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少芬 何惠琼 袁世娟 高新梅
(肇庆市端州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肇庆 526040)
人工流产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门诊小手术。但是,少数受术者由于存在子宫畸形、子宫极度倾屈、疤痕子宫致宫腔扭曲不对称等高危因素,使在手术中吸管在盲视下难以到达妊娠囊处或宫底,极易造成人工流产失败,甚至发生子宫穿孔等损伤性并发症,对受术者造成身心的创伤。本站于2009年开始应用阴道超声介入下人工流产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因意外妊娠来我站要求终止妊娠的300例受术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的电动负压方式进行人工流产术;观察组150例,在阴道超声介入下用电动负压方式进行人工流产术。两组患者均无子宫畸形,年龄、孕次、产次、停经天数、有剖腹产史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工流产妇女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人工流产妇女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孕次 产次 停经天数 剖宫产史n %观察组 15034.72±4.612.5±1.21.1±0.343.42±3.08 34 0.23对照组 15034.53±4.822.3±1.11.0±0.244.29±3.22 33 0.22
两组对象术前均按《计划生育手术常规》要求,查B超证实宫内妊娠,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白带常规,无异常者予签手术知情同意书后手术。观察组采用YS-KS-8200超声实时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术中进行监测。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检查子宫位置,铺无菌巾,助手在阴道探头上涂耦合剂后套上消毒手套或避孕套,并将探头放入阴道深部,探清子宫位置,显示孕囊,术者再上阴道窥器,同时调整探头使B超屏幕能清楚看到孕囊情况并把窥阴器固定好。消毒宫颈及宫颈管,上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用探针顺子宫位置方向探查宫腔,同时通过观看B超屏幕确认探针是否已到达宫底,按孕周及子宫大小选择宫颈扩张器号数,依次扩张宫颈,再用适当的吸管顺子宫位置方向轻轻放入宫腔,当B超显示吸管已到达孕囊处时开放压力,准确吸出绒毛及蜕膜组织确定孕囊被吸出,宫腔线均匀一致,宽度<8mm,证明宫腔内无组织物残留[1],即结束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盲吸,同样按孕周及宫腔大小选用合适的吸管吸宫腔一到两周,再用较小一号的吸管吸宫腔,当术者感觉宫壁粗糙后终止手术。术毕两组都常规要检查吸出物中有无绒毛及蜕膜组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术后恢复月经时间。评定标准:手术时间计算从插入吸管开始至搔刮宫完毕结束时间;术后出血时间:手术后出血天数;术后恢复月经时间:手术当天至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的时间。
用t检验和χ2检验法。
阴道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能在荧屏上直观显示子宫大小、位置、孕囊着床部位,指导手术者在宫腔内操作的方向、深度,实时引导器械准确定位于孕囊所在位置施术,动态观察手术过程中胚胎组织是否清刮干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及术后恢复月经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3.1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被临床广泛应用,是计划生育门诊开展最广泛的手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何在人工流产术中减少手术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成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及患者的共同目标。
3.2 本站自2009年起,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在各种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手术恐惧心理和痛苦。由于在几乎可视的状态下手术,克服了传统的方法的盲目性,使吸宫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了既能对宫腔组织物吸刮干净,又避免了对宫壁的过度吸刮而致子宫内膜广泛性损伤,致使术后复经时间延长、甚至宫腔粘连等,又或者吸宫不全而引起术后出血时间过长,甚至要进行第二次清宫术,增加患者的痛苦。
3.3 手术需注意的几点
术前除要按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及白带常规外,必须通过B超检查,证实为宫腔内妊娠,并观察宫腔内外情况,对子宫有手术疤痕者更应详细检查,排除子宫疤痕妊娠、宫外孕等异常情况。术时B超医生与手术医生互相配合,共同观察超声图像,手术医生除了观察实时超声图外,还要注意吸管吸宫时的感觉。当看到超声屏幕显示明显的宫腔线则为吸刮干净的表现,不别再过度吸刮宫腔,以免对宫壁造成损伤,影响术后的月经恢复。通过B超观察配合手术医生的感觉,效果更佳。
3.4 由于超声能清晰地实时引导并监视手术全过程,为无创伤性检查,操作方便,同时此项目所需仪器要求不高,在基层计生部门都能开展,具有极大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1]杨清,陈宏志,卢丹,等.介入性超声在难度较大宫腔操作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7(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