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坤
儿童的生命成长发生在丰富复杂的活动之中,仪式作为这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删掉于)儿童的身体感知、态度形成、意识构建、行为操演等方面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的养成教育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家庭仪式、校园仪式和社会仪式。教育人类学关于仪式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儿童生活世界中的仪式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为我们发现、实践和探索儿童教育的新途径带来了新的可能与希望。
长期以来,仪式有意无意地被设计、实施于儿童生长、生活的各个领域之内,从儿童出生、长大的家庭,到获得学习发展的学校,再到完成人生生命历程的集体和社会。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成员,其在儿童的教养和教育过程中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努力让孩子们在安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通过一些列的活动,来锻炼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实际上,仪式教育历来都被我们所重视和实践着,这与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古代的“礼制”到现代的“以德治国”,几千年来,利用礼仪、仪式来进行道德教育、行为养成都被认为是一个有效而生动的途径。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变迁、机器的大量使用、信息网络的不断发达,对于儿童的仪式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儿童的教育参与者力图利用方方面面的资源、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对儿童进行影响和教育,同时也意识到了仪式对于儿童生命成长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时候,仪式组织草草了了,只是应付差事,走走过场而已,比如学校每周一都组织“升国旗仪式”,本来神圣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被某些学校简单化、平庸化,表现为在程序和内容上缩水和“变味儿”,减掉出旗仪式,甚至本来推先进、树榜样的国旗下讲话变为 “批评教育会”等等。这些不符合仪式目的和要求的操作与内容严重影响了仪式应有的教育功能,从另一方面给体现出了仪式组织者对于仪式教育的理解和使用还不够准确,不够充分和深刻。
为儿童发展而组织的仪式活动是不是真正地将儿童作为了仪式的主角,是不是真正关注了儿童生命主体性,这直接影响了儿童在仪式参与中的感悟、体验和收获。尊重儿童的生命主体性,就应该在仪式中提供他们位置、给予他们角色、赋予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而不应该只是将其作为配角,甚至作为观众。想必我们都参加过一些毕业典礼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举行方式,往往都是横幅下坐着一排排领导和嘉宾,而孩子们只是机械地遥遥地观看,充当听了一个领导又一个领导的讲话,看了一段又一段视频的观众角色,他们是如此地被动。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反对讲话、致辞和媒体呈现,关键在于有多少“舞台”给了即将离开母校,走上新的人生道路的同学们,他们的人生历程需要亲身参与,用身体、语言、情感见证和体验每一个精彩而难忘的历史瞬间。
通过仪式对儿童进行教养和教育,不单单是旨在某种知识的增加、能力的获得,仪式承载的内容和影响是丰富的、交融的、深远的。每个仪式都是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社会性,这些方面是一般的游戏活动很难同时具备的,下面,我们就以“孩子生日会”这一家庭仪式为例进行分析。当前很多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每年过生日,都要组织一次,至少家长都参加的聚餐活动。整个仪式活动不是单单地吹蜡烛、吃蛋糕,而往往还会有其他的内容,比如妈妈会给孩子讲她出生的故事,于是,孩子便会了解自己来到世界的神奇经历,认识到妈妈怀孕、生产、哺育自己的付出与努力,从而孩子会进一步确立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并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与敬爱。有的时候,父母还会给孩子讲他们童年的故事,孩子往往对这些是非常感兴趣的,作为一个家庭历史的生命叙事,它们会深深地留在孩子成长的记忆当中。生日会作为一种仪式,不但是孩子长大的标志,更多的是,孩子从中获得了超越仪式本身的家庭关系、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与熏陶。
面对目前儿童仪式教育存在的种种疑惑与困境,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对仪式本身,以及仪式对于儿童的教育影响进行审视与思考。近些年来,众多学科都在进行着新的研究与尝试,其中人类学关于仪式与教育关系的剖析可能会给广大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给予新的维度的启发和借鉴。
人类学对于“仪式”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关于“仪式”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的表述:仪式(ritual),可以是仪式的总称,但在狭义的范畴内主要指与宗教有关的教义陈述、祭祀、仪礼、庆典、礼拜活动等。出版于1771年的 《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中将仪式定义为“一本秩序和方式的书,它是之于正在特定的教会、教区或相似地点举行的庆典和礼拜”。[1]仪式,作为一个分析的专门性词语出现在19世纪,它被确认为人类经验的一个分类范畴。20世纪60-70年代,符号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开始兴起,在英国,以特纳(Turner,V)和道格拉斯(Douglas,M.)为代表;在美国,以格尔兹(Geertz,C.)、施奈德(Sc6neider,D.)为代表,道格拉斯强调,带来秩序的活动都是一种社会性的仪式,仪式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控制的需要。特纳在著作“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n Society” 中对恩丹布人社会进行分析,指出其社会内部的冲突和矛盾是通过定期的仪式才得到遏制,象征性仪式是与社会固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密切联系的。格尔兹则认为,宗教的仪式在符号上与社会结构构成既分离又相互印证的关系,通过形式上的“反结构”达到社会结构与控制的效果。德国当代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Christoph Wulf)将仪式定义为一种表演文化,它对于宗教、政治、社会和集体、经济和法律、艺术与科学、教育与教养的产生、实践和变化都具有着密切的关系。[2]
仪式是人类面对自然、他人、社会和自身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行动方式,它承载了人们心灵与肉体的众多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仪式是社会构建的重要方式,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是个人成长的理想空间。它遍布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难发现,在教育的场域内存在着多少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学生们通过这些仪式,发现自己、联系别人、融入集体、进入社会、关系自然。教育与仪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育给仪式一个宽广的空间,仪式给教育一个发展的动力。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同样,人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中的仪式。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教养)过程中,仪式发挥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仪式对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借助仪式来实现,仪式因为具有教育功能而存在,两者共同作用,密不可分。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追溯,还是从现实的实践来考量,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仪式化的组织方式发生的。首先,教育被看做是自我控制的具有反射性的个体与世界不断打交道的个体发展的过程。进而,人们发现,教育过程实际上已经嵌入到社会结构和仪式组织之中,体现在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之中。而且,很多仪式不是在单一的社会化场域内组织、完成的,它们可能发生在很多的社会化场域内。例如学校中的一年级学生的入学典礼,很多时候,家长及社会人士会被邀请到活动当中,通过这种仪式,家庭和学校建立了一定的责任关系,而这种关系可能给家长、学生和学校都将带来持续的影响作用。
教育发生于仪式当中,往往是“暗含的”、“不动声色的”,仪式中的教育并不直接指代某些课程内容或者具体的能力,而更多的是强调某些生活能力、经验阅历、社会力量的获得,这些综合的素质能力往往在一般的课程中很难覆盖,但它们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命厂长却是不可或缺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在仪式中获得教育,学会处理个体间的差异,形成个体的行为,同时,在这个操演(performance)参与的过程中,个体所在的集体获得构建与巩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常规的知性学习的过程,而且也发生在表演性的仪式过程中。仪式中的教育意味着建立在身体的行为操演之上的社会能力的产生,这种能力同样在新的社会情境中为处理问题而采取相应的仪式行为将做出一定的贡献。教育出现在仪式参与者内心映像世界的形成,以及可以构建社会基础的外显行为的发展过程之中。在仪式行为的表现中,程序、模型和范式将得到具体的呈现,并且存在于仪式参与者的身体知识之中。由此而产生一种实践的身体知识,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实践能力的潜在形式,并成为具有一定效果的仪式行为的前提条件:一是参与者知道,他/她何时采取怎样的行为。实践知识是一种通过模仿过程获得的身体知识,它是重复操作、不断发展的条件性知识。在活动过程中,仪式参与者关注、亲身实践仪式的每一样各环节,模仿(mimesis)地感受仪式的氛围与张力,并创造性地对于仪式的组织、仪式承载的社会关系进行展现,其中也包含了参与者(儿童与青少年)对于对象与关系所持有的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态度的树立与调整。仪式的教育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主要表现为重复性、象征性和表现性等特点。[3]
从中外关于“儿童学”(Child study)的研究来看,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受到自身、环境(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
儿童的发展是以自身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为基础的,我们并不推崇所谓的“基因决定论”,但是不可以忽视和否定儿童自身的身体条件对于他们成长的影响和制约。关注儿童的发展要从关注儿童的身体开始,需要研究他们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包括身体机能、心智、情感等方面的发育与成长。而这种理念则以致现在社会上兴起了很多所谓 “儿童早期发展”、“儿童早期教育”等的研究和实践中心,它们关注于三岁以前的儿童早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看来,这既是对于儿童自身条件的肯定,也是发现与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努力与尝试。另外,儿童的生活环境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自己的家庭,然后是幼儿园和学校,从更大的角度考量,孩子们还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条件与状态构建了不同的儿童发展空间。存在于上述不同场域内的仪式活动也从不同方面实现了对于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影响。
家庭是儿童的“襁褓”,婴儿从一出生就在家庭的呵护下慢慢长大。不同的从家庭条件和家庭结构对儿童早期成长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家庭的差异体现在生活条件、父母情况、隔代教育等方面,各个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早期生活,比如,家庭经济状态,条件好的家庭,孩子的营养、卫生、教育等方面都会有很好的保障;父母亲如果关系融洽,孩子就会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中;与祖父母等居住在一起,孩子得到照顾和影响可能就会与核心家庭有所不同。
家庭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仪式,比如家庭成员的生日会,为了庆祝新的孩子出生的庆祝活动(满月庆典、周岁庆典),亲戚朋友的结婚典礼,甚至亲人逝去的葬礼等等,各种记载着个人成长、家庭变化的仪式活动必将在儿童的生活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尤其是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些活动的影响更为重要,父母带领孩子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耳朵聆听、亲身参与到仪式的相关环节之中,模仿习得这种特定的“实践知识”,这种实践知识会深深地储存在儿童的内心之中,在将来合适的场合,以它具有传承性的,并融入了实践者新的理解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春节是中国一年一次的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家每户都会为过好这个节日精心准备,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孩子们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进来,比如说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春联、享用团圆饭、互送祝福(拜年)等等,这些活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进行,势必在孩子的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等到他们长大了,组成家庭的时候,他们也会模仿着自己曾经参与过的样子,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而这种实践能力似乎不需要人教授。总之,家庭仪式教育为儿童获得生活能力提供了丰富生动的途径,对于个人理解生命、面对生命、美好生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儿童在三岁左右就要踏进学校的大门了,首先迎接他们的学校机构就是幼儿园,孩子需要在这里度过大约三年的时间。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初机构,对于儿童的性别确定、他者发现、关系构建、生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启发、情感态度奠基等都具有重要的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就是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这段时间是伴随儿童最长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儿童在小学中不但要系统地学习各种知识,掌握阅读、计算、问题解决、人际交往等各种基本的能力,还要养成和树立有益于其未来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阶段就是一个人夯实人生历程的基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仪式广泛地存在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表现形式上,包括升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联欢会、颁奖典礼等,但是还有一些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个的仪式活动,比如课间操、家长会、主题班队会。按照最新的研究观点,甚至课间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仪式活动,这些仪式活动对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的“毕业典礼”为例,它不仅仅是一个“通过仪式(rite of passage)”,即学生结束目前的小学学习,人生学习生活的下一个阶段,而且,本次活动还是一次家庭与学校的交流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已经超越了“毕业典礼”本身的标志性意义,它会在参与者内心、生活经历上留下深深地痕迹和潜在的影响。
每一个学校仪式中出现的场景、语言、动作等因素根据仪式的需要不断变化,而学生、教师、家长等仪式参与者会在不同的仪式中受到不同范围和程度的影响。仪式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中包含着仪式或仪式化的行为或活动。仪式活动形式灵活,富于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熏陶学生,改变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人作为社会化的生物,从其诞生,甚至在诞生之前都强烈地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关系结构等方面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体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存在与发展方式与途径。儿童虽然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似乎更直接、更明显,但是社会在更外围发挥着决定与调节的作用。我们通常说,在学校教育之后,年轻人开始走向社会,其实即便是在儿童时期,孩子们也从来没有脱离过社会。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仪式活动,比如说一年一度的国庆(尤其是五年一次的盛大的国庆游行、阅兵仪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近发生的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与返回仪式等等,这些发生在政治、体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仪式,对于儿童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养成、社会关注意识的加强、个人励志教育的实现等方面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成长还离不开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儿童在不同的地域出生,成长,会养成不同的个性、人格、习惯等特征。另外,我们在讨论儿童成长环境时,历史、文化等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它们为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儿童通过参与发生在各个环境维度中的仪式活动,借助自身观察、模仿、参与、表现的方式,感受现场气氛、操演身体行为、实现情绪共鸣,从而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得到成长发展的养分和支持。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
[2]Christoph Wulf/Jo¨ rg Zirfas(Hrsg.Die Kultur des Rituals-Insze nierungen,Praktiken,Symbole.Wilhelm Fink Verlag.München 2004.
[3]张志坤.仪式教育审视:教育人类学仪式研究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25.
[4]凌冰.儿童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