例:
(2) ① 査建英:因为我们美国人要不消费,就你刚才说那电视机,我们要不是在-买那些,
② 呃大屏幕那叫什么来着那个?hmm plasma,
③ [就是:平的那种(.)奢侈-
④ 许子东:[呃呃-
⑤ 査建英:[[牌的?液晶:,呃对,
⑥ 许子东:[[液晶或者等离子,嗯。
⑦ 査建英:[等离子那种屏幕,那那他们中国上哪出口去啊?
⑧ 窦文涛:[嗯。
(《锵锵三人行——金融危机》2009年3月23日)
在该例的第1行,说话人査建英遇到了找词困难,他一边自己努力回忆一边通过提问和提供英文表达式“plasma”向受话人许子东发出求助信号(第2、3行),许子东随即发起修正(第4、6行),他提供的“液晶”和“等离子”依次被査建英采纳(第5、7行)。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发言两度重叠,凭借同步互传的听觉和视觉信号,一方根据对方的行动迅速调整自己正在进行或即将开始的发言,双方通过这种高度动态的合作,高效地解决会话中的困难。
有时,自然会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话人生成话语时并未遇到什么困难,对自己生成的话语也未意识有什么不对,但受话人却发现了话语中的不妥之处,并对之予以修正。受话人的积极参与使说话人意识到了原来话语中的问题,并随之加以修正。话语的生成在两人的动态合作中得以完成。
(3) ① 窦文涛:张艺谋跟冯小刚,从-从来不会公开跟-这么地吵-吵架的,
② 这事儿上对垒了。
③ 孟广美:对话。
④ 窦文涛:对话了。
(《锵锵三人行》2009年3月24日)
在该例的第1和第2两行,当窦文涛说张艺谋跟冯小刚“这事儿上对垒了”时,他并未意识到讲“对垒”有什么不妥,但孟广美却认为不应该用“对垒”一词,“对话”较为合适。窦在第4行接受了孟的说法。话语生成行为涉及会话双方的动态合作。
自然会话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说话人和受话人同时意识到新生成的话语不妥,遂同时开始合作修正,修正过程在两人的积极参与中完成。
(4) ① 鲍起静:我们我们香港的演员一般是比较是比较斯文-((以手捂嘴))
② 蔡康永:守规-[守规矩。
③ 鲍起静:[啊不是不是说你们不斯文。
④ 蔡康永:=守规矩。
⑤ 徐熙娣:=对!我们在后台都在吃生肉,这样OK了吧?
⑥ 蔡康永:=比较守规矩一点。
⑦ 鲍起静:比较规矩。
⑧ 蔡康永:[嗯。
⑨ 鲍起静:[可能有时候我们有时候太礼貌了,是吧?可能有时候我们
⑩ [[好像对我们嘉宾可能有一些有点礼貌又不好意思说他,就这样。
(《康熙来了》2009年6月5日)
例(4)中的会话者包括香港和台湾艺人,其中鲍起静是香港人,蔡康永是台湾人。当鲍在第1行说出“我们我们香港的演员一般是比较是比较斯文”后,她马上意识到这样说不妥,因为其隐含着台湾演员不够斯文,所以未等说完就以手捂嘴并马上解释(第3行);与此同时,蔡也觉得鲍的说法不妥,并尝试帮助她修正“比较斯文“之说(第2、4、6行)。鲍接受了修正,先将“比较斯文”改为“比较规矩”(第7行),之后又进一步改为“太礼貌”(第9、10行)。从“比较斯文”到“比较规矩”再到“太礼貌”,这个措词的修正过程也即话语的生成过程是说话人和受话人动态合作的结果。
有时,会话活动中会出现多人积极参与,相互修正,互为补充,共同完成话语事件的现象。
(5) ① 林青蓉:好,那我们再来看一个是最近新闻的景点,这个是引起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动机。因为呢,就有一个新闻说,在这个瀑布的顶端呢,瀑布不是这样吗?
那瀑布的顶端有一个终极游泳池,哦,在哪里,就是在这里((转身指向屏幕))。
② 甲:=在辛巴威。
③ 乙:=辛巴威的维多利亚瀑布。
④ 丙:=对。
⑤ 不明会话者:=辛巴威跟[尚比亚的[交界。
⑥ 不明会话者(多人):[尚比亚[交界
⑦ 林青蓉:辛巴威跟尚比亚交界的一个维多利亚瀑布。
(《今晚哪里有问题》2008年5月2日)
在例(5)中,主持人林青蓉和一群导游正在讨论一个与某瀑布有关的旅游景点,她先做了一些铺垫(第1行),但没有说出瀑布的具体位置和名字,导致话语中出现了信息不够明确的问题。遇到问题之后,其他会话者开始自发、积极地提供信息,且后来者并非简单地重复前者的信息,而是不断地修正补充已有的信息。从第2到第7行,信息量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直至第7行林青蓉提供了一个最为完整的说明。整个话语生成过程完全是多人共同努力,动态合作的结果。
不仅话语的生成离不开会话者的动态合作,而且话语的理解同样也离不开会话者的动态合作。
(6) ① 金默玉:我们那阵用的是一个白俄的司机。
② 陈鲁豫:哦,外国人呵。
③ 金默玉:对,sss-[苏联人。
④ 陈鲁豫:[我们照现在是不是叫苏联人?
⑤ 金默玉:对,白-白(.)白俄,
⑥ 陈鲁豫:嗯。
⑦ 金默玉:我们都管他叫白俄。
(《鲁豫有约》2007年1月20日)
在上例中,修正工作始终围绕着对第1行“白俄”的理解进行。由于金默玉将“俄”发为第四声(标准发音是第二声),所以增加了理解难度。在第2行,陈鲁豫表达了对“白俄”的理解,但金不确认她是否真的理解,所以未等陈提问,金就作了自我修正(第3行),而陈为了确保理解,几乎同时也发起了修正(第4行)。在第5和第7行,金进一步明确了“白俄”的意思。从第4行来判断,陈理解“白俄”的意思,但会话中的理解不是单边行动,需要或明或暗地通过合作相互加以确认。
下面看一个多人积极参与修正,通过动态合作达到理解的例子:
(7) ① Ken:我觉得她的-那个袜子-,就是丝袜应该换一下。
② 蔡康永:为什么?
③ 徐熙娣:换成怎样的?
④ Ken:就是可能素的还是怎么样(.)她那样让我想到比如说是-,
⑤ 是网球拍还是什么的。
((所有人笑))
⑥ 徐熙娣:((笑着说))网球拍。
⑦ Ken:你知道会:。
⑧ 巧克力:你说那个菱格纹?
⑨ Ken:=对对。
⑩ 徐熙娣:=我懂。很多男生-
(《康熙来了》2009年3月11日)
在该例中,主要的理解修正围绕着Ken的用词“素”展开。其中不同的会话者遇到的理解困难不同。徐熙娣、巧克力和蔡康永遇到的理解困难较小,知道Ken所说的“素”的含义是没有花纹,其中巧克力还与Ken在第8、9行确认了对“素”的理解。但另一会话者陈为民遇到的理解困难较大,他在第12行表达了自己的不解并发起了修正,对此,Ken、徐熙娣和蔡康永合作加以解释(第13到18行)。
例(6)和例(7)属于对所指的理解问题。在会话中,不仅对所指的理解需要会话者的动态合作,对对方话语意图的理解更需双方的动态合作。
(8) ① 金默玉:我大哥的大儿子就比我大一轮,溥仪也比我大一轮。
② 陈鲁豫:比您大一轮,但是那个辈儿是比您-,那溥仪比您大一辈啊。
③ 金默玉:不是(.)我就说啊,就这么乱,这么大的大家族。
(《鲁豫有约》2007年1月20日)
在该例的第1行,金默玉举了“大哥的大儿子”和“溥仪”两个例子,这两人年龄差不多,但辈分却不一样。她试图证明自己成长在一个人员众多、年龄辈分较为复杂的大家族。但是陈鲁豫误解了她的意图,执着于纠正一个细节,即溥仪比金默玉的年龄和辈分都大。于是金马上在第3行对自己的发言意图进行明确的陈述。
以上八例的情形尽管各有不同,但都说明会话是在会话者的动态合作中推进和完成的,会话的生成和理解是会话者动态合作的结果。事实上,在面对面的会话中,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均为各方动态合作时所依赖的信号,会话者往往会在对方发言的同时采取行动,不断更新发言的意图和回应方式。正因为有了同步传递的各种言语和非言语信号,自然会话的合作呈现高度而又高效的动态性。
在会话的任一时刻,会话者担任一定的会话者角色。会话者角色决定合作责任和直接合作对象,是会话者动态合作的基础。与其他角色(比如嘉宾、夫妻、同事)不同,会话者角色是临时的,只由会话的实际情况决定;它也不会在某次会话中保持不变,而是随着会话进程不断转换的(参见Goffman 1976;Clark 1992)。自然会话包括三种会话者角色:(1)说话人——在会话现场对他人发话的人;(2)受话人——在会话现场说话人发话的对象;(3)参与者——身处会话现场,属于会话活动的参与者,但并非说话人当下发话的对象。除说话人、受话人和参与者之外,会话现场还可能有旁观者。不过,旁观者与上述三类人不同,他不参与会话,不属于会话者。
在会话中,会话者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就会话的某一时刻而言,说话人和受话人直接参与会话活动,参与者虽未直接参与,但他有权转化为受话人或说话人,会话双方也会关注他的反应。从会话各方在会话中所承担的合作责任的大小来看,受话人大于参与者,这意味着受话人回应说话人发言的责任大于参与者。换句话说,当说话人发言时,如果受话人保持短暂沉默,不做出及时应对,说话人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自己的语句出了问题,并随之发起自我修正。Geluykens(1994:56)、Warren(2006:79)和Schegloff(1995)讨论过英语会话中的类似情况。下面看一个中文的例子:
(9) ① 陈鲁豫:那那部戏你后来看过吗?
② ((1秒的沉默))
③ 陈鲁豫:[《花街时代》你后来自己看过吗?
④ 黄秋生:[我看过我看过。
(《鲁豫有约》2007年8月17日)
在该例中,当陈鲁豫在第1行提问之后,受话人黄秋生没有像陈鲁豫期待的那样及时回应,而是有1秒的沉默,这与两人之前的问答速度相比显得有些异常,陈因此怀疑自己问话中所说的“那部戏”的指称可能不够明确,于是发起修正。
与受话人不同,参与者并不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可以不用明确回应,甚至可以暂时不作任何表示。当参与者处在这种不太活跃的状态时,说话人不会像对待受话人那样警觉。
(10) ① 比利:而且这个地方,它本来是在埋没在尼罗河底,
② 林青蓉:嗯:。
③ 比利:然后后来被发现了以后,迁到这个地方。
④ 林青蓉:=但是我觉得,呃-
⑤ 凯莉:迁?你是说整个搬过[来?
⑥ 比利:[对对对对,[然后照原来的样子再-
⑦ 林青蓉&凯莉:[那怎么搬哪?
⑧ 比利:=它是-,当然有人精算过,它这-,然后一块一块组装起来的。
(《今晚哪里有问题》2008年5月2日)
在例(10)的1至4行,林青蓉和比利延续之前的谈话,轮流担任说话人和受话人,包括凯莉在内的其他人暂时是参与者。然而,在林青蓉似乎要开始另一个话题时,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参与者凯莉却主动成为说话人,对比利在第3行所提到的“迁”发起修正。比利在第6行尝试进行修正,但显然不够成功,因为林青蓉和凯莉在第7行再度联合发起修正。比利只好在第8行再次加以修正。
从第1行到第4行,比利对林青蓉、凯莉的关注度是不同的。林青蓉是比利的受话人,比利以林青蓉的各种反馈信号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调整发言。所以当林青蓉没有表现出理解上的困难并向下一话题推进时(第4行),比利以为自己之前的发言没有问题。作为参与者,凯莉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她不能期待比利的实时关注,她需要更为主动地发起修正,借此直接参与会话的动态合作。
例(10)是参与者主动发起修正成为说话人的例子。此外,当说话人遇到问题时,他有可能将参与者选为受话人。我们来看例11。图1展示了所有会话者的位置,徐熙娣和蔡康永是主持人,那维勋、黄品源、屈中恒、庹宗康是节目嘉宾。
图1 所有会话者的位置
(11) ① 蔡康永:以庹先生目前的眼光,新看中的妹妹会是谁?
② 徐熙娣:瑶瑶是你喜欢的类型。
③ 庹宗康:=((模仿瑶瑶的口音))杀很大。
④ 徐熙娣:=对对对。
⑤ 蔡康永:那个对他来讲太嫩了啦。
⑥ 徐熙娣:今天我们看到那个很漂亮的,林佳陵。
⑦ 庹宗康:=((转头小声问屈中恒))林佳陵?
⑧ 蔡康永:他没有碰过她?找一个长得像舒淇的新模特儿。
……
(《康熙来了》2009年3月18日)
在该例中,由于谈论的话题是庹宗康心仪的女明星,因而庹是主持人的主要问话对象,屈中恒、黄品源、那维勋三人基本上担任参与者的角色。在第6行,当徐熙娣提到庹不认识的人(林佳陵)时,庹没有直接询问向他提问的徐,而是转头问旁边的屈中恒(第7行)。他的这个举动将屈从参与者变成了受话人,可是屈没有回答,仍然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之后,当庹再次遇到不知道的人名并转头问屈时(第18行),屈再次变成受话人。这一次,屈回答了问题,担当起说话人的角色,直接参与会话的动态合作。
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参与者也可以直接修正说话人的发言,影响会话的生成。会话中的共叙现象(Goodwin 1986;Lerner 1992)便属于这种情况。
会话中经常会出现讲述故事或经历的片段。在这种情况下,会话者甲往往在一段时间内扮演说话人的角色,其他会话者为受话人。有时,甲所讲述的故事是他与在场的另一个会话者乙共同的经历,如例(12)。有时,甲所讲述的故事是甲所未曾参与的乙的经历,如例(13),此时甲往往以不知情的其他会话者为受话人,将乙视为参与者。我们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会话者乙称为“共叙人”(co-teller)。在共叙现象中,说话人往往以第三人称指称共叙人,暗示共叙人的参与者角色。
(12) ① 杜诗梅:然后有一天我跟她约吃饭,那正好我就拗我们另外一个朋友帮我-
② 设计那个-[活动的背板哪,
③ 钟欣凌:[DM。
④ 杜诗梅:DM。
(《国光帮帮忙》2009年9月28日)
(13) ① 汪建民:然后回到家以后,她就马上-马上就去查,
② 纪文蕙:上网查知识。
③ 汪建民:[马上上去查,
④ 林秀琴:[Google。
⑤ 汪建民:查到然后就传简讯给他们俩个说,你们俩个都错了,我是对的。
(同上)
在例(12)中,杜诗梅对除钟欣凌之外的其他人讲述她和钟共同的一段经历。当杜想不起来DM的说法时,钟发起修正(第3行),而杜也确认了“DM”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第3行)。钟第1行说的“她”指的就是故事的另一主角,即共叙人钟欣凌。在例(13)涉及的故事中,纪文蕙回家查资料时,汪建民并不在场,所以这是纪的个人经历,汪在对除纪之外的其他人讲述纪的故事,而当汪没有说明白查资料的方式时(第1行),纪发起修正,补充了故事的细节(第2行)。汪在第1行说的“她”指的正是共叙人纪。从这两例可以看出,临时担任参与者角色的共叙人很可能不满足于只是听自己的故事,会发起修正,补充细节或解释自己在故事中的行为(Goodwin 1986)。所以,共叙人比一般参与者更有意愿和权利变成说话人,争取直接参与会话的动态合作。
有时,说话人与共叙人的角色会频繁转换,双方一起与受话人共同推进会话的展开。
(14) ① 曾玉:然后就……一个带枪的那个:当……呃:应该是士官吧,上来,挨着他,坐着,
② 然后他还被枪顶着。((笑))
③ 陈鲁豫:被枪顶着呀?
④ 张源:((笑))他也没拿枪指我。
⑤ 曾玉:((笑))也不是指着。
⑥ 张源:他坐得离我比较近嘛,枪在这别着。
⑦ 陈鲁豫:嗯。
⑧ 张源:手枪。然后路很颠,路况又很差。
⑨ 曾玉:一直硌着。
⑩ 张源:硌得我难受。我就担心它万一这走火就不知道怎么着了。
(《鲁豫有约》2009年3月17日)
在本例中,曾玉和张源正在讲述他们在索马里的共同经历,陈鲁豫是他们的受话人。说话人与共叙人角色在曾玉和张源之间频繁转换(如第4、5、6、9、10、13行),双方不断修正和补充对方的话语,与受话人陈鲁豫共同铺展会话的进程。当然,共叙片段结束后,会话者角色又面临新一轮的动态分配,会话者之间的动态合作很可能呈现新的格局。
总之,会话者的角色并非固定不变,相反,它是在会话推进过程中动态分配的。共叙现象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本文以修正现象为切入点,从会话的生成和理解与会话者的角色转换两个方面论证了会话的动态合作性。研究表明:(1)会话的生成和理解体现高度而又高效的动态合作特征。会话者根据其他会话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动态调整自己当下或随后的发言和理解。动态合作贯穿会话进程的每一时刻,会话各方持续互动共同影响会话的轨迹。(2)会话者角色是动态分配的。根据会话合作需要,说话人、受话人和参与者随时可能转换角色,与扮演不同会话者角色的会话者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在修正语段中,由于合作的急迫性,话语过程中的互动尤为明显,会话者角色的变换也更为频繁和多样化,这为我们了解会话的动态合作过程提供了最佳观察点。
附注:
① 本文所有例子的转写规范均参考Schegloff(2000)。
[] 方括号,表示不同说话人发言的重叠的开始和结束;
[[]] 双重方括号,当连续出现多次重叠时,与方括号轮流使用,避免混淆;
= 等号,表示当前说话人紧接着前一位说话人发言,听不出停顿;
(.) 圆括号内有一点,代表一处很短的停顿;
:: 冒号表示声音的延长,冒号越多,延长越久;
- 连接符表示被打断或突然停顿;
词语 粗体字代表强调,表现为声音大或声调高;
(()) 双括号用于标示转录者的描述,如描述的是行动,那么行动者默认是双括号所在话轮的说话人,除非另有说明。
Arundale, R. 2005. Pragmatic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conversation [A]. In Fitch, K. & R. Sanders (eds.).HandbookofLanguageandSocialInteraction[C].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41-63.
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2000.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lark, H. H. 1992.ArenasofLanguageUs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luykens, R. 1994.ThePragmaticsofDiscourseAnaphorainEnglish:EvidencefromConversationalRepair[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Goffman, E. 1976. Replies and responses [J].LanguageinSociety(5): 257-313.
Goodwin, C. 1979. The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of a sentence in natural conversation [A]. In Psathas, G. (ed.).EverydayLanguage:StudiesinEthnomethodology[C]. New York: Irvington. 97-121.
Goodwin, C. 1981.ConversationalOrganization[M]. New York: Academic.
Goodwin, C. 1986. Audience diversity, particip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J].Text6(3): 283-316.
Goodwin, C. & M. H. Goodwin. 1987. Concurrent operations on talk: Notes on the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 of assessments [J].IPRAPapersinPragmatics1(1): 1-54.
Haugh, M. 2007. The co-constitution of politeness implicature in conversation [J].JournalofPragmatics39: 84-110.
Jucker, A. H. & S. W. Smith. 2004. “He hired who?”: Problems in reference assignment in conversations [A]. In Aijmer, K. (ed.).DialogueAnalysisⅧ:UnderstandingandMisunderstandinginDialogue.SelectedPapersfromthe8thIADAConferenceGöteborg2001 [C]. Tübingen: Niemeyer. 149-66.
Lerner, G. H. 1992. Assisted storytelling: Deploying shared knowledge as a practical matter [J].QualitativeSociology15 (3): 247-71.
Lerner, G. H. 2002. Turn-sharing: The choral co-production of talk-in-interaction [A]. In Ford, C., B. Fox & S. Thompson (eds.).TheLanguageofTurnandSequenc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5-56.
Lerner, G. H. 2004. Collaborative turn sequences [A]. In Lerner, G. H. (ed.).ConversationAnalysis:StudiesfromtheFirstGener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25-56.
Schegloff, E. A. 1982. Discourse as an interactional achievement: Some uses of “uh huh” and other things that come between sentences [A]. In Tannen, D. (ed.).GeorgetownUniversityRoundtableonLanguagesandLinguistics[C].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71-93.
Schegloff, E. A. 1988. Discourse as an interactional achievement Ⅱ: An exercise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A]. In Tannen, D. (ed.).LinguisticsinContext:ConnectingObservationandUnderstanding[C]. Norwood: Ablex. 135-58.
Schegloff, E. A. 1995. Discourse as an interactional achievement Ⅲ: The omnirelevance of action [J].ResearchonLanguageandSocialInteraction28(3): 185-211.
Schegloff, E. A. 1999. Discourse, pragmatics, conversation, analysis [J].DiscourseStudies(4): 405-35.
Schegloff, E. A. 2000. When “others” initiate repair [J].AppliedLinguistics21: 205-43.
Schegloff, E. A., G. Jefferson, & H. Sacks. 1977. The preference f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repair in conversation [J].Language53(2): 361-81.
Schiffrin, D. 2006.InOtherWords:VariationinReferenceandNarrativ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S. W. & A. H. Jucker. 1998. Interactive aspects of reference assignment in conversations [J].Pragmatics&Cognition6(1-2): 153-87.
Warren, M. 2006.FeaturesofNaturalnessinConversation[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