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大成
(河南省中医院外一科,河南 郑州 450002)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较常见,在未穿孔者发生率小于10%,穿孔者15%~20%,并发腹膜炎者高达30%[1]。切口感染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医疗纠纷增多。一直以来是我们普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是我们普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选择2008年到2010年我院阑尾切除患者336例,其中切口感染患者68例。切口感染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排除切口脂肪液化控制,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长短、切口选择、术中出血情况、皮下脂肪厚度、住院时间、阑尾病理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出与阑尾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以双侧α=0.05为检验水准。
2.1 将上述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小、皮下脂肪厚度、合并基础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短、阑尾病理阑尾切口感染有关,见表1。
表1 3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情况
2.2 将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阑尾病理、皮下脂肪厚度、手术时间是阑尾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切口感染因素多变量Cox回归分析
阑尾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阑尾切口感染是阑尾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阑尾切口感染因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2]。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年龄大小、皮下脂肪厚度、有无基础疾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短、阑尾病理与阑尾切口感染有关,老年人免疫力低、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积极处理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探查切口的感染率远高于麦氏切口,可能是由于此类患者往往为术前诊断不明确,常合并腹膜炎需要剖腹探查,感染较重、手术时间长、常需要留置引流等导致切口感染率偏高。
电刀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其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发生变性、液化坏死,切口局部形成较多渗出液,影响伤口愈合。尤其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较厚者,手术切开注意尽量慎用、少用高频电刀;术中缝合腹膜后应用灭菌生理盐水将切口脱落的脂肪组织冲洗干净。
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时间长可使空气及切口附近毛囊内的细菌污染切口,使切口感染机会增加,手术中长时间牵拉可增加组织缺血缺氧程度,麻醉时间较长也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切口感染。因此,术中尽量切口暴露良好,便于操作,术者要求技术娴熟,动作轻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感染概率。
阑尾的不同病理类型与切口感染的关系密切。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时,阑尾腔内大量厌氧菌、需氧菌繁殖,腹腔严重污染,切口容易感染。是阑尾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显示阑尾穿孔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是非穿孔患者的近3倍,阑尾穿孔患者,腹腔污染重,放置引流条概率增加,切口感染概率增加。
因此,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阑尾炎一经诊断,原则上要求急诊手术。如手术允许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尽量少放引流,但对于腹腔感染严重、脓液较多,残端处理不满意等需放置引流时,应在切口外侧另打口穿出[3]。术中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以肠杆菌属为主[4],维持切口和机体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时间。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手指触取阑尾的操作,钳夹阑尾后要注意保护切口。已污染的手套及器械应及时更换,缝合皮下组织时避免缝合过紧或留有死腔。
另外,患者对疾病的预防及认识的欠缺造成就医时间晚,加之及对手术的恐惧等因素,也成为术后恢复差的因素之一。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48-1152.
[2]孙桂彬,杨景国,孔繁艳.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8,6(4):212-213.
[3]刘安儒,潘耀振.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08,32(7):656-657.
[4]Chen YL,Chang WC,Huang GS. Recurrent appendicitis after appendectomy[J].QJM. 2011,24 32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