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轻者出现心悸不适,重者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心律失常发病率亦增高,临床上常用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稳心颗粒主治气阳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心悸,适用于心律失常[1]。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间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和单纯应用美托洛尔治疗60例心律失常患者,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本组 60例,男 35例,女 25例,年龄 48~82岁,平均 60.5岁。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Holter等确诊,均符合WHO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临床均有不同程度心悸、胸闷、气短、全身乏力等症状,其中室性早搏30例、房性早搏26例、交界性早搏4例。排除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哮喘、严重肺部疾病、急性心衰,心率<60次/分钟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
根据原发病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采用美托洛尔每次12.5 mg每天两次口服,根据病情将每次的用量逐渐增至25 mg,若出现静息心率<50次/分钟,收缩压<90 mmHg时则减量。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 g,每天3次,温水口服,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无需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3周为一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一次,3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
(1)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早搏减少90%以上,ST-T正常。
(2)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早搏减少50%以上,ST-T正常或压低0.05 mV。
(3)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其余指标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观察组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 66.7%(见表 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人]
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共两例出现不良反应,占6.7%;对照组共4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3.3%。两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均较短,待减量或停药休息后其不良反应均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心律失常是内科常见病。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自律性增高等原因导致心肌复极出现不均一性,易形成折返而诱发心律失常。常出现的心律失常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分4类: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西药在抗心律失常中总有效率可达30%~60%,但其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15%。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宁心复脉、定悸安神功效[2]。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稳心颗粒中甘松提取物缬草酮具有膜稳定作用,对多种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延长心肌细胞内外膜的动作电位时程、阻断折返激动[3]。另外,稳心颗粒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及其心功能状态。使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下降,减少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消除心肌电活动紊乱。全方配伍合理,协同作用,气血并治,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淤的功能[4]。改善心肌代谢,消除致心律失常的心肌电活动紊乱,从根本上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
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属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延长有效不应期,减慢舒张期自动除极速度。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可降低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5]。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以针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不同机理,从多个方面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两者之间还有协同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标本兼治,因而较单独应用美托洛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本文观察组显效率为 46.7%,总有效率为 86.7%。对照组显效率 30.0%,总有效率 66.7%。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总之,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安全可靠,服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因此,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好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胡瑞.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研究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2-44.
[2]于娟.张俊平.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3):331-332.
[3]刘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40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87-188.
[4]张海澄,佟光明.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及其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1):14-15.
[5]李艳荣.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07,27(1):79-81.■